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人才 一院“80后”(图)
一院“80后”(图)
时间:2015-12-07 浏览次数:856次

我们,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毕业于不同的院校,研习着不同的专业,只因生于同一个年代,共同逐梦于一院,我们,就是一院“80后”。 从第一次走进一院的大门,第一次仰望那巍巍的双子座,第一次拿起鼠标绘就人生的第一张CAD图纸时,我们的事业,已经在这里悄然起航。一院的转型发展在稳步推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在迅速催化着“80后”这个年轻工程师群体的快速成长。

第一乐章:加班进行曲

80后”,从踏进一院的那天起,就时刻感受着整个企业紧张忙碌的气息。在一院人眼中,“五加二”便是常规,“白加黑”就是常态,而那灯火通明的办公大厦则是家的另一个代称。从自由快乐的大学生活过渡到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对许多“80后”来说,这急剧蜕变的过程,有着破茧化蝶的痛苦,但更多的是浴火重生的喜悦。

城建院物业综合开发设计部的张琪依旧深刻地记得三年前刚入职的那个夏天。由于同事婚假临近加之人手紧张,原本只是打下手的他,在没有完整施工图设计经历的情况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慨然接受了一条地铁线物业开发的结构施工图招标设计。模型的调整、大量绘图、建筑体型大且复杂及严格的复核、所审、处审、咨询、强审,高效率快节奏,更需要高要求高质量。那是5120小时吃住在办公室的连轴奋战,睡眠前后不超过12个小时。张琪总结说,这5天是个坎,当你习惯了跌宕起伏的加班狂想曲,你便完全融入了一院的生活。说罢,富有文艺范的他,自豪地做了个V型胜利手势。

2009年入职,已参与过库格、西宁至成都铁路等多个国铁、城轨投标项目的线运处工程师刘新岗,是一位擅长连续作战的“投标专业户”,以至于投标楼的楼管阿姨每次看见他,都会发出“你又来了”的感慨。从打下手起步,再到线路专册、副总体、总体,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个方案、写好每一页说明、策划好每一个细节,最终拿出一本自己满意、老总满意的竞标文件,在刘新岗看来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追求。“他是一把快刀手,干起活来出手特别快。”线一所孙大为这样评价刘新岗,“在过去的一年里,接二连三的投标生活占据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文件从文整出来后,三四十个小时没合眼是很正常的现象,通宵达旦的投标生活催化了我们的成长,也催生了我们脸上的皱纹。”说到这孙大为幽默地笑了。

谈起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方式,2009年入职的桥隧处桥梁工程师冯亚成则平静许多。2012年大会战那会,正赶上妻子怀孕临近生产,为顺利完成宝兰客专标准图的设计工作,连续几个月,差不多都是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孩子出生时也没敢耽搁太久,第3天就匆匆赶到办公室和同志们奋战在了设计一线。那时还赶上注册考试,生产会战加班忙确实是个不错的借口,冯亚成笑着说,你完全可以回家就休息放松,可又想想,今年忙,明年忙,不忙还是设计院吗?咬咬牙坚持吧。后来竟发现,凌晨以后的时光居然是最惬意的时候,每天复习到二三点,生活不受影响,正常上班不耽误。2012年冯亚成顺利取得注册咨询工程师,2013年取得一级建造师资格证。说到这,冯亚成爽朗地笑了,“我属于比较笨的那种,大家都以我的方法,设计院的注册证书就满天飞了。”

当问起刚刚获得院优秀青年工程师的交通院线路专业工程师田引安,工作以来有什么难忘的事时,他想了老半天,才谦虚地说,不知这个算不算。2014年秋,我刚从国外半年长差回来,便参与到修改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咨询监理标书的紧张工作中。有天晚上加班回家后,突然感到右侧腰部阵阵剧痛,赶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右侧肾盂结石12毫米,幸运的是只用超声波体外碎石即可,碎完石后已是后半夜,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在病床躺了2个小时,到天亮后就直接打车去了单位,也没向领导说起身体不适的事。后来又去医院碎石好几次,都是晚上去,这样与工作时间也错得开。停顿了半晌,他又补充道,我说的这些换作设计院的任何同志都会这样做的,你多说说其他人的故事,我这个嘛……就留作备用。

