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的夏布:用雪晒出来的小千谷缩

日本的夏布:用雪晒出来的小千谷缩 摄影、撰文/饭田裕子


导读:夏布是属于人类在没有科技文明之前的智慧,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工业革命后,许多漫长时间所累积的共生智慧很短时间内就被破坏殆尽,这是全人类的命题,我们除了专注于本国的夏布文化,也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保护及振兴他们的夏布。这是一系列与北京设计周:〝从传统出发:夏布进入生活〞的专文。(这个专栏也是这个展览的一部分,将会持续进行,有相关内容的,也欢迎赐稿)


将天然草木纤维揉搓成线,再用线织成布匹。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织就的“自然布”。

具有名为“雪晒”的独特工序的小千谷缩便是这历史久远的布匹之一。

强韧而有着柔和触感的精美布匹,给人以艺术品般的感觉。

连日的大雪之后,久违的春日暖阳不经意间洒满了大地,蓝天和雪原的巨大反差令人目眩神摇。茫茫白雪之上,耗时3个月用一根根细线织就的淡彩布匹,仿佛现代的装置艺术般在雪原上绘出了道道彩虹。

越后上布、小千谷缩的夏布进入到它的最后的步骤——雪晒。这是一种利用雪在阳光照射下蒸发时产生的臭氧的漂白作用的工艺方法。雪晒可以去除多余的染料,解开纠缠的线条,使织物变得蓬松,前人的智慧实在不可小觑。


在雪中纺线,在雪中织布,用雪水清洗,在雪中晾晒。有雪才有‘缩’(日文绉布之意)。雪是缩之母

这是越后盐泽地区的文人铃木牧之于江户时代创作的《北越雪谱》中的一段,他通过亲身探访取材,创作了大量反应了雪域民生百态的美术和文学作品。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巨匠川端康成所著的《雪国》中,为了见到心爱的人而来到越后的东京男子,用这番文字来比喻他在情人身上感受到的“清洁”的魅力。

确实,大雪赋予越后人民的不仅仅是坚韧不拔的性格,还有如雪般洁白的气质。大雪之下独木难支,这催生了人与人之间无私互助的精神。


纺纱成线耗时多

凌晨,夜色尚未散去。沁人心脾的雪将纸窗映成一片白色。老奶奶悄悄地从被褥中起身,没有惊动孙儿。她走进起居间,把脚伸进被炉取暖的同时开始了工作。和昨天、前天一样,今天她依旧专心地开始纺线。

膝上盖着的黑布上,是细如蛛丝的苎麻纤维。老奶奶挺直了腰,眯起眼睛,将意识集中到了指尖。她不时地将用厚厚的电话簿小心夹起的线,含入口中以使其湿润并结合起来。线的一端连着另一根线,最终形成上机纺织所需要的线。

起居间里只有时钟的秒针发出的滴答声,天逐渐亮了起来,全世界的声音仿佛都被雪原所吸收了,清新的空气中,充满如凝固画面般静谧的气息。

“湿度不够的话,苎麻很快就会断掉”这样小声嘟哝着,饱经风霜的手仍丝毫没有停顿。

“以前哪怕4个女人围坐在被炉前纺线,大家也都很专注,没有人会开口说话()

这种专注让人心情舒畅。表情凝重,给人仿佛坐禅的高僧般的感觉。离开了这种人力编织,也就不会有越后出产的布了。


平成年间得以恢复的失传技艺


越后上布和小千谷缩,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日本产布匹中尚属首次。这一荣誉对于不擅长表现自己,谨慎入微的雪域人来说,非常值得骄傲。但是,这其中的经过却是大起大落,悲喜交加。当时,真正被认为符合小千谷缩品质的衣料生产其实已经失传了。

1955年,越后上布和小千谷缩被指定为国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之冠名的布料必须符合以下5个条件:手工纺织的苎麻线,手工编织碎白花纹,使用居座机(日本传统手工织机)纺织,起皱工艺采用热水手搓、脚踏及雪晒。

在当今这机织线和机械编织的时代,再加上衣料需求的每况愈下,要匠人们动手织布实在是非常困难。之后,从手工纺线开始,历经7年的岁月,到1989年,所有的工序都得以复原。如今,不仅仅是衣料,采用工艺相近的精密织机编织的称为“缩布”的室内装饰用布以及现代洋装也已经与时俱进。

生活样式也已经随着时代发生了改变,民俗服装只有在婚丧嫁娶等时刻才会被想起。但是,无论如何,都希望年轻一代能够逐渐对符合日本风俗、美化日本人的体系和外表及举止的衣物有所改观。

天然衣料独有的柔和沁凉感觉


沁凉的穿着感觉和触感对日本高温潮湿的夏季是再适合不过了。即便是如今,和以前一样,上布以及缩布还是需要从12月开始花费3个月的时间在雪中制作。空调等人工温度管理下生产的东西称不得天然材料,苎麻这种材料是有生命的。


