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堂好课是怎么“改”出来的?

 

好的教研长什么样?

在今天的语境下,好的教研不能只是“说”,还必须要有“做”。

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现场改课”则给出了一种新的教研范式:让多数人参与进来,通过变革听评课方式,真正把一堂课当作麻雀来解剖、研究,努力打磨出兼具人情味和学科味的好课。

来看看“现场改课”究竟怎么玩儿。

从“说给你听”到“做给你看”

改课随时可能发生

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单元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大都不陌生,很多人执教过多次,就像拥有22年教龄的徐莉莉一样,从容走进学生中间,基于之前学习的百分数知识,从单元视角将成数、税率、利率与折扣通盘考虑,结合生活场景,逐步聚焦这堂课的主题“折扣”,并以“八五折”为例,向学生阐述百分数与折扣的关系。

但就在看似流畅的课堂持续进行时,随堂听评课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打断了徐老师的课——

问学生:“徐老师这样上课,你们有意见吗?”

对徐老师:“数学课不是讲出来的,是要做出来的。”

她让学生拿出练习单,给黑板上写的商品促销信息并标上题号,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想挑战的信息,编写成一道需要计算的问题并演算。

之后,斯老师再度提问,“如果这题由徐老师来编,你会怎么编呢?”借着编题目的契机,将课堂的主导权巧妙地交给徐老师,续上前面的课程内容。

“不要在课堂导入上绕圈子,要简洁,过分铺垫很可能打乱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不要太把自己当老师,多跟学生的交流,要尝试跟学生建立情感联系。”
“给题目编号很重要,方便师生间快速地表达和交流。”
“不要想着将两位特级教师的方法都糅到你的课堂上,要选择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
……

斯老师直接指出教师们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修改,改到关键处还会点名让名师、专家上台演示。

来晗瑾老师仅有一年半教龄、平时任教三年级,她的现场上课去掉了复杂的导入铺垫,按照改课时专家们的建议,选用学生最喜欢的“购买冰墩墩的例子”来解释折扣的含义及其与百分数的关系,在设计问题时兼顾到了更多学生,使得课堂氛围活跃不少,授课效果也有了显著改善。



从“混龄备课”到“抽签上课”
把每位教师“拖”下水

集体备课教研是走入课堂教学前重要的一环,要真正上好一堂课,从教案设计、课堂导入到材料运用、语言表达等都很关键,“人人参与教研”的模式能更充分地调动集体的智慧,让教学研究真实地发生。

闻堰小学的数学教师们原本充分准备了自己所执教年级的单元教学方案,但最终专家组确定以六年级的《百分数(二)》这个单元为上课内容,进行公开课展示。

为了争分夺秒地磨课、改课,闻堰小学的数学教师们都铆足了劲,这样的现场备课教研所碰撞出的教学理念、教研思维、课堂风格等,不啻一场头脑风暴。

斯老师带领团队也在公开课前一天来到学校,与老师们开启第一轮单元教学方案阐述。

在听取专家团队的意见后,40余位不同年级段的教师们分成3组对方案进行修改,他们将单元中“成数”等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掌握的知识就融入关键课例中学习,不单独讲解。而对于'折扣’这样的重要知识点,就准备了三四种不同的素材,以满足学生多元学习的需要。

新入职没几天的桂文珍老师,经验不多,但他的课堂表现中处处都有团队合作教研的影子。

经过一年的现场改课锻炼,闻堰小学数学组的教师们专业成长特别快。虽然这种“踢馆式”的教研容易让部分教师下不了台,尤其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和老教师,往往心理负担会比较重,但这对学校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却大有裨益。

新教师能更快更好地站稳讲台,老教师也能重新出发,走出职业发展的“高原期”。



从“好课多磨”到“好课燎原”
好教研催生好课堂

以往的常规教研活动,通常只是“少数人独舞”,大多数教师没能深度参与,过于强调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师的个人风格,让教师们无法准确把握好课的方向,仍停留在“让少数人上好少数课”的层面。

斯老师的专家团队改进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各环节,突出“改”的过程,将普通教师、教研员、名师、专家等组成教研共同体,用“抽签 自荐 推荐”的方式激活教师人人参与的机制,打造出“三段十步”改课的教研支架,每一个环节上的变化都足以改变课堂的呈现与生态。

“从名师引领到反哺、融合、共生,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教师植入好的基因,寻找共同价值观下的'教无定法’。”斯老师的团队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坚持做3件事:组建“混搭”的教研共同体、拟定以“课”为本的研修思路、确立“学生立场”的好课价值。

在同步直播的网络平台上,全国有近20万人次在线观摩了这场精彩的现场改课活动,他们大为惊叹的同时,也为“敢玩”的闻堰小学点赞,被“会玩”的专家团队折服。

“理想中的教研终于看到了!舞台不仅是特级教师的,也是入职才几天的新教师的,虽然会'出丑’,但经历可贵,成长可见。”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听这样的数学课也听得津津有味。”

特别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后服务时间延长、校内教学要求提高、校本教研时间又减少,挑战巨大,教研需要改变形式,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围绕工作重点和难点,升级服务,以高效的方式为教师赋能。


来源 | 浙江教育报
责编 | 雅欣、芋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足核心素养  感受新常态课堂
【学思行研修】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陆德霞
“全景式”研修,埋下“好教育、好教学、好课堂”的种子
2022“白马湖之秋”丨小学数学专场:任务驱动真学习,问题引发深学习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平湖中心小学教学研讨活动
教研促成长 学习增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