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吗?


​“知道”,是挂在现代人口边的熟语,它的含义是“明白”、“了解”。而在古代,相应的词语则是“晓得”、“知晓”,因为“知道”是了不起的事,不可随便说。


那么,“知道”的本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知“道”。这个道,是老子之道,是道教之道。在知道这个词里,当然也包括“晓得”的意思,晓就是知。但是,知道的内涵却比“晓得”多很多。诸如明白道理、认识道路、遵循道德、担当道义,不一而足。然而最高境界,就是上善若水之道,就是“法自然”之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阴阳平衡之道。

发明“知道”这个词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他在《淮南子》中率先提出“知道”的概念。而在高级干部中推广“知道”概念的,则是绝代女皇武则天。

《淮南子》认为,“道”是宇宙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终极真理,就如打鱼者先要寻水、捕鸟者先得找树一样,要做一个明白人必须“先知道”。接着,讲述了“知道”的好处:乐道忘贫,忙里偷闲,清静无欲,恬淡自如。而“不知道”的人丢弃自己的良知,去追逐身外之物,终日劳碌不得休闲,“祸福萌生,终身不悟”。

武则天称帝之初,为了规范大臣的言行,组织一帮学者,撰写了《臣轨》一书,用它来和唐太宗的《帝范》配套,作为规范帝王和臣下言行的教材。“知道”概念的普及,就在这本书的第三章里。原文如下:

夫道者,覆天载地,高不可际,深不可测。苞裹万物,禀授无形。舒之覆于六合,卷之不盈一握。小而能大,昧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夫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言察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

当你明白了“知道”的含义,恐怕你就不会随随便便地说知道了。同时,你也会努力地去问道、体道、修道,乃至“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十句《淮南子》,看透古人的处事之道!
博学书院《淮南子》智慧分享之如何追求终极的快乐
淮南子 作者:刘安
玄关
《淮南子 原道训》的全文是什么意思?
道与一:道始于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