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方文化传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为例

引用本文请注明:

舒义平.地方文化传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2(17):28-35.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实验小学立足地域文化优势,开发了“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亲近乡土乡情,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学校构建了寻根、熏陶、辨识、创编、互动五类课程,并以五大策略推进课程落在实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实施中强化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生活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给养,很多时候是以地域涵养的诗文为重要载体的。诞生在特定地域的古代名家诗文,会让生长在这个地域的人们产生巨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山水人文旅游线路“唐诗之路”便是一条诗歌文化古道,《全唐诗》作者中有450多位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天姥山麓的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这条不朽诗路上的重要节点。地域唐诗文化中蕴涵的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文化精华亟待青少年去关注和传承。为此,新昌县实验小学立足地域文化优势,着手开发了“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乡土文化研学中感知、传承传统文化,成为“有根的人”。

一、“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的定位与理念

(一)定位:凸显本土特质的“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是通过挖掘天姥山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实现其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体认、传承本土文化。其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的价值目标。让学生亲近乡土乡情,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

二是真实的学习情境。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从学生经验和需求出发,情境学习始终与文化传承相伴。

三是综合的学习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导向,统整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发展能力、涵养品格。

四是可展示的学习成果。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多维互动中,生成可分享的成果,形成发展的证据。

(二)理念:立足地方文化传承,回应时代教育诉求

“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并没有局限在特定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加关注地方文化对学生精神的滋养,并思考如何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等。其核心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文化认同、审美体验中实现育人功能

在城市化建设高歌猛进的今天,以地方诗文为标识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两种不同走向,一是成为城镇废墟的遗忘处,二是成为旅游经济的吸睛点。两种走向看似截然不同,但本质上高度一致,即远离了乡土记忆和心灵感怀,作为教育资源很难入脑入心。当下很多中小学生读到《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不知所云。他们遗忘的可能不仅是古驿道、落马桥这些历史标识,更是如何回到家乡这条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回家的路”,因此,迫切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重新审视、悦纳本土文化。

除了文化认同,诗文的价值还集中体现在阅读过程中带来的审美享受。这种审美享受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品味的层面,还要关注诗文背后潜藏的人文图谱、文化心理,如李白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和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能为学生打开一个登临“自我天姥山”的想象空间,感受诗人笔下豪放的人生态度。古代诗文不能因为“古”而失去当下的话语价值,身临其境实地考察,更能激发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在对照中反思,发掘古诗文的崭新内涵与当代教育价值。

2.在多方联合中搭建课程体系

课程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根本目的,秉持“教学做三合一”教育理念,着眼搭建多样的学习场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发展其多元智能。活动主题也力求多元,既有独立的教育主题,又关联相关学科教学内容,并与社区、家庭等多个主体,社会场馆、实践基地等多方资源实现有效对接、联合开发。以“学生广泛参与、组织管理规范、安全责任到位、活动品质提升”为工作机制,形成“研学点参观 营地体验 特色课程 跨校联动”的全程体验式教育模式。

3.在美丽乡村、美好生活中弘扬中国文化

“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传承的不仅是千年活态文化遗产,更是对美好家乡建设的反思与志向。唐诗里的天姥胜景不仅是记忆中的家园,更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现实乡村。因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故步自封,而应走在时代、社会发展前沿,弘扬时代精神、传播中国文化。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关注有形的景观环境,更要重视无形的社会文化,要让学生对乡村文化、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等实现价值认同。在设计课程时,我们会先选定唐诗之路的某一个节点,再围绕该地域的山水园林、民俗文化、古村历史、旅游发展等领域开展研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到研学点时将寻奇猎异的态度,转变成尊重、体验和学习本土文化并进而改善身心,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培养起来。

二、“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学什么”:五大课程丰富内涵

课程围绕天姥山唐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主题活动的创设,让学生在研学实践中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主要课程包括寻根、熏陶、辨识、创编、互动五类(图1)。

1.文化寻根:与机构合作,开设研学实践课程

研学课程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对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采取自主开发、与文旅机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发课程,先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机构设计研学方案,然后由教师根据学情对方案做进一步研究和修订。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交流研学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重点研讨线路和方案设计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活动亮点、预期成果等,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升其针对性、可行性。学校通过分别备课、对接备课、班级备课等三轮备课,围绕研学目标、主题、内容等展开讨论,带动教师、学生、研学基地相关人员及社会专业人士一同参与进来,具化课程方案,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课程。

