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时那年五簋酒

小时候,咱锡南农家有了婚丧喜事,招待亲友最标准的筵席便是五簋酒。

据传这五簋酒来源于吴地祝飨习俗,祭祖完毕全家一起食用祭菜。但我有点怀疑:因为五簋酒中的主菜东坡肉一块两块是烧不起来的,非得大锅煮才行。故这五簋酒只适宜于操办筵席所用。

“簋”是青铜时代盛食物的容器。这“五簋'便是五大碗的意思了。究我锡南农村的五簋,当以禽、鱼、海鲜、肉、甜食五大类外加冷盆、清汤组成,较全面地反映了吴地百姓的饮食特色。

冷盆:四单或四拼。最通常的冷菜是“缠肝”,:将大肠缠在猪肝上以后红烧,冷却后切片。此外便是猪肚、海蜇、皮蛋之类。

扣碗:红扣、白扣各一。标准红扣是红烧鸡肉条为面、慈姑打底。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鸡是很宝贵的, 慈姑也很少见,勤俭的吴地百姓代之以猪瘦肉条和山芋。先在碗底铺上一层瘦肉条,然后装满山芋块,蒸熟后倒扣在一个较大的碗中。白扣是“鸭子卷”,亦称“鸭卷鲜”(将鸭蛋液和鸡蛋液搅匀后摊成蛋皮,卷进肉糜蒸熟)。将切成厚片的卷鲜为面,猪肋骨为底,上桌前加葱花、清汤。

鱼:五簋酒之必备。老烧青鱼,最大优点是可以预先烧好,开席后随时可以上桌,不占用厨师时间。

参胖:红烧海参加脚圈(俗称小蹄胖)。海参不易得、价格又贵,便聪明地用发肉皮代替了。脚圈不够则辅之以胖肉。

东坡肉:五簋酒的重头戏, 最见厨师功力,色、味、型缺一不可。这道宋代大文豪首创的美食,烧法不下十余种。但基本上都是先烧后蒸,唯有咱锡南乡下是一煮到底。先将条肉、若干蹄胖下清水加老姜烧滚、撇沫、加黄酒、盐。熟后捞起冷却。条肉去除肋骨部份,改刀成大小适当的方块。然后装锅,先装蹄胖,腿骨朝下,以防烧焦。再将块肉码上,加茴香、水过顶。架硬柴烧滚,加酱油、糖。酱油的质量决定这道菜的色是否合格,因而厨师是非“太湖”牌不用。接下来关键的便是火候了。灶下的硬柴源源不断地供应着足够的热力,使大锅始终保持微滚状态约2小时左右,至皮呈酱红、肉嫩酥为止;又不能太过,太过则脂肪中的油大量析出,装盘时肉呈颓塌状,型就差了。锡南的东坡肉,现下是本地 “农家乐”的一大特色菜。

清汤:千万不要小看,除了东坡肉之外,一道汤搿得清不清,十足彰显厨师的基本功。五簋酒“一桌八斤肉”,老农民戏谑“养一头大猪,办酒便不愁了。”办酒席大量的猪肉,都要预先在大锅中焯熟。将焯肉留下的汤烧滚,加入适量猪血,汤中杂质便会被猪血吸附凝结成泡沫浮上表面,此时将沫撇去, 汤便清澈见底,是为“搿”。如果连一道汤都搿不清,那是要被老厨师嗤鼻的。清汤在五簋酒中的作用是很大的,除了餐中用以解酒、解油腻增加食欲外,白扣中也要加它;中午正餐过后,客人依例还要天南海北扯一会老空,约下午三点左右吃一碗汤面才告辞动身,这清汤便是上好的面汤。

甜食:八宝饭。五簋酒的上菜规矩:八宝饭上桌,便表示菜上齐了。此时除了酒客还在吆五喝六外,其余客人便准备离席了。

五簋酒这几道标准菜肴对于以饭量著称的老农民来说是不够的,因而还得额外加菜。最常见的便是笋干。这道用毛笋烘烤而成的菜肴,吸味吸油,越煮越多越嫩越有味,价廉物美,为筵席的最佳伴侣。如果是秋冬,节俭的人家便用萝卜。当然备料充足的人家还会对重点饭桌加东坡肉——看到桌上肉不多了,“涮”地一下几块东坡肉加入盆里来了。那时候我家孩子多,自留田也多,每年都收获不少大豆,去邻村加工成豆腐。那年办酒时大碗豆腐上桌,着实荣耀了一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斗碗九大碗九个碗四川田席坝坝筵流水席川菜筵席菜单
教你做香而不腻的香糯东坡肉,简单方便,一学就会
漫话旧京~了解了解口子厨
水八碗与九斗碗
田席
东坡肉,一款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酒香四溢东坡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