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工科男遇到东方柔性正骨......

我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工科生,我的专业跟医学这件事八竿子打不着,机缘巧合在颜老大的介绍下接触并学习了柔性正骨。

做为一个小白,因为不懂解剖学、骨骼这些专业知识,想自己通过看相关书籍自学,但是看着看着思绪就离家出走了.....在此,我由衷地敬佩那些能坚持看下来的同学。

看书看不下去怎么办?别忘了,我可是工科生,很擅长总结抓重点的。在学习柔性正骨期间,我发现其实每个带课老师的手法和技巧都有些不一样,共同之处除了大家都了解的比如辩构论治、撤领整纠、手法天成等等,我自己看到的一点是分析筋膜状态。

我在网络上查阅了一些视频,结合一些文献,针对筋膜状态想分享给大家一段话:我们身体的筋膜,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它们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就像立交桥。

01

浅层的筋膜负责运动,深层的筋膜负责固定结构。大部分的疼痛都是浅层筋膜造成的,如骨头不在位置则是深层筋膜的问题。

当然,深浅筋膜不是独立的,他们之间有代偿作用。当深层的筋膜维持不住结构的时候,浅层的必须发力来提供维持结构的力量,久而久之,浅层筋膜也会出现问题

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就是疼痛,当然也会变硬变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身体局部会变紧,并感觉到不舒服。

02

如果把人体的浅层筋膜看成一个整体,那就相当于一个气球。试想,我们用手指戳气球,气球就会发生形变,内部的压强也会变大。在“气球”的内部,压强都是一样的,因此气球受到外力,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都会相应增大。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外伤、不良姿势等造成身体局部受力增加,导致局部变硬、变厚,这就好比手指戳气球导致气球发生形变。身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也都会因此增加,所以这可能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治疗的身体部位不一定是在发生病灶的部位。

03

在学中医之前,我拜读过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其中提到:中医里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

它就是阴阳,就是平衡,阴阳平衡,则平人,则无病。——“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结合上面的三段内容,我怎么应用到东方柔性正骨里呢?人体某一点的骨骼发生旋移,一定是受到了一个不平衡的“力”,既然说到了平衡,我们也就找到了阴阳。

我的很多患者都是颈肩腰背出现疼痛的问题,他们很多人会有紧和僵的状态,我就针对这一问题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一

患者女性,45岁,机关公务员,平时的工作主要是伏案。

症 状:右边肩部疼痛,尤其是向左侧转头时,右侧颈部也会出现疼痛。

观察体态:肩膀:右高左低;盆骨:左高右低

触诊

1. 肩膀处,右边肩颈“紧”的程度是大于左边肩颈的,换一种说法就是筋肉右边比左边硬,这就发现了第一个不平衡的“阴阳”。

2. 背部以脊柱为中线,左侧的背部和腰部要比右侧的背部和腰部要“紧”,这就是第二个不平衡的“阴阳”。

调理思路

1. 把患者左侧背部和腰部的“紧”的应力撤掉,用手去感受背部和腰部两边应力是否相等。

2. 然后把肩颈位置右侧的高应力撤掉,感受肩颈两边的应力是否一样。

调理效果:通过一次治疗,患者肩颈部“僵”的状态没有了,右侧肩部疼痛的情况也就消失了,向左侧转头时,右侧颈部疼痛的情况也没有再出现。

案例二

患者:女性,35岁,金融业

症 状:右侧手腕向上弯曲不能超过35°,越用力向上弯曲,手腕连接处越疼痛,不能做类似俯卧撑的动作。一旦手腕向下弯曲低于35°,疼痛消失,活动正常。患者多年来四处寻医治疗,有打过封闭,针灸,艾灸,但效果甚微。

观察体态:盆骨右侧逆时针旋转,右侧肩部自然向前旋转——第一个不平衡的阴阳。

触诊:从肩膀一直到手指,正面一次,背面一次,发现无论正面还是背面,患者右侧小臂比左侧小臂要紧——第二个不平衡的阴阳。

因此,我判断患者手腕弯曲至某个角度才发生疼痛,其实就是骨头与骨头发生了“硬碰硬”的撞击。简单地说,就是手腕关节处的间隙变小了,手腕在弯曲的时候,手掌的骨头和手臂的尺骨桡骨头发生碰撞,产生疼痛。

这就是为什么患者平时手腕不疼,一弯曲到某个角度就疼,并且发生疼痛后,继续用力弯曲上抬手腕,疼痛加剧。

调理思路:首先还是调整了盆骨的旋移,拉伸了背部和身体前面的筋膜。其次,撤掉右手小臂的高应力。

调理效果:两个小时的治疗后,患者当场就可以做俯卧撑了,手腕上抬弯曲疼痛的现象也没有再出现。

上面两个病例,我都没有专业到分析是什么骨头,什么肌肉、韧带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也不懂这些解剖知识,当然如果能搞明白那就更厉害了。

但我就是用工科男的思路,应力分析,找到不平衡的部位。平衡就代表了阴阳,让受力平衡,就是让阴阳平衡。

古人诚不我欺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END

作者|韬哥

80后,工科男,海外石油钻井工程师

厌倦了四处漂泊,辞职在家待业,突感中医博大精深,便四处拜师学医,愿能帮更多的人远离病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刀治疗乳腺增生病
棘间韧带和腰腿痛的关系
背部筋膜炎太疼了
影像小知识-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认识人体筋膜
人体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原理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