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季,写给家长、孩子和老师的收心课 | 头条

每逢开学屡提学生收心,我们仍然颇感收心难。

面对开学综合征,家长和老师,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收心,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孩子们如何实现自我调解?


家长篇

转变心态,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快开学了,孩子生活极度无序,毫无入学状态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问题不只出在孩子身上,其实作为成人的家长和老师也有深刻的“开工并发症”,甚至比孩子更严重,这种普遍状况有待时间来化解。当成年人还挣扎在对疯抢的红包、温暖的被窝、曼妙的旅程等各色美好回忆当中,容忍我们自己以蜗牛速度来逐步适应,却无法容忍孩子第一天没有状态,这不现实,也不公平。

所以,家长要接纳孩子的不适,允许他们在“放假模式”和“上学模式”有个缓冲期,充分利用缓冲期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一,帮助孩子对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结,鼓励孩子制定新学期的计划。制定好以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对孩子能力范围内尚未列出的目标加以补充,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第二,尽快帮助孩子处理假期中的未尽事宜,可以将自己上班后及孩子开学头几天要办的事情一起罗列出来,相互鼓励和参照,做到一目了然,心里踏实。

第三,帮助孩子恢复原有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首先确保孩子的睡眠规律,睡前不要让大脑高度兴奋,可用音乐等静心舒缓,每晚坚持热水泡脚5~10分钟;其次是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保证三餐准时,避免过油、过刺激性的食物,适当食用水果蔬菜,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

第四,帮助孩子梳理和购置学习用品,找感觉。陪孩子选购学习用具及课外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既能拓展知识,还可以让心沉静下来,对孩子适应开学大为有益。还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偏记忆类的内容,如英文单词、语文课文或孩子感兴趣的课目去复习和预习,热热身,找一找感觉。

第五,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按照孩子所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起居,不要再组织太多娱乐活动。逐渐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频率,消除其网络依赖,通过打打球、跑跑步等其他一些活动充实孩子的生活。



孩子一早上拖延症严重,家里鸡飞蛋打

宽容,给予缓冲期的关照,并不代表着放纵。来自成年人的“开工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适应速度,急需成年人以身示范。

以赶天赶地的早高峰时段为例,家长从被窝里几经挣扎起床,早已把时间的限度逼近了极限,随后再期待孩子闻风而动,那真的是难于登天。

预计到这样的困难,不如提早行动,把选衣服的犹豫时间放到头天夜晚,给早晨的闹钟增加一个预备铃,给自己和孩子十分钟的醒醒神的时间,算是大清八早对即将奔命的家人合理的宽谅吧!

消极的言语和留恋假期的心思,很容易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打起精神,以身示范,哪怕是先“演”一个打了鸡血的模范家长形象,一改家庭中慢节奏的慵懒氛围,也无需做匆匆忙忙的“催命婆”,把“催睡”和“叫早”的闹钟提早二十分钟,让抱怨和呵欠交织的清晨多一份从容不迫。

以身示范,有效示范,你的行为就是家庭氛围。


孩子极度厌学,直接说不想去学校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吊足孩子胃口,寻找兴奋点,点燃孩子的上学期待。试想,你在哪种状况下最期待见到单位同伴呢?

一个新做的发型,一套崭新的裙装,还是一个急待分享的旅行经过?总该有些兴奋点,让孩子数分数秒地期待见到同伴吧。这个吊足孩子胃口的计策,因人而异。与自家孩子的脉搏一起律动,土方法,往往正中孩子下怀。

此外,还可以提议孩子,早几天给熟悉的小伙伴发发微信,聊聊天。给每位老师微信短信问个“新学期好”,弱化一些孩子因漫长的假期和学友的陌生感。

包括带着孩子选些心仪的文具和向往阅读的书目;给孩子的新书包中,增加一张写上甜蜜新学期赠言的小纸条,甚至是假期旅行给校园闺蜜准备的小小礼物,都有可能点燃孩子期待回归校园的心。你的孩子爱好什么,我想你能懂。


