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墨丹青我的艺术追求与选择》黄鑫

​《水墨丹青我的艺术追求与选择》

作者黄鑫

谈艺术,每触及这个词,都使我感到无比亲切,它是我的航程,更是我生命的一盏明灯。走进水墨,画坛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和艺术创作生息余笔的独特魅力。大美不言,大自然这片土地上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农民面朝黄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地、田野、夕阳、农民、牧童、村落……统统进入我寻找生活与艺术的视野之中,每一片稻谷、山坡、茶园、弯弯曲曲的公路、河流、清泉,每一滴流淌的汗水,都慑我心魄、让我激动不已。自然的美,劳动者的神圣,给予是我虔诚的心境去创作,并给予了我无尽的艺术灵感和刻画的欲望。

中国画创作在于笔墨之美,这是我一贯坚持的信念,是长期以来守护的信念。我以为舍却了这一点,就等于丢掉了中国画的一个命脉和灵性。笔墨美是中国绘画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逐渐生成、不断创新积累出来的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是灵魂尽头的巅峰。可以说,它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理思想与民族精神以至审美表达及个性宣泄的全部内涵。它是无穷无尽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值,坚守笔墨墨履创作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体验中的新里程。

笔墨既是形而下的材料工具与具体技法的表现痕迹,更是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内涵,就传统而言,既是“技”又是“道”;它与中国书法艺术比翼双飞。它既是中国画的语言文字形式,又是艺术创作的造型手段,历代名家在人品学养、笔墨功力、风格特性等几个方面,高品位的纯正艺术,通过笔墨表现的规律和笔墨的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找到一条把握传统精神的清晰途径,也只有通过它才能找到吸收融合其它发展自己而创新的契合点,勃发着无限审美情趣与特殊美学价值的文人画行成。而且中国画创作中的精神境界,传神写意,自然之美和艺术表现中的笔外笔,墨外墨,意外意“入乎于内”“出乎其外”及格调优劣高低皆关乎此。可以说笔墨及其结构乃是中国画的灵魂。作为中国画灵魂的笔墨语言形式,历代至今均有辉煌的发展,展开名家的画卷,研读画论,就不难理解。有笔墨的作品,风格多样绚丽多彩。其笔墨美的创造并不像某些从艺人认为的那样,已没有发展空间了。

丹青笔墨它面临的天地仍然是极为广阔,中国画笔黑的含量是无限的,笔黑结构的表现力是无限的,它的文化精神内涵更加无限,特别是它有着优秀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和文学诗词、能容入大自然包罗万象为底蕴,又有着书画同源的得天独厚,早已是成为中国画发展的基因并正在直接影响中国画笔墨的新发展和未来的艺术愿景。关键在于我们应该百折不挠地深入到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深入到生活与创作中去发现,而又能将修养个性融化其中去进行美的创造。

在20世纪,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使中国民族绘画不断地碰上遭遇和疑问,那些不站在水墨丹青立场,亦不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对中国画和中国画笔墨的评判或改造,其本身就是非正确的批评。尤其当下的所谓中西画“接轨”论,力图将中国画更名换姓为“水墨画”(此处,原有以材料区分的水墨画除外),以及以各种借口否定中国画笔墨意义的理论,都是在提醒我们需认真思考和深思。当今画坛确实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姑且认为,其混乱和奇说对个人艺术发展道路可能有某种实际意义:“多种多样的尝试、探索,即便是走了些弯路,对中国画的发展都会有好处,因为可从中取得正反面的经验。"中国画就是中国的绘画(古称水墨丹青),过去的历史已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我们的祖先,抓住了宇宙天地运转的基本规律,事物发展的生态规律和人文思想的发展经验从而悟出哲理,超前发生发展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周易),创造了中国书画伟大以毛笔绘画和笔墨结构。因此,中国画根深蒂固,渊源流长,完全相信它能够坚持自身规律而吸收融合或超越中外其它艺术之长,不断发展完善自我,实现它的现代文化艺术的特征,走向未来;中国画的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更应是这样,更要超越其它画界的艺术。

水墨丹青空白处是意象和抽象的思想感情及画家风格特性的载体,因而强调笔法笔意,笔墨内涵是提高笔墨质量的关键,在中国画优秀的传统里,一笔下去既是再现又是表现,既是造型又有独立的形式美,我们期求于一种“不似之似乃为真似”,“既无形,又有形,似与不似之间的唯美表现"的一种表达。中国画的历史传统始终紧紧地把握着笔墨的这一具体而又抽象的意象审美特征,追求着“理趣意韵”用心灵去创造世界之美,其本质精神是超越于真实客观地描摹物象的认识水平;画家提笔面素,解衣磐礴,染翰挥毫,呈现的是对物象感受神化的笔墨,是笔墨神化的意象境界。黄宾虹云:“大家不世出,或数百年而一遇,或数十年而一遇。而惟时际颠危,贤才隐遁,适志书画,不乏其人。"作为中国画家和理论家,也只有深入具体地通晓于笔墨形态及其结构规律、语言法则,才可能知优劣,辨美丑,论高低,谈艺说书意在他画。才可能把握中国画表现的精神实质,才可能总结更新更高的规律,知法守法,执法破法,得法运法,贵在笔墨精神,由理通道,直取至高点。这是中国哲学、文学、历史赋予作为“文中之文,画中有画,意在笔先″的绘画艺术非凡的审美与理想追求。我们对中国画强调纯化笔墨,提炼笔墨结构语言形式,息息与传统文化精神紧紧相拥。为此,要重视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以新的观念重新认识传统,深入研究和挖掘传统的精神食粮,尤其对从事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的工作者来说,更应重视中国画艺术传统中的笔墨语言,同时更要重视强化笔墨语言本身的基础与功力和技能的训练,强化整体性地深入理解和领悟,生成笔墨文化、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和悠久的中华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与思维,恐怕很难真正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国画传统;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恐怕极易“穿上洋装″。

黄宾虹曰:“气韵之生,由于笔墨。用笔用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显露……气韵生动,舍笔墨无由知之矣。"

美术工作者和书画评论家应重新认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绝不意味着因循守旧,不求新变。我们在日常中深入提倡把握传统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之道和精神内涵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师自然、师古人、师造化",提倡尽量去了解包括西方在内的所有其它文化艺术体系和艺术规律。了解其它画种或西方文化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取其所需能健康地发展及完善自己,更有利于和外方文化拉开距离,而决不是要向人家的体系靠拢和看齐,更不能“接轨与吻合″甚至众判轻离,尤其不能站在西方立场上来改造或摇动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作为中国画画家不仅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者,更是传统精神的捍卫者。葆有中国画的东方气派与民族特征,不仅是继承传统艺术形式的问题,而且是意味着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精神价值,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价值。

丹青水墨,浑厚华滋本民族。“中国画精神,全关笔墨”。法于古法,化于造化。

文/黄鑫

2022.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归洪璋|画是心语 胸怀万象
国粹艺术名家——​诸叶根
水墨丹青传统中国画
孙克:写意人物画还要好好发展
文人画的美学特质与中国画的评判标准
中国画山水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