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怕捅鼻子、怕隔离……用游戏帮你化解孩子的恐惧!

編者按:“儿童早期发展圆桌派 ” 系列希望通过与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学者、知名媒体人以及救助儿童会员工和项目合作伙伴约稿,用深度长文提升公众对于儿童早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为大家带来简单且实践性较强的育儿方法,开启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人生开端。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毕业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咨询师税晓霖,与大家分享关于如何用游戏帮助孩子处理恐惧

作者简介:

税晓霖,上海伴寻心理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上海市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特邀心理讲师,童行书院(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创办)儿童心理及父母养育课程核心研发人员。

    近期,新冠疫情又开始抬头,排队做核酸、小区封控、集中隔离的消息接踵而至。病毒不分人群,幼小的孩子也要被迫接受生活的改变。在核酸队伍中,常常能听到小孩嘶声力竭地哭喊“我不要捅鼻子”,疫苗接种处也常见大人、医生、护士按住小孩扎针的场面。虽然成人看到这些场面不免觉得想笑,但也能切实感受到孩子们哭喊背后的恐惧。

       除了疫情这种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惧,日常生活中,孩子怕鬼怕黑、怕这怕那的恐惧心理也常让父母感到困扰。

晓霖老师,我家孩子特别胆小,晚上睡觉也不允许关灯,总说害怕,问他怕什么又说不上来,怎么才能让他变得勇敢一点呢?

晓霖老师,我娃有时候突然说一些神叨叨的话,比如告诉我他看见了一个可怕的人,但明明就没有人,搞得我们一家都紧张兮兮的,这种状况怎么处理呢?

       孩子似乎总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恐惧,怕鬼、怕陌生人、怕某种动物、怕去某个地方……虽然我们都理解小孩自有小孩的脆弱,但有时也不免担心:过度的恐惧会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呀?孩子太胆小了,会不会对性格养成人际社交不利呢?

       如何理解孩子的恐惧情绪?帮助孩子处理恐惧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恐惧?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1

孩子的恐惧来源:现实 幻想

    当孩子说“我害怕”的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尝试去理解孩子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害怕,然后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告诉孩子:这个并不可怕。比如孩子说怕狗,我们就会跟他说“不怕不怕,狗狗不会咬你”;孩子说怕鬼,我们会说“世界上并没有鬼”。然而,令人沮丧的事情是,讲道理的作用往往不大。我们费劲脑汁解释半天,孩子还是坚持认为狗狗就是要咬他,床底下一定藏着一个鬼。

之所以讲道理无法解决孩子的恐惧,是因为孩子的恐惧情绪,不仅来源于现实中切实存在的风险,还来源于他们的幻想。比如:怕游泳会被淹死所以死活不肯下水,这属于现实风险;怕马桶下面有个吸水怪所以无论如何不愿意坐马桶,这属于幻想风险

      6岁前的孩子,脑子里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幻想,他们生活在一个“魔法世界”里。理智上并不值得害怕的东西,在孩子的体验里就是真实存在的,就是非常可怕。年龄越小的孩子,现实和幻想越是错综杂糅。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有时候会误以为小孩是“作”,或者“故意”跟大人作对,那就陷入了与孩子的斗争之中。

      这种感觉,也许作为成人的父母也挺熟悉,比如有的人特别怕蟑螂,有的人特别怕去密闭空间。其实蟑螂和密闭空间都没有太大的现实风险,但在某些人的内心世界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可怕,是理性思维难以战胜的恐惧感。

      如果很难直接用理性来战胜,那该怎么办呢?

2

处理恐惧的关键:表达 可控

    孩子之所以对很多东西充满恐惧,往往是因为未知和不可控。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是有限的,很多东西和现象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畴。由于这个可怕的东西是未知的,孩子也常常会觉得难以掌控它,一旦和它碰上了,自己就不安全、就会失控,因此引发一系列恐惧的表现:回避、紧张、焦虑、哭闹、粘人……

      比如,很多孩子都特别怕黑。黑暗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都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黑暗似乎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混沌状态,不确定这个黑暗的空间里究竟有什么,也不确定会碰上什么,或者什么奇怪的东西从黑暗里冒出来。既未知又不受自己控制,焦虑和不安感就会嗖嗖提高,孩子不得不要求一直开灯来回避黑暗的环境。

      那么,我们帮助孩子处理恐惧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帮助他们用已知去表达未知。用语言、色彩、形状、气味等等方式把未知的元素呈现出来,让含混不清的恐惧得以被清晰看见。不仅把未知表达出来,同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去掌控这些可怕的力量,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帮助你一起去控制它”,出借一些成人的力量给孩子,提高他们的控制感。