2.文化熏陶:带着父母去旅行,开设亲子研学课程

“唐诗之路”是自然山水与诗歌文化相融的古人智慧结晶,也是千年流传的文化记忆和人文遗产,为了让学生对其有全面的了解,学校提出了“带着父母重走唐诗之路”的方案,编制了《唐诗文化研学手册》,列出了近20个研学目的地。根据各自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研学建议,主要涉及目的地选择、时间、路线、景点研究等。要求如下:带着父母一起旅行——2天以上的行程,出新昌县;完成“六个一”任务——规划一条线路,开展一次主题探究,参观一个场所,写一篇报告,拍一组照片,完成一次班内交流。这一活动将旅游休闲、景观人文、宜居生活与唐诗融为一体,包括体验游、考古游、休闲游等多种形式,有利于研学空间的拓展和学生自主规划能力的培养,让其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接受文化熏陶,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文化辨识:邀请专家,开设讲堂文化课程

文化传承课程既要重视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也要重视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提升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为此,学校开设了“名人大课堂”“学生大讲堂”。学校与电视台、茶馆、唐诗之路研究社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学生兴趣制定讲学主题菜单,邀请相关专家和社会人士坐堂开讲。“唐诗之路上的山水画”“文化名山——天姥山的传说”等专题讲座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文化体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获得了内在的精神力量。素养不是依靠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就能形成的,还需要思考和感悟,让思和学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思考,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文化研学分享会,让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和获得的体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擅长的方式梳理自己的研学成果,不断总结、反思与改进。

4.文化创编:跨学科整合,开设诗路拓展课程

校外实践是校内学习的必要拓展,学校将活动成果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创编,开发了文化拓展课和提升课。例如,“天姥唐诗欣赏”课采用混龄编班的方式, 由不同学科教师、校外人士从不同角度讲解相关内容。在“李白与天姥山”主题的统领下,语文教师上《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课后,由电视台专业人员上诗歌朗诵课,强化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所表达情感的体悟;接着,由语文教师上以写作为导向的阅读批注课,由唐诗研究室专业人员介绍李白的生平及创作,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理解;最后,到天姥阁古建筑前举行古诗联谊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课本知识和课堂之外的学习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5.文化互动:交换空间,开设一日跨校课程

儒岙镇是天姥山所在地,斑竹村、天姥古驿道等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均在镇上。天姥唐诗是诞生在本地的古代名家诗文,诗中所绘之景就在镇上居民的房前屋后,所述生活场景就在人们的生活日常之中。当学生身临其境,其所形成的张力无形中拓展了教育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身边文化资源,学校与儒岙镇小学合作开设了“跨校一日体验”互访体验课程,让来自不同生活、学习环境的学生在研学中进行文化互动,收获更丰富的体验。在体验日,两校学生互换家庭、学校,走出熟悉的环境,走进陌生的生活,拓展彼此的社会认知。学生在活动方案指导下准备活动材料,组建活动小组,在“临时父母”的指导下开展听、看、学、做等研学活动。

(二)“怎么学”:五大策略落实行动

1.以项目学习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以往的文化传承课程的学习多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的参观活动为主。为了避免学生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游玩层面,我们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活动,将项目学习的理念渗透在活动主题设计、研究过程以及成果展示中,让学习更具“研”的意味。这也增强了课程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例如,我们结合博物馆资源设计了“寻找木化石”体验项目。在听完讲解后,学生并没有止步于惊叹木化石的神奇,而是在学习区查阅木化石资料,尝试测量直径,清数年轮……这种基于项目学习理念的设计突破了浅层学习,把动手解决问题、研究探寻放在了第一位。

2.开发活动手册,实施课程化管理

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更多发生在校外、户外,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因此会面临许多管理和评估难题。一方面,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需要保持伴随、跟进并对学生的研学予以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对活动的效度进行评估,让课程目标始终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尝试以活页式的活动手册为支架,构建了完整的管理和评估体系,对课程的实施进行详细指导。活动手册的要点包括基本信息、项目的学习记录、活动小结、学习支架资源等(图2),思路清晰、要求具体,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

