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 | 创作缂丝《莲塘乳鸭图》的朱克柔是否真有其人?“国宝”又为何留在民间?

上观新闻

摘要: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秘宝专室里,脆弱的缂丝文物将短暂亮相。

在《国家宝藏》中亮相的上海博物馆藏品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让人惊艳赞叹,同时也引发疑问:这件“国宝”为何鲜少听闻,背后还藏有哪些秘密?上海博物馆能否向大众公开展出这件文物?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还难以做常规性的展示,目前只能“惊鸿一现”。未来,大家有望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时看到这件“国宝”。

 

学者大胆猜想:“乳鸭图”也许送给宋徽宗未果

 

《国家宝藏》中关于缂丝《莲塘乳鸭图》前世传奇里,讲述了热爱作画的朱克柔用八年时间织就天下第一缂丝画的故事。朱克柔作为大户人家的儿媳,创作缂丝画的各种物质条件一应具备,再加上丈夫的百般宠溺支持,终能成就心中的志向,这个温馨的故事也被网友戏称为“一碗官方狗粮”。

 

这个人生宛如“开挂”一般的朱克柔形象是否有历史依据?上海博物馆工艺部副研究员于颖不仅为缂丝《莲塘乳鸭图》的前世传奇担任服装顾问,也在剧本创作上也给出了不少学术意见。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她介绍,朱克柔的故事创作其实比较困难,她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连生卒年都不详。不过,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朱克柔缂丝《山茶蛱蝶》册页上,有文从简(文征明曾孙)写的题,题中写道“朱克柔,云间人,宋思陵时,以女工行世”,说明她的成名年代是在宋高宗时期,辽宁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朴文英由此推断朱克柔为高宗时人。此外,朱克柔在缂丝《莲塘乳鸭图》上缂织“江东朱刚”也表明她是江东人。由此可见,她是南宋高宗时期的上海人。

 

至于朱克柔的生活细节,则是根据创作这幅缂丝画的需要反推出来的。朱克柔心灵手巧,化十指牵引五彩丝线,织成水墨画作,运丝如运笔,将缂丝工艺中的自由创作空间发挥到淋漓尽致,才有缂丝如画,栩栩如生的《莲塘乳鸭图》。这幅巨大的缂丝画最难得之处在于:缂织画作由下而上,经年累月,细致入微,一次织就,不能反复,难度更高于画作。可见朱克柔心有画意,极尽能巧,才能完成此件巨作。 “她有这么高的作画技艺,需要从小受熏陶,有名师指点,能经常看到名家名作,这决定了她要生活在大户人家。为了做缂丝画,她还要懂女红,同时保证上好丝线的供应,家里要有人养蚕、缫丝,最好还能有良田种植染草,有熟练的工人用最好的工艺提取染料,还有缂织前准备经纬丝线的多种工序……为她做这一件缂丝画,至少要养上百口人,所以把她的生活环境定在江南的丝织业大家,这样的豪门大院才能供得起这件作品。”

 

正是因为缂丝《莲塘乳鸭图》创作条件的苛刻,剔除所有和它矛盾冲突的元素,最终拼凑出的便是这样一个“开挂”一般的朱克柔,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件“国宝”独一无二的珍贵。

缂织工艺组织图 于颖绘制

 

八年的创作时间,也是根据作品尺幅和需要的人工成本反推出来的。于颖介绍,朱克柔缂丝作品现存7件,4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1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也就是《莲塘乳鸭图》。除了《莲塘乳鸭图》外,其余6件都是小册页,而且都成为清宫旧藏,《莲塘乳鸭图》则来自于收藏家庞莱臣后人的捐赠。在南宋初期,商品经济还没有兴起,创作这样的缂丝画,一般是作为贡品,或者作为家藏。“缂丝很难走入大众生活,而缂丝画更是一落地就是艺术品中的奢侈品,如果不是有皇家买单,这样的创作成本实在太过昂贵。”然而,为何这件流传于民间的作品反而尺幅、精美度远胜于宫中,创作这样耗时耗力的缂丝画,真的只是为了文人雅趣吗?于颖推测,除了朱克柔出于珍视想要留藏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朝中发生变故,导致未能献贡。

 

“现在我们还查不到这件《莲塘乳鸭图》曾作为贡品的史料,所以没有在故事中体现,免得出错。”不过,根据作品细节提供的线索,于颖还有一个大胆想法。现存《莲塘乳鸭图》有明显的裁剪痕迹,专家分析,这也许是由于这件文物在流传八百多年中几经辗转,经过多次重新装裱,在装裱时将四边裁剪,又或将破损部分一并裁去。除却由于上方裁剪导致落单的翠鸟、燕子外,其他的叶子、花、虫子、鸭子都是成对出现的,整幅图不仅有吉祥呈瑞的意象,而且非常写实。“它是非常严格的写实花鸟,描绘的是六月底、七月中的场景,出现的荷花、木芙蓉、萱草、莲花、石竹、慈菇等等的花期可以对照起来,乳鸭也是六月底才会萌出并浮游水面。其中木芙蓉颜色一日三变,从白到粉,这幅作品里呈现半白半粉的姿态,正是上午近中午的时候。图中所有的水禽花草都可以查的到,并且大都在温暖潮湿塘边生长或繁衍。”

