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宝密码·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丨丝线“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科技日报2018.1.27
我要分享
在《国家宝藏》节目里,工作人员轻轻抬起木质盖板,揭开覆在上面的一层薄纸,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一点点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图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这幅作品长107.5厘米,宽108.8厘米。图面上一池春水中绽放着朵朵荷花,成双成对的野鸭、白鹭忙着秀恩爱,一旁嬉水的乳鸭更是萌萌哒。

如果你观察得再细致些,便会发现在不同色彩交替处,以及各种纹路的边界,呈现着雕琢镂刻的效果。这便是得名“缂丝”的来历,亦称“刻丝”。

一寸缂丝一寸金

古代缂丝织物制造过程极其细致,每件都堪称艺术精品,但流传下来的缂丝作品十分稀少。

“在古代,缂丝织物是寻常人难得一见的奢侈品,用一寸缂丝一寸金来形容都不为过。”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于颖说道。

且不说缂丝工艺的繁复,在原料的选择上也需精益求精。比如,从蚕种开始,就要选择上好的品种,以保证吐丝的均匀度和含胶度。即使是上好的蚕种吐出的丝,也要掐头去尾,最开始和最后吐出的丝都要舍弃。

缂丝织物多用的是植物染料。从种草,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和制成染料,是件劳时费心的事情。古代植物染料提取和保存不易,为了保证颜色纯正,有些植物染料是现采现用。为了得到某些特定的颜色,也只能等待一季或者更久。

蚕丝含有大量蛋白质,植物颜料也是有机的,强光照射下会造成织物老化和颜色褪变。可如果光线太暗又给选色带来困难。因此,缂丝织造的环境要求十分严苛,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而在于颖看来,缂丝织造中最难的还是人才的培养。缂丝织造者,不仅要懂织造工艺,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绘画功底和丰厚的艺术底蕴。而这些,都需要从幼年开始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和培养。

缂丝艺术在南宋达到巅峰

缂丝技法最早源自西域的缂毛技术。唐代的缂丝织物多为丝带等实用物品。北宋时期,缂丝织物主要用于装裱,制作书画的包首或经卷的封面。

“南宋时期,由于皇帝的喜爱,缂丝织物逐渐从实用、装饰领域转向欣赏性的艺术品,创作了一批的‘缂丝画’,艺术成就极高,形成了缂丝艺术史上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于颖介绍。

朱克柔是南宋时缂丝界的顶尖高手,将“长短戗”发挥到极致,形成著名的“朱缂法”。以她为代表的缂丝名家,在创新比拼中灵活运用长短戗,以长短不同且色纱不同的丝线相互穿插缂织,没有程式,顺应笔势曲转渐变,不断变换纬丝色彩,疏密处理上更为灵活。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看来,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的出现与当时的两大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一是当时的丝织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二是当时社会审美与消费的导向,正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

待破译的“缂丝”密码

缂丝作品一般以经线作底,用墨线勾勒图案轮廓,再用纬线一点点织就图案与色彩。在莲塘乳鸭图中,绿头鸭的片片羽毛栩栩如生,荷花绿叶的色彩层次晕染得十分逼真。

莲塘乳鸭图-局部,图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那么,在当代有可能完美再现南宋缂丝画的神采吗?于颖认为,想要更好地保护传承缂丝技艺,首先要采用现代科技破解古代杰出缂丝作品的密码。

首当其冲的,便是配色密码。比如,通常会提到在莲塘乳鸭图中,运用了上百种的颜色。那么,这上百种颜色到底是哪些颜色?古书中记载的茜草红、荩草黄、榛槲黑,有没有更准确的标示方法?

由于丝织品文物保存条件要求高,不能经常暴露于光线和空气中反复观摩,所以,于颖有一个设想:通过有高倍放大功能的照相机采集缂丝画的高精度图片,在电脑中进行色彩校正之后,尽可能提取色号并按现代染丝工艺标明;同时,根据提取出的色号去染丝,然后复缂一小块图案再去和原物比对,看此方法是否准确可行。

“然而,即使是这样,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也可能难以复制出来。”于颖说道。她认为,朱克柔已然故去,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巨作重现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们不能气馁,文物研究工作者的责任是不断解读出朱克柔作品中的技术和艺术的真实内容,让追慕者传承先人精髓,受其熏陶和滋养,从而不断精益求精,开拓后人自己的艺术天空。

在于颖看来,一方面需要梳理缂丝相关的文献记载,充分了解古代工艺流程,同时还应采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尝试还原缂丝作品的神采,真正地让缂丝文物活起来。

国宝小档案

上海博物馆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年代:南宋

类别:丝织

规格:纵107.5厘米,横108.8厘米

入选理由:此幅作品使用缂丝工艺,幅式巨大。彩色纬线缂织细密,通经回纬,丝丝缕缕皆匀称适宜、分明,在现存宋代缂丝画作传世作品中属上乘之作。

简介:此件文物为南宋朱克柔的传世之作。整幅图案以彩色纬线緙织而成。图中双鸭浮游于萍草间,尾有乳鸭相随,旁有白鹭一对。翠鸟、红蜻蜓点缀其间。坡岸青石,质感凝重。周围白蕖、慈菇、荷花、萱草、芙蓉等花草环绕,色彩雅丽,线条精谨,具有春夏池塘的自然生趣,俨然院体风格。青色湖石上緙织“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款,“克柔”朱文印。朱刚,字克柔,女,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朱克柔以缂丝作品著名,所作树石、花鸟均极精巧,其以丝线调色如运笔作画,作品“古澹清雅,为一时之绝技”。此缂丝画幅极大,色彩丰富,丝缕细密适宜,层次分明,是迄今为止现存宋代缂丝作品中最大的杰作。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朱丽

审核:管晶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⑬缂丝成画的巅峰之作《莲塘乳鸭图》
通经回纬 巧夺天工——追溯中国传统缂丝工艺之美
捻“丝”成奇,绢帛宝藏
古玩艺术“翟展”撷英——缂丝
一寸缂丝一寸金
东渚缂丝 用丝线“刻”出的织中之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