        在各种处理技巧里,游戏是非常适合儿童的方式。儿童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赖于游戏,孩子可以在游戏中放松地表达情绪,通过游戏呈现自己的内心。游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控。由于游戏是虚拟的,哪怕我们在游戏里碰到可怕的怪物,那也是安全的。哪怕这次没有打倒怪物,还可以再玩一次游戏,直到打倒我们心中的怪物。

3

在游戏里处理恐惧

      用游戏处理孩子的恐惧,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如果父母已经明确知道了孩子的恐惧对象,那可以把这个对象设计到和孩子玩的游戏中角色扮演(俗称过家家)、讲故事等游戏方式就很适合处理这类恐惧,在游戏里帮助孩子表达他恐惧的内容和情绪,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控制感。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孩子处理核酸检测的恐惧。爸爸妈妈可以拿上一盒医疗玩具,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购买一套类似“大白”的服装,然后尽量跟随孩子的安排进入游戏。孩子通常会要求大人扮演那个弱小的角色(其实是他们自己),他们自己则要当实施检测的医生,体验强大和控制的感觉。

      现在,由孩子扮演的医生要来给你捅鼻子啦,爸爸妈妈可以去揣摩孩子被捅鼻子时的感受,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诸如——

“呜呜呜,捅鼻子是不是超级痛啊,要痛很久吗?”

“哎呀,这个棉签看起来好长啊,太可怕了!”

“我会被捅伤吗?我好害怕呢。”

      这些话语,都是试图把孩子害怕的东西具体化,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帮助表达;由于孩子现在是医生,则不得不安慰你,得想办法回答你的这些疑问,告诉你不用怕不用怕。看起来是在安慰你,其实是在安慰自己。他们从而体验到——原来这些可怕的感受是被允许表达的,可怕的事情也都是可控的。

游戏的方式,重在体验,而非讲道理。孩子通过体验感知到的道理,比单纯的言语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种情况则不需要父母提前刻意去想一些游戏,但需要我们敏锐觉察到孩子的情绪,然后利用手边能够用到的材料,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去处理。

      以下是一则示例。妈妈和孩子聊天,听到了孩子的恐惧,通过谈话 手工游戏帮助孩子顺利处理了这个恐惧。

妈妈,我不想睡觉,一闭上眼睛我就会看到一个骷髅头,好可怕啊!

那个骷髅头什么样子呢?

就是平常人骷髅的样子。

大还是小呢?

和正常人差不多大。

通常都出现在哪里呢?

他们经常跑出来打架,而且很厉害,而且他们是打不死的,只会被打回地狱里。

看来他们是很厉害的坏人,很难打败,想到这一点,让你很害怕。还会在什么地方看到骷髅呢?

海盗的旗上有时也有骷髅头。

啊,看来海盗也蛮想拥有骷髅的力量。

还有人把骷髅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看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也像骷髅那么厉害。妈妈也见过骷髅戒指、骷髅项链。

女生也敢戴骷髅啊?为什么我看到有的骷髅不害怕,有的骷髅就很害怕呢?

看来不同地方出现的骷髅让你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想起来了,有的骷髅也蛮搞笑的。我看到过骷髅戴帽子,有的骷髅有红鼻子,好像这些骷髅还挺可爱的。我们班还有人扮演过骷髅呢!

啊哈,当骷髅被小朋友打扮以后,就变得可爱了。那我们一起来画个骷髅吧,你可以把它装扮成你喜欢的样子哦。

向下滑动查看

      在这段对话里,母亲首先引导孩子描述骷髅的外貌、大小、出现时机等特征,让骷髅成为一个“可视化”的东西,一旦被看见,恐惧就从未知变成了已知,孩子描述的过程也会慢慢体验到掌控的感觉

      然后,母亲觉察到孩子真正恐惧的事情是“骷髅很难被打死”,把这种恐惧转化为“骷髅是一种有力量的东西”,当它为我所用的时候,它也就被征服了,它的力量反而可以被我们借用。最后,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个可爱的骷髅,孩子真正体验到他对骷髅的掌控感。

孩子的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同样也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情绪。如果我们能理性看待孩子的恐惧,能陪着他们把恐惧转化为力量,相信无论孩子抑或父母,都能在这个过程里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发孩子内驱力:如何应用心锚法,让成功经验在心里烙印
妈妈分享:和敏感慢热的孩子一起成长
娃一去医院就崩溃大哭怎么办?带儿子看病心碎的经历,让我有一些反思
所有你接受不了的 抗拒的 排斥的都是封印我们是无限的因为这些
明明知道要放下焦虑,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游戏力》,将游戏融入育儿生活,“母慈子孝”将从此成为日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