3.构建“三段四课”模式,实现精准操作

为落实好“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我们设计了主题方法指导、实践活动体验、成果整理汇报三大板块,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三段四课”操作模式。

“三段”:①学前:有目的地准备,包括知识储备、活动装备等;②学中:主要就研究重难点开展针对性学习,是校外实践的重点;③学后:为延伸性学习提供途径和指导。

“四课”:①“项目初探课”重方法指导、激发兴趣,为学习做准备;②“活动探究课”上制定活动方案,为实践体验做好知识技能储备;③“实践体验课”强调在行中体验研学,做到知行合一;④“汇报升华课”重在成果整理与展示汇报。

4.开发“隐性课程”,强化环境熏陶

为更好地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班级环境等特点,强化“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

“图化”校园:以墙体文化为载体,利用黑板报、校园走廊、班级墙体等张贴有关天姥山唐诗文化的信息,展示新昌历史、自然景观、名人信息等。

“诗化”班级:根据路线特点,将教室走廊进行分块布置。如介绍唐诗之路沿途经过的诗路节点,展示不同节点的历史人文、地理风情、美景诗文等;根据留存唐诗介绍新昌段的历史、风光、地理、特产等。学生置身其中,如同亲历一段唐诗之路,在耳濡目染中走进唐诗、走近乡土。

5.共建“教育联盟”,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的开发、实施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如经费收支、安全保障、资源运用、家校沟通等,于是我们将校外机构与学校团队的智慧进行融合,建立“教育联盟”,共同建设“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依靠家长委员会资源协调实践基地、科技场馆、美丽乡村、农林院所等,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进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促进研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学校的课程中心负责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以及前期的调查论证、方案策划、师资培训等;共建单位则负责服务、管理和安全保障等,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学得怎么样”:多途径育人提升素养

1.科研育人:做一个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地方文化研学不是简单的游玩,它是深耕于地理、历史、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考察与感悟,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并注重问题的解决,最终生成研学报告,这是文化传承课程中“研”的要义,也是科研育人的重要方式。例如,剡溪、惆怅溪是天姥山唐诗之路上的重要景观,古代文人墨客就是沿剡溪一路溯流进入天姥山境内的,这些自然现象与景观都是研学的素材。借助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水利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关系,培育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文化育人:做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底蕴深厚,融唐诗文化、茶道礼乐、佛教经典为一体,挖掘和弘扬这些文化,以课程形式引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塑造区域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育人环境,并为学生成长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例如,大佛寺是研究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例证,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是研学的经典素材;新昌自古为名茶原产地,是唐宋以来越茶、剡茶、平水茶的故乡,通过研习茶道可修身养性、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培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3.生活育人:做一个社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深入社会生活的过程,需要学生带着驱动任务去发现、参与和实践,行程中遇见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是学生认识更为丰富的自然、社会和自我的“生活样式”,能够增强其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对社会文化的适应和认同。例如,天姥山唐诗之路上有许多美丽乡村,村庄的优美环境,村民的古朴生活,村落的乡约民俗,生动呈现了原住民的田园故事,学生可通过体验乡村生活,关注乡村人口、聚落、经济、文化、社会等事象,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为乡村振兴献策,培养创新思维、社会参与等素养。

4.实践育人:做一个知识的运用者和建构者

“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以生活为教育实验场,创造学习与生活交汇的真实场境,可帮助学生深度融合课内外学习与实践,以课堂知识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深化课堂所学,这也是文化传承中“学”的意义。在实践项目、高级思维能力发展与现实生活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在研中学、做中学,实现“学”的升华。例如,乡村实践拓展基地安排了农业劳动、体育拓展、野外生存等项目活动,借助现代生活生产的新方法、新技术,通过生活劳动、职业体验、生存训练、团队拓展等形式,达到知识建构、文化修身和素质提升的目的。

5.服务育人:做一个公益的志愿者和践行者

志愿服务是综合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隐性育人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可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坚定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例如,可安排学生到天姥山唐诗之路上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等旅游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自我的目的。

诗文因地域而亲切,文化因亲切而育人。“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在本土文化的浸润中,成为身心有所寄托、精神有所归属的“有根的人”。

作者:舒义平,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实验小学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之约丨感悟千古诗心
[转]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缺失与应对策略
从阅读中汲取力量
教育范 | 吟诵美如画“激活”古诗文
一所中学的精神高度
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