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进医生:如何防控儿童青少年的自杀

 令人担忧的现状



最近接待了好几位由忧心忡忡的父母领来的情绪障碍青少年案例,他们大都表现一段时间来情绪低落、无端愤怒、感到委屈、自伤(其中几个女孩竟然都有用刀划伤手腕经历)、睡眠不好、扬言“不如死了的好”、不愿社交和外出。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检出率高达3.7%~40%,它常与焦虑障碍相伴而行,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中西部地区情况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女生情况尤为凸显。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由于对自杀的歧视、缺乏可靠的自杀登记程序等,实际死亡人数估计要高于这个数字。WHO指出:自杀在全球14~19岁年龄层死因中排到前五位,在许多国家,自杀是该年龄段青少年或是女孩第一死因。

内心之痛



接诊的阿明是个言谈自如、自知力很好的女高中生,直截了当向我说出近来的感受“最近以来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烦躁和委屈,老想一个人呆在屋子里痛哭,啥都不想做,有时不断想这样活着真没意思,我还上网上查阅了有关自杀的新闻和死的方法等等”。问题是,她还是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没有拒绝上学现象,且有自己的“闺蜜”好友,但老师和好友并不知道她目前的情况,只是她父母感到她的生活习性有异,如经常哭泣、扬言内心难受、睡眠不好等情况且每况愈下。

记得有篇文献里一位自杀未遂者曾这样描述过自杀前的心情:“生存和成功的意志已经被压垮了,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所有的东西都停止了发光,希望的光线失落了……”

可以断定,当事人采取激烈手段时的感受就是:自杀看上去似乎是不可忍受的和不可解决的痛苦中混乱和受限制的心灵的一种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行动。

解读原因



尽管自杀原因较为复杂,但概括起来有如下模型可套用。想死的愿望一般是一种挫败感的侵入性想法,即当事人不可自控地低自尊、低成就感,总是自责“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不称职,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与包袱”,从而形成“不如死了算”的自杀意愿,最后采取某种方式结束生命。

一般而言,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物种,都会有恐惧和回避痛苦与死亡的本能。之所以出现“不如一死了之”的想法,是因为他们主观上觉得情感与身体处于某种无法解脱和持续不断的痛苦中,唯一解脱的方式就是结束这样活着。

自杀意图是经由情感以及身体上的痛苦以及认知障碍持续状态来形成的,最终通过企图自杀、自伤、演绎或想象(排练)自杀,或是利用任何一种致伤方式达到目的。当事人会对其环境周围产生极狭隘的看法,形成所谓管孔视野(tunnel vision),到头来觉得自杀是解脱个人困境最简单的方法。

当然,诱发儿童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学习和生活压力、家庭功能失调、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物质滥用、持续的挫败经历、诱导和模仿、失去好友或是心目中的偶像等等。

预防干预措施



研究报道:

①人际关系良好且有家庭支持的儿童,其自杀风险会比较低;

②儿童的自我控制及自我效能较佳,有完整现实的检验机制,且有较多适应环境的技巧,其自杀风险也会低很多;

③对未来有希望,对个人未来有规划及期待,对生活满意,是常见可避免自杀的保护因素。

儿童出现如下行为迹象应是家长和周围人提高警示的现象:

1.自杀意念:思考、谈论、书写有关自杀的事,计划自杀;

2.物质滥用;

3.失去学习和生活目的;

4.焦虑、激动、无法入睡或无法持续睡眠;

5.心理困扰而无法解脱;

6.经常流泪和无助感;

7.社交退缩,不与朋友、熟人、家庭及社会接触;

8.发脾气、愤怒并设法想报复;

9.鲁莽或是冲动;

10.心情明显改变;

11.亦可看相关内容的前文。

预防策略着重于减少自杀风险,并有策略地实施干预。自杀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因人而异,可通过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与介入。

以下是些常用到的具体策略:

1.危机干预;

2.结构化咨询及心理治疗;

3.针对不易配合、需要监护,或有继发症状者建议住院治疗;

4.可适当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家庭心理咨询等辅助性治疗,并建立危机处理热线等;

5.通过政策法规,限制获得致命性物品;

6.建立及使用简易的“危机卡片”,列有诸多危机时应对的方法与活动表,通过所列正面行为让自杀者冷静下来;

7.培训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技巧,例如解决问题策略等;

8.鼓励当事青少年参加防范自杀风险支持团体、社团及公益组织;

9.鼓励孩子参与改善情绪的治疗性和休闲疗法,如游戏疗法;

10.参与和接受一些自我管护活动,例如运动、冥想及放松训练。

目前被证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辩证行为治疗(DBT)。美国和加拿大建立的“国家自杀预防生命线”是值得借鉴的全国性生命线。

当你的孩子出现上述行为迹象时,不要视而不见或是抱有病耻感而不看医生;要及时找医生或是专业人士接受诊疗和咨询。据文献报道,在自杀亡故的人中,约75%曾在自杀前一年看过医生,其中45%~66%是在自杀前一个月看过医生。另,有33%~41%的人在自杀前一年进行过心理治疗。这些研究指出,有效的筛查越来越有必要。

美国《国家预防自杀战略》(NSSP)建议媒体(包括网络)避免对负面情绪浪漫化表述,避免传播消极的适应方式。1999年起,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曾建议电视节目及新闻媒体可用某些方式宣传预防自杀,如将自杀和自杀的结果相结合,呼吁公众可选择自杀以外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生命中的问题,但效果如何还是存在争议。

因此特别建议,电视节目及新闻媒体应避免渲染报道自杀新闻,避免追究报道某些人自杀背后的原因等等,如今的网络与自媒体尤其需要自律和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

WHO强烈建议“要对抑郁症的去污名化”(歧视),并要强化学生们的自尊与自信,保护儿童青少年免于精神痛苦及精神萎靡,指导他们如何应对困难与压力。为了让校园成为一个安全、宽容的环境,教育系统需要具备具体的防范技能,避免学校内及学校周围的霸凌及暴力行为(见前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青少年地震心理危机干预建议
机器学习预测儿童行为障碍
一个被精神疾病困扰的年轻人(真实案例分享)
医生说 |不是每个顽皮的孩子都是熊孩子,有可能是多动症儿童
孩子的抑郁症严重起来更要命!浙一心理医生教你辨认
灾后中小学校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