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宁的“礼门”和“义路”,三百年来藏不住的文化精髓~

大山里正值午间,一场雨后,阳光在云层中挣扎出来,风来不及吹散的云层还笼罩着这座小城,还是掩不住那湛蓝蓝的天。日常见惯了喧闹与噪动,适应了朦胧与拥堵,突然一切空旷明朗起来。觉得耳边清爽,眼前明亮,一切紧张由此放松,悠然独行。



我是在这样的一个午后,走进了位于闽北大山的这座小城,泰宁。“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是泰宁人对这座城的概括。文字的力量,是人类文明最具魅力的心灵载体,中华历史,浩浩荡荡已经有五千年了,时光潮汐中,有些东西沉淀了下来。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落在哪就在哪生根发芽,互相影响,互相改变,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传承中,有些东西成了故事,有些故事,成了传说。唯有那些凝固在城市中的古建,完好或是残缺,都为了远古的蛛丝马迹,见证了有些事儿,确实存在。




尚书第古建筑群位于泰宁县城中心的尚书巷,由尚书第和世德堂两组大型民居建筑组成。尚书第有五座院落,坐西向东,从南至北并肩排列,占据了两条巷子,有南北两座大门。两门之间是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上矗立着两座景门,北边的景门有两方匾额,外侧镌刻:“礼门”,里侧镌刻:“依光日月”;南边的景门也有两方匾额,外侧是“义路”,里侧是“曳履星辰”。“礼”和“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依光日月”与“曳履星辰”则说明了主人的身份。






这座宅子的主人叫李春烨,时任明末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当地的导游说到,“由于种种原因,文字记载不多,口碑故事不少;有说好的,有说坏的,褒贬不一。李春烨这一生与“六字”有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苦读、晋升、隐退。李春烨六岁开始读书,十六岁考上秀才,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六才考中进士,也就是说他苦读了40年,从46岁为官,为官十一年晋升十四级。五十七岁趁他母亲九十大寿时,辞官隐退,六十七岁病逝。所以,我们后人用三个词语来概括他的一生:大器晚成、青云直上、急流勇退。”










时间回到三百多年前,这座大宅与其主人的宦海沉浮,历史自有评说。姑且不论他的功过,至少,尚存这座大宅,以供我们踱步、凭吊,摩挲一下这里的柱石,揣摩一下匾额上的文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两样东西是掩饰不了的,那就是爱与咳嗽。而对于一座城来说,它的文化也是掩藏不住的,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






这座大山里的小城,在光阴里栉风沐雨穿梭而来,很欣慰有这样凝固在地面上的明证,虽说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伤痕”和改变。当历史远去,古老的物事几欲消失,这一切才显的宝贵,这大概是我们对每个被拆掉古建,共同的叹息。


图文资料来源:iSea海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五一行——泰宁尚书第
明代民居尚书第(泰宁一日游之三)
泰宁尚书第古建筑群[15P]
尚书第,泰宁保存最完整的民居——福建7日(25)
福建 泰宁 尚书第古建筑群
曾祥裕发现泰宁风水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