“如果空气中的湿度不对,马上就会断掉,苎麻线的质量也会随之变差”。织造者如是说,苎麻简直就像是雪的孩子。

苎麻这种植物在高温潮湿的夏季生长非常旺盛。在上古绳纹时代有棉花之前的日本,除了衣料,苎麻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虽然现在苎麻沦落到了随处与杂草共生的境地,但根据《日本书纪》持统天皇7年(西元693年)词条的记载,苎麻当时是天皇下敕令鼓励百姓栽种的植物之一。

不仅仅只有越后上布、小千谷缩、能登上布、近江上布、奈良晒、宫古上布、八重山上布等等,古代称之为布的东西,主要都是由苎麻制成的。在越后,布的制作据说已有1200年的历史了。正仓院中保存有奈良时代越后出产的庸布。根据《吾妻镜》中的记载,中世纪时期,京都的贵族都会为收到“越布”作为礼物而感到高兴。

此外,战国大名上衫谦信将苎麻栽种作为最高的奖赏,并向京都进献、销售,其品质之高在京都受到了好评,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耐汗,作为铠甲的衬里和阵幕不会被箭矢所穿透,因而被视若珍宝。如今日本唯一的苎麻产地福岛县昭和村与上衫家也有着深厚的渊源。


到了冬天,这片土地上必定会生产出大量布匹


越后的天空广阔无比,越后的山高耸入云。夏天,青青的稻穗随风起舞,秋天,金黄的稻穗被饱满的谷粒压弯了腰。丰收的秋天之后,西伯利亚的寒流来到这里。天空被厚密的云层所包裹,洁白的雪花纷纷飘落。很快,天地间的万物换上了银装素裹。越后迄今不知经历了几度寒冬,每一个冬天都是出产布匹的季节。“今年的雪多不多呀?”

祈愿凉爽夏天的同时,在雪中纺线织布是女人的工作,在盛夏默默流汗砍柴让全家平安过冬是男人的工作。小千谷缩则是诞生自越后人民无私互助精神里,冬天给予夏天的礼物。

摄影、撰文/饭田裕子
(社)日本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日本及海外旅行、手工艺、传统艺术的采访和摄影达25年之久。一直以来,专注于拍摄大洋洲的各个岛屿、环太平洋地区的原住民以及亚洲、欧洲的土地固有的自然风土所产生的文化。著作有《斐济的魔法/千早书房》,并举办过多次影展。

-----------------------------------

【从传统出发:夏布进入生活】系列:北京设计周转转会特别企划

此次由北京国际设计周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先生与转转会创办人成琳博士所策划有关夏布的首届展览:〝从传统出发:夏布进入生活〞主题,将以推动〝夏布的生活方式〞为主轴,致力于将传统的夏布工艺、面料及产品,透过崭新的设计及商业模式,重新进入现代生活与当代接轨。

所谓的夏布生活,不只是产业的意义,而是面对工业化社会,一种人本精神及慢生活恢复,那种坚持简单、素朴、环保、小而美、有个性、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这个展览将以夏布为主轴,夏布产地为经,现代生活设计为纬,透过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将北京设计周之国际设计资源与地方产业城市资源对接,织成能进入现代生活的下夏布产业。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产地夏布节、大师营、见学、展览、寻找好设计及学术研讨会等。相关活动即日起将在转转会公众平台为大家持续报导,并期待有兴趣参与此活动相关产业的小夥伴们共同关注这个活动。


背景说明

夏布,是一种以苎麻为主要原料的平纹织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和使用手工织布。与其说夏布是种产业,不如说是一种工艺文化。就以湖南浏阳的夏布生产工艺而言,分成撕麻、绩麻、络纱、牵梳、织造、漂染、踩光等繁复工序。

夏布制作的工艺记载最早见于诗经:“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说明周代已经以自然发酵方法加工麻料。中国古代对于夏布就已经有品牌的意识,夏布的品质以“升”定规格,在规定的布幅(约1.5市尺)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毫米1.6根纱。布幅宽度为定数,升数越多,布越精细。

目前手工夏布主要产地在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江西苎麻布为中国古代服饰的上乘面料,唐、宋时期被选为贡品。赣西的万载,所产夏布最负盛名。赣东以宜黄居最,夏布细而光洁。明、清时期,江西夏布、棠阴夏布更是名闻中外,并远销朝鲜、南洋各埠。到清末,隆昌夏布与江西万载、湖南浏阳夏布齐名中外,成为四川主要出口物资之一。1915年隆昌夏布商李洪顺定制两匹细夏布送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展览,被评为品质优良产品,获工艺品名誉奖。20 世纪 20 ~ 30 年代,由于人造丝制品的兴起,夏布业日见萎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手工苎麻布逐渐脱离当代的生活。

目前夏布产业的课题,除了发展手工苎麻布成为高端的生活应用外,结合机织苎麻布与绿色农业的发展也是未来重要的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布,这种流云一般的美好(消失的工艺)
愿未来每一个夏天,都有夏布微凉
一丝一缕,织出千年夏布
【传统工艺】一抹夏布的中式美学
苎麻 | 富贵丝,中国草
08年的老照片,网友拍摄的分宜双林夏布手工制作,值得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