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吗?

人格: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改变自己的人格?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记住,你不是一个人。研究显示,我们都或多或少存在去塑造一个积极人格特质的内在渴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外向、乐观或是富有魅力,与此同时,人们希望让自己的消极人格特质(悲观、神经质等等)最小化。

就像是偶像剧中常常会出现的桥段,我们也希望像女主角一样,曾经是性格软弱的小女孩,在受到伤害之后,决心改变自己,几年后便摇身一变,成为性格霸气的职场女王。

但是,我们的人格真的可以这么轻易地改变吗?

答:可以改变,但绝非易事。

01

人格心理学实验

近日,一项关于人格改变的研究解决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疑惑。来自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的人格心理学家内森·哈德森带领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人格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为了验证假设,内森·哈德森(2018)招募了377个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本科生参加一个为期15周的实验。所有的参与者首先被要求完成一个简短的人格测试用以测量他们人格的五个核心维度。其中包括:外向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自觉性和开放性。随后,参与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他们希望自己在这15周之中有所改变的维度。

       根据参与者自己的选择,研究团队会安排每周的“挑战”任务让参与者走出自己所选维度的舒适区。例如,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外向的参与者会被要求向陌生人介绍自己;或者,研究者会通过让参与者专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至少一小时去改变他们的情绪稳定性。

在这十五周内,参与者需要每周都进行这样的人格训练,并且任务的难度会每周递增。以外向性的任务难度举例,简单的任务是“在人多的公众场合向陌生人问好”,而高难度的任务会变成“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并询问陌生人至少两个关于他们的问题”。

通过此实验,研究团队探究了是否能够利用有挑战的任务来改变参与者的人格。有趣的是,他们成功通过实验支持了自己的假设,人格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的。在被招募的人员中,希望自己在外向性、自觉性、宜人性或情绪稳定性有所改变的,都在这为期十五周的练习中在自己所选择的人格维度有了提升。遗憾的是,希望在开放性改变自己的参与者没能在实验中达到自己的预期,甚至在开放性程度上有所下降。同时,内森·哈德森等人还发现人格的改变更多地取决于完成任务的连续性而非任务的难度。

这项研究证明了积极地进行行为改变,来让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所希望的人格特质保持一致,是改变自己人格特质的可行策略。当然,仅仅有对于改变的期望和对计划的制订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对改变的信念以及对计划的坚持执行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02

人格改变策略

如果你确定想要改变自己,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 改变思维模式,停止对自己标签化 

当你将自己标签化为“害羞”、“不善交际”,并觉得这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你就会给自己不去参加聚会找一个理所当然的借口。所以如果你决心改变,就需要先给自己去掉标签,去掉这些非黑即白的想法,把自己看作可发展、可塑造的个体。

2. 设置具体的目标 

明确“你想要改变什么”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觉得“我想要成为像xx一样的人”,你需要具体化,这个人身上的哪一点是你想要成为的?是Ta的行为、习惯、说话方式,还是别的什么?改变这一点,是否真的对你有那么大的意义?事实上,就在设定目标这一步,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想象中的改变并不必要。

3. 设置具体的计划

你的计划越细越好,比如,“这个月参加4个聚会,在每个聚会上认识至少10个人”就比“这个月交3个新朋友”要好。在开始之前,要做好长期和艰苦奋斗的准备。你还要按时间段建立奖赏机制:奖赏可大可小,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它们需要被设置在一系列具体的、可被检查的时间点上。 

你甚至可以设计一个假想的模仿对象,设置Ta每天的行为习惯是什么样的,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什么样的表现,然后时刻提醒自己照着Ta那样去做。 

你还可以把你的计划告诉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他们就能帮助你监督行为习惯。

4. 如果你还不能真正做到,先“假装”自己可以做到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于内向,并且一时半会无法改变这样的想法,你可以让行动先于思维:让自己去尝试和他人交谈、主动约会,接着你就会发现这没那么可怕。

5. 给自己留出一些用来“崩溃”的时间 

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无法24/7都像另一个人那样生活。因此,你可以给自己留出一部分独处的,或者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间用来“崩溃”,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完全不合逻辑、不遵守规则地表现和生活。但在这段时间之外,记得坚持新的行为习惯。

6. 把自己扔到新环境中 

新鲜事物永远是改变的动力。当你在熟悉的环境中压力太大而无法改变时,可以把自己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比如参加一个俱乐部或者社团),和陌生的人和事物相处,参加新的活动,这会更容易激发出另一个你自己。

7. 写日记 

写作是一个追踪自己,不断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它会记录下你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感觉,并时时总结和反思自己。

参考资料:

Hudson, N. W., Briley, D. A., Chopik, W. J.,& Derringer, J. (2018). You have to follow through: Attaining behavioral change goals predicts voli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Traver. M. (2019). Is It Possible to Change You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


Knowyourself(2018). 我们可以改变人格,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性格会影响你的智商吗? | 心事鉴定组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真正有创新力的人,能看到跟普通人不一样的世界
PSPB:对知识的开放性比智力更重要? | 唧唧堂论文解析
领导者大五人格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突破天性》|良舟工作室解读
什么样的人格是健康人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