痛并快乐着,谈起前不久那场长达半个多月配合环保部对银西铁路后续评估的经历,银西环评项目负责人贾文璟感触很深。“要想通过环评审查,光熟悉本专业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各个专业的设计内容、相关环节及行政手续达到了解甚至熟悉的程度,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么多的生产项目中不断积累经验,虽然每次环评,挂“熊猫眼”是必不可少,但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贾文璟说到这,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还未恢复过来的“熊猫眼”,弱弱地笑了。

这样的故事有许许多多,每当凌晨时分走出办公楼,回望身后那依旧通明的灯光,我们看到的是年轻的财务处会计部部长王博因为加班加点整理各类报表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听到的是经营处投标部部长刘彤和他的同事们编写、汇总和校核投标文件时啪啪作响的键盘声;感受到的是电化处优秀的接触网工程师吴亚飞为了兰渝线开通,现场多跑一遍不算什么的庄严承诺……

时势造英雄,加班出将才,他们有时会忘记了女友的生日,也可能听不到孩子临睡前的细语,但他们记得提资料的日期,记得出图的期限,记得每一种道岔的角度,每一条钢轨的类型……几年的历练,一院“80后”已经成为响当当的设计负责人、项目副总体、总体,也因为加班,一件件精品工程在他们手中酝酿,一项项看似不能完成的工作在他们手中变成现实。

第二乐章:成长交响诗

一院 “80后” 有1100多人,有些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着最基础的工作,有些常年在荒山野外进行着艰苦的勘测,有些坚守在异乡默默奉献忍受孤寂,有些远赴大洋彼岸开拓着企业新的发展天地,有些正迅速成长为新生的领导力量,有些正逐渐掌握着引领设计变革的核心新技术……一院“80后”的故事,汇成了一支扣人心弦的成长交响诗。

成长,就是带着兄弟们一起奔跑。如今,刚刚三十有四却已有12年工作经历,4年所长经历的线运处轨道所所长于鹏愈发沉着、稳重。于鹏很感慨,我们互相帮助,气氛非常融洽,就像哥们一样,小伙伴们虽比我小几岁,但干起活来都是一把好手,新鲜事物易上手,年纪轻轻就可以把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多条线的任务揽下来,真的很了不起!

可以说,在一院,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继承。2012年入职,已是线运处骨干工程师王飞的眼中,导师段荣成很忙,从早到晚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转动个不停,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从方案设计、比选、专业协调,再到与地方结合,这种同出工,同学习,亦师亦友最相宜的师徒情份让他感动颇多,亦成长很快。而在兰州院站场专业许江浩的眼中,师傅李帮东不光业务精湛,教给他很多工作的方法,在争分夺秒战兰合的征战中,更教给去年入职的他一种积极向上、诗情画意般的生活态度。你没领略过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大将之风,但在另一个战场,兰合勘测急脚步,黄河碧波送冬去……这样豪迈的诗句就出自师傅征战兰合的戎马倥偬间。“那段时间师傅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小许补充道。

成长,是一种追求事业的自觉。孙焕杰,2004年入职,中国铁建“十大杰出青年”,站场专业优秀年轻的项目女总体。对于设计工作她有着自己的体验,都说设计苦,苦熬通宵达旦,竞标累,累到达旦连通宵,但竞标在她的眼中,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封闭的环境可以让人心无旁骛地投入到项目的设计中,线地桥隧各个专业的同志聚在一起,为不懂就问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听着大家的思路,崭新的设计理念都可以在短短几天形成。每天睡眠的时间是极短的,但听到老总们先进的设计理念,那种思想碰撞的火花所激起的冲动与兴奋是言语所无法表达的。而作为我院较早涉及高铁的年轻设计者,每次规范细微的变化,她都熟记于心,不断的积累,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实践,几年下来,她基本上把站场遇到的所有类型的车站都设计了一遍,并在站场专业拥有一批“粉丝”,每每谈到车站设计的方方面面,她随口就能说出设计的原理、依据和出处。“在追求成长的路上自觉最重要。”孙焕杰如是说。

