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堂,就是换个地方成长 | 头条
  

“早餐与晚餐,勾勒出孩子念想的清晨与黄昏,面条与米饭,把儿童额头的汗变成心头的暖。在锅灶边,在餐桌旁,敬畏与热气一起升腾,爱与香味同样扑鼻。”这是陈晓红老师在负责食堂工作时留下的浪漫表达。

在学校 ,食堂是吃饭的地方,关乎“长”身体;课堂是上课的地方,关乎“长”知识。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认为,食堂与课堂都不可或缺、同等重要——吃饭就是换种方式被爱,食堂就是换个地方成长,厨师就是换个名字育人。

吃饭就是换种方式被爱

每天,当孩子们穿上就餐服走向食堂,“午餐吃包子”就成了她一蹦一跳的小念想,品尝新研发的“大手拉小手”(红烧猪手鸡爪)就成了他的“哇塞”时刻。吃饭是每天的日常,但日常却变成每天的念想。

厨师傅无法像老师一样,随时与孩子牵手拥抱,无法及时接住孩子的忧伤,捧起儿童的欢畅。于是,他就把爱倾注在一片一片仔细洗过的菜叶上,放在一遍一遍精心刷洗过的餐盘里,挥洒在一锅一锅上下翻滚的养生粥里……

在一次学生校长助理午餐会上,有孩子告诉我,每周五推送的“下周食谱”是他们最爱看的,也是他们的念想。“每周食谱”由学校食堂大厨、营养配餐老师和膳食中心负责人一起研制,让每一道膳食都有灵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期盼。于是,每周食谱成了“课表”,食堂成了“课堂”,舌尖上的感受成了“课程”,分管食堂工作的司郑春副校长,每周都要领着相关人员“集体备课”。

学校一直坚持“大品牌、大渠道、大采购”的采购原则,严把供应链,紧守食材关。食材好,食才好。而这仅仅是第一步,还有每周学习、每月培训,组织厨师走进品牌餐饮店体验、学习、“偷”艺,提升专业技能;每学期厨艺大比武、每学年名厨名菜评选,已经成为食堂的常态。

一年级家长会上,一位家长讲述如何给孩子做蔬菜馒头改变口感的故事,被赵宗新主任听到,他立刻把这个案例带到食堂工作例会上,鼓励师傅们做蔬菜水果馒头。经过一星期的试验,五彩馒头上了孩子的餐桌:周一南瓜馒头,周二菠菜馒头,周三紫薯馒头,周四苹果馒头,周五芹菜馒头。

在一次校长陪餐时,学生问我“什么时候停电”,说只有停电才能吃到汉堡(学校食堂的应急预案)。于是食堂决定把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定为“汉堡日”,随之也开启了包子日、骨头汤日、面条日、素食日、海鲜日,以及早餐的36道营养粥。他们还从一个孩子“我想看见每周食谱”的提议出发,完成美食信箱的上墙与对“幸运食客”的嘉奖;他们听完“校长60秒”的生日祝福,转身就为过生日的老师端出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生日面……是爱,让昏暗变成烛照,让日子变成节日,把平常过成了非常,让创意从“灵光乍现”变成“爱的长跑”。

教师节来临,食堂别出心裁地为老师制作了“心”形果盘,一侧蜜桃,一侧香梨,寓意桃李满天下;少数师生因故不能按时就餐,食堂就会备好餐并及时送到;周一清晨,家长志愿者协助交通疏导结束后,热腾腾的暖心早餐就已递到手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厨师用这些暖心行动,把爱刻在心里,放在手头,写在脸上。

教育是一场陪伴之旅。在食堂这个场域,校长陪餐、教师陪餐、厨师陪餐已经成了一道风景。师生同餐、同样、同桌、同乐,小小餐桌上生发了很多故事。

9月一个早晨,我发现二年级新来的插班生刘成第,端着餐盘独自坐在食堂一角。于是就坐到他对面,边吃边闲聊。他是住校生,还没有朋友,很想家。从那天起,我每天吃饭就坐在他对面,这一坐就坐了一个月。整个二年级都知道刘成第同学的好朋友是李校长,我也成了刘成第心中排位第一的人。

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启了“走班陪餐”模式,每天中午按照陪餐表与不同学生共进午餐。在学生就读的六年,我要陪过每一个学生,温暖他们的餐桌。和校长一起吃饭,也成了学生的期待。最近,我在陪三年级学生就餐,一个一年级学生过来耳语:“李校长,啥时才能到一年级?”看来,一年级学生急不可待了。在陪餐中,我也第一时间了解到饭菜的质量和口味。

几年来,学校的带班教师、班主任都在跟班就餐。遇到食堂师傅忙不过来,都会立即飞奔过去帮忙,在餐桌前增进师生情感。或许,学生毕业后记住的就是老师给他们打饭的模样。

厨师就是换个名字育人

不是手捏三寸粉笔、站在三尺讲台的老师才叫“育人者”,戴上厨师帽,穿上厨师服,他们就是用明厨与亮灶当教具的明师、用砧板与汤锅盛满爱意的良师、用五彩馒头与创意雕花与儿童亲近的人师。

