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范】正确了解古建筑防火知识,守护我们的历史文化

建筑,是活的历史。

众所周知,

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建筑,

古代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结构,

这就导致了古建筑更容易被火神“眷顾”。


● 建筑着火为何更危险?


1、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松、柏等木材,建筑构件多为燃烧材料,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属于三、四级耐火,耐火等级较低,火灾危险系数大。

2、古建筑大多连片群,无防火间距,不易制造隔离带,容易大面积燃烧,造成“火烧连营”。

3、古代的建筑设计师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许多古建筑里都缺少消防设备,也没有安全通道,发生火灾时更难救助。

4、为了不破坏古建筑的原貌,引入电线电器等现代设备时均在原有基础上改动,设计不正规,电线电器老化,年久失修,绝缘损坏,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 我国古建筑火灾起火原因主要有以下7种情况

1、生活用火不慎,占火灾起数的30.78%。主要是炊煮、取暖和照明用火,不慎引发火灾。1982年12月29日,河北省永年县文庙成殿因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烧了10小时,大成殿全部被毁。

2、电线电器设备起火,占火灾起数的16.67%。2003年1月19日晚,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发生火灾,是由于武当山文管部门违规将遇真宫出租给武当山陈逵文化武术影视学校,学校的工作人员用电不当,导致电灯烤燃他物而引发了火灾。

3、乱扔烟头起火,占火灾起数的12.82%。1988年5月15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乡陈家祠堂(清代建筑,二层),因吸烟不慎引起火灾,被全部烧毁,损失127万元。

4、小孩玩火,占火灾起数的8.98%。1983年1月28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因小孩玩火引起火灾,烧毁古柏一株。

5、宗教活动。1999年2月16日,浙江省温州市永中镇姜氏祠堂因供神香烛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6人受伤。

6、雷击起火,占火灾起数的7.69%。例如我区的仙公山海拔有700多米高的双髻山上,建筑群屋体高大耸立,周围古木参天,接触点高,木质干燥,地处雷击多发区,极易引起雷电火灾。1957年7月31日15时40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十三陵长陵恩殿遭受雷击起火,1人死亡,4人受伤。周恩来总理闻讯后,命令加强古建筑防雷工作。

7、生产用火。2004年6月20日凌晨2时30分,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西配殿失火,此次火灾是由于街道办事处将大殿承包给个人生产服装导致变电箱走火引发电气火灾。

● 古建筑的消防,“防”大于“消”

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和后人的宝贵财产,任何细节都具有史料价值。对古建筑消防的中心原则一般为,“防”大于“消”,减少损失,不如没有损失。

1、首先可以从古建筑本身着手。可以在不损坏古建筑部件,不改变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具有科技含量的阻燃剂和防火涂料。保证在火源下,木质部分不能或更不易被引燃,为将火灾在前期扑灭争取更多时间。

2、古建筑火灾中,木质部分往往不是第一火源,而是由其他(例如香火,油灯,烟头等引燃易燃物,再引燃建筑中木质部分),在木质部分进入燃烧阶段之前进行及时的控制与扑救,可以避免绝大部分的损失,这就要求古建筑中有完善的预防和报警机制,也具备初步的扑灭装备并且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合理安置火灾探测器可以迅速对火灾做出预警,可以参照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标准执行。对藏有经书,文物等重要的区域可以采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对重点区域着重警戒。对于文物不多的古建筑,可以设置自动探测喷淋装置,在第一时间扑灭明火;对于有珍贵脆弱文物的环境可以安装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防雷设施对古建筑保护尤其重要。据统计,建国以来记录在案的古建筑火灾有超过10%由雷击引起,连故宫和布达拉宫这样的著名建筑也曾遭遇雷击,索性控制及时没有造成火灾。

4、建立完善的初期扑灭设施和供水设施。所有古建筑内应在不破坏原貌的情况下合理设置适合此建筑的灭火器,防火毯等初期扑灭设施,以便管理人员在火情尚未扩散之前进行先期扑灭。对于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应该针对其设置消防泵站,以便加压补水。实在难以实现建设消防泵站的,可以就近修建消防水池,或设置蓄水缸。

5、严格管理才是杜绝火患的根本。对古建筑内居住人员进行严格的防火教育和管理,严禁在古建筑内安置液化石油气管道,对需要生火做饭的场所要有明确的用火流程。定期对建筑内电缆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更换老化电线。安装适合此建筑类型的断路器,防止过载。

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对违规者绝不姑息。需要明火祭祀的场所要在有游人时有专人管理现场。

我们要在不损坏古建筑本身风貌、文化功能,不打破几百年来形成的这种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去做好我们的古建筑消防工作。

一方面,做好早期火灾的探测和报警,只有把火灾消灭在萌芽或者早期状态,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古建筑。

一般建筑物当发生火灾后,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灭火手段控制火灾,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文物古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一旦火灾达到全面燃烧阶段,扑救难度将大大加大,加之由于古建筑所处地理位置、自身建筑特点等原因,往往很难有效控制火势,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永久性损失,甚至导致蕴含珍贵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付之一炬。

除了做好消防之外,让古代建筑和现代科技恰当地结合,让现代科技更好地服务人文风土和传统文化,让古建筑重焕光采,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建筑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消防安全】从亚洲第一高木塔灵官楼大火漫谈古建筑消防安全
浅析古建筑防火,值得关注!
中国古代房屋均为木结构,当时都有哪些防火措施?
九百年万安桥失火毁于一旦,木质建筑如何防火?
现场|故宫举行文物古建消防演习,雷霆之势外还有“温柔呵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