成长,就是要往自己身上加码。综合开发,作为铁路设计的新兴领域,近年越来越为铁总、地方路局和政府重视。我们团队几个人要连轴转才能面对每年几十个项目的设计运作。城建院物业综合开发设计部的王超超说。然而现实的困难远不在此,作为院新涉及的方向与领域,人员紧缺,缺乏项目实例与技术经验的支撑,这才是对他们团队最大的挑战。“超超2013年入职,因为有着建筑学基础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基本素质,2014年我们一起转行开始从事综合开发的工作,由于一直超负荷运转,超超被大家戏称为‘超人’,现在的他已是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综合开发负责人了。”超超的师傅,有着多年国铁与地铁建筑设计丰富经验的韩超这样评价他。师傅带徒弟,边学边干,从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国土、城市规划,经济与产业发展,房地产市场等内容的大量解读,到完成黔张常这一院第一条铁路项目综合开发方案专题研究,得到业主单位的积极肯定。万事开头难,虽然时至今日,综合开发在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一年多来,超超他们团队充分利用比正常上班更多的时间学习与完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圆满完成了院里交办的各项工作,而且有创新,更有突破。“成长就是要向自己身上加码,敢于向自己挑战。”谈及未来,王超超充满自信。

成长,就是让学习的步伐与转型发展同步。资本运营和工程总承包作为院新型发展的领域,近两年来因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渐为全院熟知,作为市场开发部副部长的范强对一路走来的艰辛感受颇深。从我院第一个资本运作项目空港商务中心BT起步,到广西资兴高速BOT中探索,再到日照钢铁厂铁路专用线EPC中成长,直至当下全国正在大力推广的PPP,无论是从法律合规、融资方式、合同构架、项目管理、市场探索分析,还是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寻找我院的定位和立足点,为院发展赢得空间效益,都需要他们不断地学习和充电。“我们这里就是一块试验田,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接触新的事物,创造新的工作模式,要想赶上院转型发展的大步伐,就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范强坚定地说。

成长,就是在院最需要的时候挺在前面。20134月以来,铁路总公司在全路范围内开始对BIM技术进行大力推广。“我院与兄弟院的现实差距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推进BIM研发的步伐。”在BIM工作推进会上董事长王争鸣如是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何抢占BIM业务领域的制高点成为摆在我院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批具备科研潜力、计算机水平高的“80后”,走上了BIM研发这一新科技革命的前沿,徐博就是桥隧处BIM团队中一名对BIM技术包含满腔热情的隧道工程师。徐博回忆起刚开始BIM研发起步的时候,20135月,铁总选定西成客专清凉山隧道和石岔沟中桥作为我院BIM试点,我们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从扫盲开始,购买书籍、前往相关单位调研、参加各种技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BIM的技术理念已经基本形成。随之最核心的问题来了,现有的BIM软件都是针对房建开发的,要把这项技术应用到隧道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房建BIM软件按照隧道的需求进行应用,这需要反复的思考和尝试。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技术瓶颈,上百次试验都不在话下,过程是枯燥的,周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请教,那种感觉你懂的,说到这徐博停顿了片刻。“当时我们没有隧道相关的二次开发辅助建模工具,为了保证工作的进度,数以万计的隧道细小构件都是我们通过手动拼装完成的,同时还要保证精度达到施工图要求。经过艰苦的摸索,在首个BIM试点工作完成时,在隧道这方面我们已和二院齐头并进了(二院比我们早研究2个月),甚至某些技术难点还是先与他们取得突破。”说到这,徐博很自豪。“能在院需要的时候,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感到很荣幸,虽然BIM研发的工作依旧任重道远,但我们充满信心。”

成长,是爱国情怀的升华。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院建设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参与过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项目的海外事业部秦旗坦言,自然条件恶劣,沟通协调不畅,基础资料残缺,标准规范多样,进度安排紧迫等这些对我们都是极大地考验。2009年作为轨道设计负责人参与过沙特麦加轻轨项目的线运处轨道所工程师刘杰,提起那段设计麦加轻轨的日子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法国SYSTRA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轨道交通咨询公司都无法按期保质完成桥上岔区无砟轨道设计任务,在我们手里2个月(原计划1年以上)便完成了。当时我是中途接手项目的,时间短、任务重,还要采用全新的国外设计规范,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困难,我们只能利用国内外时差,白天学习理解UIC规范,进行检算设计,晚上同国外各单位沟通,来不及找专业翻译,就自己先行突击学习英语,并自行翻译规范文件和往来邮件。”刘杰感叹道:“现在想来不可思议,由于我们的努力,最终一次通过了阿特金斯的DVE审查,那是典型的多国部队作战,我们确保了经手项目的完成,为沙特麦加轻轨的如期开通奠定了基础。”