学校食堂着力开发24节气食谱,推出节气菜品,让师生吃得美味,吃得科学,吃得健康。与此同时,深挖食育功能,研发了“节气厨房”食育课程。厨师走进课堂,带孩子们了解24节气文化与饮食的关系,一起做春饼,品春卷,煮立春汤,让孩子们真实参与节气菜品的开发制作,唤醒健康饮食的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节气厨房穿行在课堂中,散发着四季的味道和生活的美学。

赵金遂师傅,人称赵大厨,是一位“高人”。他身形瘦削,海拔突出,隐身在人群中能被一眼认出,此为“一高”。作为一名美食大咖,他有着高超的厨艺,校内第一届“厨艺大比武”,摘得最佳人气和最高厨艺奖,人气美食之一的黑椒牛柳,便出自他手,此为“二高”。

学校食堂新买的桌凳,每一张都带着赵大厨的温度,因为担心边角伤及学生,他把桌凳都亲手摸了个遍。食堂备好餐后,赵大厨喜欢和同事们一字排开,等待师生们轻快的步伐和欢喜的笑容。看到孩子们吃得开心,赵大厨就会挨班挨个儿转一转,看到哪个孩子不开心,就掏出两颗坚果塞过去,于是一大一小两个人都笑了。

对待学生如此温柔细腻的赵大厨,其实是军人出身。他一直保持军人作风,每天叠被子保持豆腐块儿标准,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每天睡前坚持看书半小时,阅读新闻15分钟,锻炼身体15分钟。

赵师傅在艾瑞德学校掌勺10年,也光荣地走上了“瑞德教师”颁奖台。在校时,孩子们亲近他,毕业时,孩子们想念他,他是这里的名人。一个四年级学生因搬家转学,找到赵师傅感谢他做的回民餐,并送上了一个崭新的签名本子。赵师傅说,这是他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他在艾瑞德学校的“军功章”。他保存着与孩子们的每一张合影,照片里满满都是人情烟火味。

是谁让校园在爱中醒来?某年冬天,三年级学生踏着中原的风雪、哈着寒气来到了学校食堂。他们看到,师傅们正一刀一刀切西红柿,一铲一铲翻炒虾仁豆腐,窗外漆黑一片,而汤锅里面已经热气腾腾。他们把对孩子们的暖意都融进了一日三餐里,把爱的抛物线抛向学生的灵魂深处里。

食堂就是换个地方成长

儿童在长。当看见校园里哥哥姐姐劳动的模样,一年级学生李芠瑞个子小小,却多次向老师申请做“就餐值日生”,不想让同学浪费饭菜,她弯着腰摆筷子,踮着脚尖清洗泔水盘,老师说“袖子都湿了。”她仰着小脸说,“老师,我还可以长个儿。”一个个小小值日生让饭菜变成珍贵,从自我要求走向集体做到,儿童珍爱粮食的品格在长。

食谱在长。营养AB套餐与节日主题餐拉出一学期基本食谱,一封封美食推荐信与一场场美食品鉴会,让食谱完成在儿童念想里的迭代更新。踩着孩子的热切期盼,踏着儿童的成长规律,食谱成了食堂成长的“动态线路图”。

厨师在长。儿童在长,食堂在变,身在其中的厨师也被感召。面点师崔志运师傅除了手捏技法神奇之外,周末还坐地铁去学习,夜晚挑灯做题背书,拿下“面点师资格证书”和“营养配餐师资格证书”。“膳食中心职业素养班”本学期继续开课,年级部主任马竞、星级酒店职业经理人、保健医生相继登台。2021年12月,当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线上学习在校园蔚然成风时,膳食中心的师傅也不甘落后,积极听专家讲座,向优秀者学习,努力让想得到的服务,成为看得见的风景。

当“美食信箱”传来孩子们对意大利面的呼唤,面对挑战,厨师们决定把西餐厨师请进来,一起做意大利面。一看二学三动手,很快实现了独立完成制作。从此,艾瑞德食谱多了一道美食,学生多了一份期待,厨师长了一项技艺。

今年暑假,学校食堂正在改造,我转悠时发现,两层楼的食堂空间很大,挑高也很高,但是功能却很单一。我们总说要倡导“跨学科学习”,能不能先从“跨场域学习”开始呢?于是,突然蹦出把食堂变成艺术馆的想法。

灵光一动,立马行动。美术组老师领衔、后勤中心配合,食堂墙面开始卸妆、打底、增白,而食堂的各种器材工具包括大家习以为常摆放了近十年的潲水桶,都做了重新布局。在美术老师的审视下,艺术殿堂的大门徐徐开启,食堂完成了一次场景革命,让空间育人成为现实。吃得干净、吃得优雅,轻声慢步、轻言慢语、轻拿慢放,孩子们的各种良好习惯在此自然生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家口师专的美食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引发的思考
馒头机做包子还不错哦
协议
【巴林影像】大板三中食堂师傅的一天
馒头配菜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