开学在即,孩子忽然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

这正是“开学综合症”的表现。经过寒假的休息,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家长要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给予针对性鼓励和支持。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焦虑情绪,在帮孩子收心的时候,避免过于严厉。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勤于沟通,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

家长可与孩子一同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进行查漏补缺。与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树立新学期的目标,做好开学准备等,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孩子篇

尝试接纳各种负面情绪

 
一想到要开学,就感觉情绪低落、迷茫、焦虑、紧张

没关系,开学在即,大家从寒假的放松状态切回开学的紧张状态,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对这些情绪,我们可以尝试接纳它,允许它的存在,慢慢调整。同时,尽快停止各种社交活动,学会休息和放松,冥想、小憩,让大脑劳逸结合,让心理平稳过渡,形成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切换,让思维恢复到平时的模式中。

我们还可以用“SWTC”法来调节情绪。

Stop“停”——中断负向思维的扩展

闭上眼睛,双手放到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用力把气吐出去,让肺部清空,再深深吸一口气,屏住三秒,再用力大口吐气。然后花一分钟回忆一件美好的事情。

Write“写”——勇敢表达负面情绪

拿出笔记本,将自己的不安、害怕、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写下来,并写下当下最困扰自己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Think“思”——开启理智积极思考

思索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通过回忆成功时的自信感受,激活内在力量,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可以度过当下的难关。

Change“换”——换一种思路思考

再拿出笔记本来看一看,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带着积极的、自信满满的力量,重新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分散注意力,找朋友将自己的不安讲出来,适当运动等等。

一想到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就不想去学校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开学后就能见到亲爱的同学、舍友,能听老师讲课,能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是一件十分值得开心和有意义的事。告诉自己“我很棒!”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想想学校的美好时光,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新学期的挑战,让自己对新学期充满新的期待。

学习效率低,甚至看书就头晕、头痛

从一个放松、玩乐的状态一下子变成紧张、严肃的学习状态,出现一些身体心理的不适症状是正常的,给身体和心理一定的缓冲和适应时间。

建议提前调整好作息,形成规律的起床、学习、吃饭、睡觉的作息安排,建立与学校生活基本一致的步调,只要坚持,过一段时间不适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新学期感到很迷茫

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对自己上个学期以及假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有哪些学科成绩和哪些方面是需要重点提升的,新学期有哪些必读的书籍和必须完成的事项等等。对各方面进行规划,找准新学期努力的方向,设立目标,将大目标分割成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激发新学期的学习动力。

老师篇

趣字当头,营造欢乐氛围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班主任们不妨用一个“趣”字来替代开学第一课“严”字当头的传统,开学第一天不要声嘶力竭地管纪律,不要气急败坏地收作业,可以带着学生分享假期收获,开展一些假期收获汇报会、励志故事会、即兴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课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还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项目吸引孩子们一起投入研究。

春节的脚步尚未远去,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欢乐开局又何妨?



如何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 让心理健康课成为开学后的重要一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日常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增强自助互助求助的能力,理性面对“开学综合症”。

  • 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

  • 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开学时,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心理危机。

  • 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做好常态化心理辅导服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辅导,为有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并做好面向所在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工作。

  •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调适锦囊。从返校前准备、调整生理状态、主动调适心理、做好科学防疫等四方面,给学生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开学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帮助孩子收心,顺利入学,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亲子关系、家庭重大事件等情况,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的有效支持。在家校协同中,帮助家长增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动向和情绪变化。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班级钉钉群等平台和渠道,积极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有利于学生快乐开学、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合力。

来源 | 综合整理自星教师、创意班主任、潇湘晨报
责编 | 琬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类孩子开学最容易“出问题”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向上的班级
班主任德育论文荟萃
不爱上学!不是孩子的错
孩子厌学,怎么办?
[华师妙笔-开学季秘籍]又到开学季 暑假后学生该如何“收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