成长,就是对一院精神的传承。“我像前辈们一样上了一趟青藏线。”说起这段往事,2013年入职的地路处小伙郭慧敏自豪不已。作为路基专业组长,在格拉扩能勘测项目中,他与另外一名“80后”的路基工程师王平,两个人,一台车,历时20多天,带着卫星电话、氧气瓶和药品,更带着使命和勇气,奔波在青藏高原那片生命禁区,如同排雷先锋一般,把青藏线上危及行车安全的路基病害,逐一扫清。他们忍受血压升高所带来的身体不适,克服了高寒缺氧,在月底前完成勘测任务的。“尖兵精神是决不允许我们当逃兵!”小伙子斩钉截铁地说。

成长,就是尽最大努力维护好企业荣誉。“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工作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现场设计、现场服务”,遍布全国各地的地铁项目部无疑就是我院在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和业主了解我院的一个重要窗口。”2008年入职后即奔赴项目现场,如今已在天津轨道交通项目部长驻7年的城建院三所骨干工程师蒋清国感触地说道。“他提交的文件,很多时候都会拿来作为全线的模板,要是每个单位的设计人员都能像他这样有责任心,我们的工作可就轻松很多了。”天津地铁集团的领导这样评价他。很难想象,怎样的细心和坚持,才能换来7年的“零失误”,才能连续6年获得“优秀设计个人”和“优秀项目负责人”荣誉。七年来,蒋清国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好企业的荣誉,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作出了答案。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一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院“80后”用实干紧抓青春韶华的美好岁月,以敬业担负起一院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一院早日跻身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的宏伟蓝图,一院“80后”一直在不懈努力奋斗。

第三乐章:情感咏叹调

在铁一院,出差是常事,尤其对地勘、测绘、从事轨道交通的技术人员来说,一年中大多时间在外工作,一次出差数月,在家的时间很短很短。这样的工作对“80后”的年轻人就意味着客舍似家,工地为伴,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始终坚守在工作现场。

“在野外的经历,你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2006年入职,现已是地质专业技术骨干的黄勇早在见习阶段就深刻领悟到这一点。2007年夏天,在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的勘测中,刚刚毕业的黄勇遇到了惊险的一幕。在秦岭深谷中地质调查最担心的就是突降暴雨,沟谷中的河水可能在一个小时内上涨34米。一次野外调查,在他们费时许久才赶到调查地点的时候,突然乌云夹杂着雷鸣,下起了小雨,立即折返成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沟谷中的大漂石、风雨相加、电闪雷鸣,他们要走近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走出山谷。大家相互鼓励、帮扶着最终安全返回,幸运的是那次一直下的是小雨。黄勇回忆说:“在秦岭的两个多月中,我不仅收获了一名地质工作者‘识图认路’的本领和野外调绘能力,更收获了良师和益友。”

有着诗人才情、帅气、洒脱的地质工程师王杜江,却因为长期出差,聚少离多,和女朋友沟通太少,最终痛心地结束了两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对于很多长期在外的年轻地质工程师,提及工作是否影响家庭时,在黔张常配合施工已经快一年的地路处工程师周晓光无奈地笑道:“选择我们这一行当老公,就必须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我老婆很支持我的工作,而且她也很独立、很能干,只是因为我的原因,很多答应她的事情,要么爽约,要么一拖再拖。”

远离流光溢彩的城市生活,没有丰盛的饭菜,甚至没有一顿热口的饭菜,没有亲友的欢聚,有时连通讯信号都没有,年轻的勘测人员承受着身体的煎熬,也体味着内心的孤独。夏朝龙是航测处2013年入职的一名青年员工,新生培训后即被派往大漠戈壁的兰新二线野外测量现场,在实践中成长,在工作中磨练,在野外300多个日日夜夜的潜心钻研,他很快进入了状态。2014年他被任命为精密测量所副总工程师。兰新二线的任务刚过,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他又转战杭长、宁杭高铁运营期监测等项目。工作的2年多,他在院里的时间不足2个月,由于出差频繁,很多次他与女友都只有见一面、吃一顿饭的时间。“尤其在领结婚证的事情上,女友满怀欣喜两次指定的日期,都因为我的问题,一改再改。从婚礼筹划到订酒店,都是她一个人忙前忙后,很多时候我只能通过电话提供一点建议。”夏朝龙满是愧疚。