 

这种注重写生的花鸟画创作理念,正和宋徽宗开创的院体画风格相一致。宋徽宗酷爱奇花异石,曾专门设立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在江南搜集奇花异石,后因发生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未及进贡的太湖石便留在了苏州留园、上海豫园等地。在朱克柔的缂丝《莲塘乳鸭图》上,也有这种太湖石的图案。而且,在两宋交替时,发生了织机由大变小的变革,朱克柔的缂丝作品有大有小,说明她同时会用大机和小机,很可能经历了南北宋的迭代。缂丝《莲塘乳鸭图》是否经历了和太湖石一样的遭遇?尽管目前尚未有证据说明,但这一大胆假设,也给这幅作品的解读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看清缂丝艺术,博物馆借你一双“慧眼”

 

缂丝《莲塘乳鸭图》曾在上海博物馆1979年的《捐献文物展览》中展出过一次,考虑到多次展出会对文物造成损伤,上海博物馆物馆新馆建立以来,这件“国宝”始终珍藏在库房里。

 

“缂丝文物怕光,最禁不住紫外线,需要适宜恒定温湿度环境,也怕潮,怕干,还怕霉菌、细菌、虫蛀等,可以说非常娇气。”于颖介绍,缂丝相对于普通的绢比较坚韧,这是由于它的纬线密度高,经线加了强捻,但这并不说明缂丝能够耐搓、耐洗。仔细观察《莲塘乳鸭图》,可以发现在两组不同色线交界地带,会有缂织的缝隙,这是该织物的工艺特征,因为装裱过,所以看起来并不明显。“严格讲,缂丝不应该叫‘通经断纬’,这是文人对缂丝的赞美,学术界通常使用通经回纬的说法,这些缝隙不是剪断形成的,而是回梭形成的。”

 

在《国家宝藏》中,001号讲解员张国立介绍,“世界范围内都有缂这门技术,但只有中国人用缂(丝)手法作画,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字幕中的“丝”字是于颖在审片时特别要求加上的,为了保证学术严谨性。“缂织的工艺从西域传入中国的细节情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共识。它发源在埃及、中西亚地区,还有南美等地区,那里盛产的毛、棉等短纤维容易发展出这种技法。”在大约西汉时期,生活在中西亚地区的人已经使用毛线来缂织,这种缂毛画中精美者称为“毾㲪(tàdēng)”,据于颖考证,这一在《汉书·西域传》和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都有记载的词来源于古波斯语,今天的英语tapestry,即缂织壁画毯也是“毾㲪”的音译。

汉代新疆山普拉墓出土马人武士图缂毛武士眼睛缂毛高清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缂从发源地向两边传播,其中也存在双向交流影响。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结合本地材料丝,发展出缂丝,并且运用于艺术创作。由于它的天然工艺特性,它不受限于花样程序,创作过程相对自由,能够进入了艺术领域,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也会使用缂织作画,至今北欧的人还在做当代缂织画。“所以,我们不能把朱克柔称为匠人,她是一位缂丝画家(艺术家)。”于颖强调,工匠追求的更多的是精准,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则是创作上的美感、气韵,这两条路都可以登峰造极。

汉代新疆山普拉墓出土马人武士图缂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缂丝在北宋以前,主要用于书画装裱的包首,从朱克柔、沈子蕃等宋代艺术家开始,把缂丝工艺引入艺术领域,这是一种新的突破。遗憾的是,到了元代,缂丝又回到了装饰意义,缂丝画的艺术高度在南宋初期,朱克柔是其中的代表,而《莲塘乳鸭图》又是朱克柔作品中的艺术巅峰。 

 

在《国家宝藏》里,当张国立问国宝守护人那英,“你看到原件了吗?”那英犹豫着回答,“我基本上是看到了。”那种离得很近,却难以把文物细节看清的困惑,让她禁不住想唱一句自己的成名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这也提醒了于颖等博物馆研究人员,向公众展示缂丝文物时,必须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尽可能地把所有细节“解密”。

 

于颖介绍,上海博物馆馆藏缂丝文物有140件藏品,且都是精品。这些文物虽然脆弱,但随着文保技术的提高,并非没有展示可能。“不仅是展示,欣赏丝织品也需要结合很微观的视角,我们还要思考怎么让大家看得更清晰。这需要用学者的眼睛,把真实的信息反映出来。它所传达的不只是技术,还有精神和审美。”

 

杨志刚介绍,建设中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正考虑辟馆藏秘宝专室,专门展陈那些不太适合常规展示手段的脆弱文物。“希望能让缂丝《莲塘乳鸭图》有机会和观众短时间见面,满足大家的观赏需求。”

 

栏目主编:施晨露文字编辑:施晨露题图来源:上海博物馆提供图片编辑:徐佳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宝密码·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丨丝线“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⑬缂丝成画的巅峰之作《莲塘乳鸭图》
这件尘封数十年的国宝即将在上海短暂展出16天,限时限流预约为何值得?
邮票上的《国家宝藏》-上海博物馆!
一生一定要去看一次!这八件国宝就在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上海博物馆 | 国宝现场秒变演唱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