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记得到世泰盛剪布吗——无锡的那些老店之三

在爷爷奶奶那辈的老无锡人印象中,一年到头最期待过年,因为到了过年便有新衣服可穿。在那个穿补丁的年代,攒下了几尺布票,去布店剪布做件新衣裳,便成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情,而老无锡人脑海里的金字招牌便是世泰盛。

若是到世泰盛剪了几尺卡其布,甚至华达呢,或是有一件世泰盛定做的衣服,那可真是骄傲了,必须挺直了腰板穿,那股子劲儿不亚于今天穿个爱马仕。

无锡解放前众多的布号绸庄中,现存的百年老店只有世泰盛一家了。世泰盛创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当时名世泰盛绸庄,老板是钱孟安,他是因弟弟钱仲坪经营时和布庄获利而投笔从贾的。世泰盛创业之初范围很小,仅有土粗布、夏布、黄草布、狭幅绸等几个品种。钱孟安因非商贾出身,就聘了位名叫方汉东的人帮助主持业务。其时,该店资本仅3000元,对外号称4000元,籍以取信于人。因资金短缺,货源空虚,经营方式呆板,花色品种单调,加以染色加工不善等原因,难与同业竞争。方汉东自觉无所建树,于1898年引退离店。

继任者为张孟肃,张是做染坊出身,但勤奋苦练,精心擘画,当时还有华耀赓、冯伯衡两个理财行家共同协助。因此,业务发展很快,仅年余,企业资金已发展到一万元。

但好景不长,1899年被邻近街对面的一家南货店的一场大火殃及,而遭焚毁,只抢出不足2000元的货物,损失惨重,钱孟安不久即忧伤而亡。1900年改组复业,由钱、唐、张、冯、华五家合股经营,以后又几经变化,到1927年发展为同业中的大户。1930年又扩充店面,1935年设立电台,这一时期是世泰盛的鼎盛期,店中绸布呢绒各类纺织品花色齐全。

世泰盛的经营方式很有特色,对顾客服务要做到“三教九流顶得住,大小生意做得成,各种买客拉得牢”,从不轻易放走一宗生意。老板要求营业员做到,客来笑脸相迎,端凳倒茶,客去恭送出门,介绍商品逐一取样陈览,解答耐心细致。由于营业员态度热情,应对详尽,致使顾客不好意思,多多少少总得购买一些。此外,对于乡绅大户主动送货上门,任凭挑选。对于零星小生意,也绝无顶撞得罪顾客之事。

发行“礼券”,是世泰盛一种便利顾客购货及婚丧喜庆时送礼用的营业新方法。开始是空白票面,由顾客填写金额,后改印成1元、2元、5元、10元等定额票面,印制更精美,在扩大营业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世泰盛还实行“真不二价”的明码标价,改变了早期绸布业用暗码虚价,讨价还价的陋习。其广告宣传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为招揽顾客,店面讲究装璜,内部陈设和商品布置也作了重大改进。当1935年国内广播事业新兴时,世泰盛得悉时和、日新筹设商业电台,也不甘落后,和富新电料行合组世富电台,争先获得批准。所办的世富电台,其功率要比前两家强好几倍,竟远达荷兰、南洋各地都可以听到。电台通过聘请名家评弹和剧团广播,宣传商品价廉物美,每年虽耗费上千元,却使新到品种一经宣传,立即畅销。

此外,还利用各种广告宣传,凡橱窗、报刊、剧院银幕,甚至流动的车船等都张贴广告,对邻近乡镇,也印刷传单、招贴,派人分别张贴,进行宣传。并与金融、工业、运输等方面建立联系,使营业异常兴旺。店内管理则极其严格,老板恩威并施,奖罚分明,同业有“吃过世泰盛的饭,经过铁钱眼里抽”的说法。

1937年无锡沦陷后,世泰盛同样未逃脱被日冠抢掠烧毁的噩运。以后虽借款重建、但总因元气大伤而无法再现兴盛局面。勉强维持到解放后,在政府的扶助下,逐步重新发展起来。公私合营后,先后有5家绸布、百货店合并进来。1966年改变名为第四百货商店布绸部,1984年恢复世泰盛原名。

1998年,因三阳广场改造,老店面拆迁。该店职工仍在中山路沿线的临时店面里经营了5年的库存。世纪之交,随着城市改造,中山路、工艺路等路段沿街老店铺在政府组织下自然兼并。政府始终把对“世泰盛”老字号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2002年,崇安区百货行业改制,8家公司归入世泰盛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股份制企业。

作者简介:乐道也,本名程勉中,文化学者,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正街(码头文化的起源地)
北大街纪事
再见了,百年老街胜利路!
上海老品牌:布业老店“三大祥”
“鼎大祥”往事:镇江“面料大王”背后80多年的老字号变迁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