爸爸在手机里,是“小小崔”常说起的一句话。“节日、生日、纪念日,乃至春节都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很陌生。没能陪儿子过“满月”就匆匆走出国门,自儿子出生的六年来,有四年多都在海外出长差,无论是在沙特、阿尔及利亚、还是阿联酋,手机自然就成了联系家人、朋友的方式。”海外事业部暖通专业的崔玉周说到这,有些哽咽,“世界很小,有时候我们见一面却很难。”

“我和儿子很近,在白天的时候见一面却也很难。”2007年入职的工经处女工程师李俊芳也有类似的经历,尽管出差相对少些,而且单位对女员工也比较照顾,但是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妈妈又骗人了。”是小家伙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次都答应儿子晚上9点之前回家,因为工作的缘故,有时回到家儿子已经熟睡。“因为工作的忙碌,我错过了很多与儿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年轻的妈妈提起这些有些心酸。尽管如此,李俊芳还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这份事业。“我希望将来的某一天,也能像我们二位琴总(邢淑琴、王会琴,为工经处副总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游刃有余。”这位“80后”的女工程师自信地微笑着,表达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在设计院,有很多铁二代,乃至,他们目睹父辈一生的艰辛付出,在升学就业时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父辈们从事的铁路设计工作。线运处交规所的方华就是一名从小与铁路有着很深渊源的铁二代。从升学选择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专业,至奋力拼搏免研,到2012年就业入职铁一院,2013年嫁与同在单位的设计男,方华与铁一院的渊源不可谓不深。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有志于铁路事业的“80后”女青年,她感谢一院,是一院给了她事业发展的沃土;她感谢一院,在一院她收获了爱情,感受着亲情。“大河无水,小河干,我们全家的体验比任何人都深切,也衷心的祝福一院繁荣昌盛”。虽然此时父亲正在西成勘察一线,夫君到很晚才能回来照看她们母子,但抱着还未满月的“小铁三”,方华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近年来,随着院轨道交通市场的迅速发展,常驻现场成为很多年轻“80后”工作的一种必须。负责青岛蓝色硅谷线的通号处信号专业女工程师王玺就有这样的经历。身为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在工期紧张的时候,她可能数个月都见不到女儿,孩子有没有长高,有没有听话,有没有想妈妈,这些都只能通过视频来了解。2014年中秋,她因为一个重要会议需要留在项目部,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是再远的距离也无法阻隔,她让自己的母亲带着女儿来到了青岛,就这样祖孙三人挤在一起,简单的过了中秋,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此时的她却比任何时候都开心。

像王玺一样的地铁人太多太多,他们长期驻扎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连续奔波于几个城市之间。他们中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有宝宝刚出生就奔赴现场的敬业奶爸,更有新婚燕尔就分居两地的年轻夫妇,“加班狂人”、“出差达人”、“聚少离多的小夫妻”,无论是临产前一天还奋战在一线的巾帼英雄,还有常年驻守国外几年难得见上一面的“神秘同事”,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可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小小的人物,从小张、小王变成了老张、老王,他们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在院三次创业的浪潮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是这一份份力量,铸就了一个个精品工程、攻克了一个个世界难题、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院“80后”在边远山区的配合施工中坚守,在城市一隅的地铁项目中追求,在异域他乡征战……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院三次创业的征程中,以打造独具一院特色的“百年老店”作为我们并肩奋斗的事业坐标,虽艰辛万难而不改初心,纵前路曲折亦余心无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 BIM EASIER | 中国院一体化BIM设计系统上线启动会暨第五届BIM论坛成功举办
从建筑工程师的角度来讲,未来整个设计和施工包括后期的运维会出现一次技术革命
BIM技术会对传统工程造价造成哪些冲击?
装配式建筑也可以很优雅....
中华大地上的“零突破”——鄂州民用机场设计解密
变革,系统性的工程,这家设计院是如何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