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隶总督署清代省府第一衙

直隶总督署 清代省府第一衙

(2016-02-17 17:20:25)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的裕华西路,毗邻保定著名的古莲花池。是清朝直隶省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处所,是中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

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雍正二年(1724),驻节保定的直隶巡抚李维钧因政绩突出被破格升任为直隶总督,节制直隶提督以下各官,位于保定城西北角的直隶巡抚署因此升格为直隶总督署,随着直隶总督一职逐渐成为定制,湫隘庳陋,观瞻不肃的巡抚署日愈显得不能与官居一品的直隶总督的身份相匹配,雍正七年(1729),雍正帝特命出差易州的钦天监(清廷掌管观察天文气象,编制历书的机构)监正明图、户部主事管志宁道经保定,专门为总督署选择新址。经过一番认真勘察,最终选中城中参将署,报经雍正帝批准后,直隶总督杨鲲招工选材,公帑修建,自当年三月初四日正式动工,耗时8个月,于十一月廿三日(1730111)彻底完工。同年继杨鲲之后的署理直隶总督唐执玉在新建总督署正式升堂办公,自此至宣统三年(1911),历经8帝、182年此处始终作为直隶总督衙署,历任总督坐镇于此,令由此出,演绎了近两个世纪的直隶历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逊位才废止。

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古衙的存在,对古城保定乃至河北历史、建筑等领域文化内涵的补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直隶总督署坐北朝南,为小式硬山建筑,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其格局是严格按照清朝关于省级衙署的规制修建的。东、西宽134,南、北长220,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整个衙署以两条南北更道相隔,分中、东、西三路建筑。主体建筑在中路的中轴线上,主要有黑色三开间的大门,迎送宾客的仪门,总督举行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大堂,写有“尔傣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公生明牌坊,官员办理各种文牍事务的吏、户、礼、兵、刑等科房,总督接见外地官员及复审案件的二堂,总督处理日常政务的官邸和总督及家眷生活居住的、三堂、四堂。这些主体建筑均有廊庞同耳房、厢房相通,建筑错落有致,典雅优美。东、西两路还建有一些独体或一两进落院,设有刑名幕府和钱谷幕府,规制次于中路建筑,但廊庑彩画尚存。寅宾馆、吏舍、花园、箭道、马厩、厨房和杂役人员活动居住的地方,分别建在不同的位置。

19881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直隶总督署的大门

保定直隶总督署导游图

进入直隶总督署,从仪门可看到里面的牌坊,正面写着”公生明“,背面是黄庭坚的手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不过对无神论的官员天不怕地不怕,不怕下地狱,不怕遭雷打,恐难起威慑作用。

在过去的衙门里都有这样一座牌坊,有这样的牌坊尚且管不住,现在没有这样的警示可想而知了。

直隶总督管辖的范围

直隶总督署的大堂

当时的最高指示,皇帝对官员的告诫,那时也有天天读的仪式。

保定直隶总督的”办公桌“

直隶总督对外办公的地方,实际上是摆排场的地方。

“启事厅”,直隶总督署内幕僚和书吏为总督办案时查找或整理案卷的场所,相当于秘书处。

直隶总督署的二堂,总督接见下级和议事的地方。

直隶总督署的二堂

二堂座位后的屏风

三堂“内签押房”,机要重地,总督平时批阅来文及处理公务的地方。

三堂总督的书房

第十四位直隶总督孙嘉淦所写“居官八约”,有关廉政的仅列在最后一条,首先还是要拍马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清代省府第一衙——保定直隶总督署
走进直隶总督署和历任总督
说不尽的直隶总督署
【原创】保定直隶总督署参观掠影
带你游览中国唯一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保定直隶总督署
保定直隶总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