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骚”释义综述

《离骚》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创作浪漫主义传统的滥觞,和《诗经》一起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学形成、发展的“风骚传统。

 自《离骚》成诗之日起,关于诗题真正含义的讨论便正式开始,关于“离骚”的真正含义,总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统计,竟有66种不同的说法。今人周建忠先生《<离骚>题义解说类览及反思》一文,分27类,对这些说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在“反思”一部分,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本文吸收了周先生的部分材料,再此加以说明。

本文在已有学者整理的基础上,将有史以来,对离骚二字的研究进行综述,未免失之繁杂,将各种说法分为4类:一,遭遇忧患;二、离别忧患;三,意同牢骚;四,其他说法。对解释“离骚”涵义有代表性的说法加以整理。以上四类,概言之,可有以下几点:

将离骚解释为遭遇有患者,大多认为离即罹,遭遇之意;骚即忧,忧患忧愁之意。此说最早见于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司马迁在《史记》重申。后世不断揭示发展,虽将忧愁之范围扩大:有家国之忧、君臣之忧、不遇之忧等等,但就其本意,仍是“遭遇忧患”之意。至于 “抒发忧愁”,亦是以此为基础,故将其归为一类。

释为离别忧患者,盖首见于王逸《楚辞章句》之中,“离为别,骚为忧”,后人据此敷衍,与离忧说相对,成为两大观点之一。此派观点,钱钟书先生说:‘离骚’一词,有类人名之‘弃疾’、‘去病’或诗题之‘遣愁’、‘送穷’。钟书先生文史大家,必有深思熟虑,但是笔者认为,此说可能有根据后人之惯例推测前人之嫌,如先秦或是春秋战国之时有大夫名弃疾、去病斯可以为证。似不可以后世文人之姓名、诗名推测离骚之意。

其三,谓离骚乃是楚声“牢骚”之转借,盖屈原之作《离骚》,就是发发牢骚,主此说者学者较前两派较少。

其四,谓歌曲名称者,源于游国恩先生,先生疑‘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谓离骚可能是楚地之歌曲名称。

其五,其他解释,由于时代的发展思维不断活跃,关于离骚的解释也日趋多样,如释离为离间、丽、去等;释骚为地名蒲骚、歌名、语气词。凡此种种,众说纷纭,标新立异,光怪陆离,故归于其他解释说。

 

一、遭遇忧患

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尤罹忧也。”;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援引了刘安的说法: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并进一步解释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认为,屈原做《离骚》原因就是“怨生”,并将离骚解释为“离忧”。

东汉班固在《汉书·离骚赞序》中继承了司马迁的观点:“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是对含义的解释,同时在《汉书·艺文志》,班固还进一步用先秦时期事例将离骚解释为“离谗忧国”:“大儒苟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

唐代颜师古在《汉书·贾谊传注》,进一步将骚解释为“忧动”,那么离骚的涵义就是遭遇了忧愁,忧动:“离,遭也。忧动日骚。遭忧而作此辞。”

南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从训诂的角度解释了离骚二字为遭遇忧患:“太史公言,《离骚》者,遭忧也。离训遭,骚训忧。”

南宋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发挥了这一观点:《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云:“言与世已不同矣,则但可屈心而抑志,虽或见尤于人,亦当一切隐忍而不与之校。虽所遭者或有耻辱,亦当以理解遣,若攘却之而不受于怀”。

元代熊太古《冀越集》:“屈原作《离骚》,以寓忠君爱国缱绻不忘之义。”

清代钱澄之《屈诘》继承了颜师古的观点,将忧动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谗,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日骚也。”

清代戴震《屈原赋注·屈原赋音义》:“离,犹隔也,骚者,动扰有声之谓。盔遭谗放逐,幽忧而有言,故以《离骚》名篇。

清代何焯《仪门读书记》日:‘赁生日:屈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清代梁章钜《文选旁证》:“《汉书·贾谊传》云: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同时在《地理志》亦云。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中,认为“骚”与“忧”同部,进一步论证了颜师古和钱澄之的观点:“《屈原列传》日:《离骚》者,犹离忧也.此于骚古音与忧同部得之。”

清代刘永济在《屈赋音注详解》中发展戴震的说法:“离,隔也;骚,扰也。遭谗离隔,心中扰动不安。”

近人朱季海《楚辞解故》、聂石樵《楚辞新注》、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金开诚《屈原辞研究》、《楚辞选注》等皆从此说。

还有一些学者从遭遇忧愁这一观点进一步分析,指出了“离骚”的涵义实在遭遇忧愁之后抒发忧愁:杨柳桥认为,“离”字有“发抒”、“陈布”的意思,所以“离骚”即是“舒忧”、“陈忧”。

龚维英认为离骚即“陈述自己的忧愁”。

李星认为, 离骚就是“抒君臣分离遭罹忧患之情”

睢宽认为,“离骚二字,义同书愤”。

张玉玲认为,“离骚”就是“陈述世路的艰难”

这些说法在在对“离”的解释上,多把其解释为“遭遇、抒发、陈述”之意,而对“骚”的解释则有的认为是屈原自身不被重用的忧愁,有的解释为“民生之多艰”总之,大同小异,可以与“遭遇忧愁”归为一类。

 

二、离别忧患

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说“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把“离骚”解释为“别愁”。

《国语·楚语》“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 韦昭注日:骚,愁也。离,畔也。’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

宋代项安世说:“《憷语》伍举日:‘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指出“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

明代汪瑗在《心睦辞集解》中也赞同了王逸的观点,同时对班固、颜师古和钱澄之的观点加以驳斥: “若谓明己遭忧而作此辞,则二十五篇为遭忧之所作者多矣,而总称之日‘离骚’可也,又奚必篇各有其名乎? 汪瑗、蒋骥等据篇内“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广句,首肯王逸的训解。

明代李陈玉在《憷辞笺注》中对王逸的观点加以引申并提出“就骚解骚”。从文本中找答案,为《岛骚》解题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李陈玉‘《楚辞笺注》:“骚乃文章之名。若离之为解,有隔离、别离、与时乖离三义。”

顾成天<离骚解》;“孝子不得于亲,如穷人无所归。忠臣亦然,惟其不忍离而不得不离,无所控诉,作此以告天下后世,明臣道之变,故以离名篇。”这种说法认为屈原是想要离开忧愁而著《离骚》

钱钟书也是围绕“别”生“愁”来解读的:“‘离骚’一词,有类人名之‘弃疾’、‘去病’或诗题之‘遣愁’、‘送穷’;盖‘离’者,分阔之谓,欲摆脱忧愁而遁避之,与‘愁’告‘别’,非因‘别’生‘愁”’。另外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盖离者分阔之谓,欲摆脱忧愁而遁避之,与愁告别。”

周致中认为, 离骚就是“告别、 离却我的心烦虑乱”

近人魏炯若、陈子展、丁冰、熊任望、范成庵、姜童生都持这种观点,并对这种观点进行积极阐发。

 

三、意同牢骚

王应麟《闲学纪闻》: “伍举所谓骚离’,屈平所渭‘离骚’。皆楚言也。扬雄为《畔牢愁》,与《楚语》注合。”

范文澜《文心雕龙·辨骚》注:离骚’即伍举所谓‘骚离’。扬雄所谓‘牢愁’。均即常语所谓‘牢骚’耳。二字相接自成一词,无待分训也。”

姜亮夫据《汉书》对扬雄《畔牢愁》的记载及韦昭注云:滓骚亦即离骚声转,今常语也,谓心中不平之意。声转为落索,⋯⋯古复辅之声,后世或有遗夺,故迭韵之变忧陶,骚陶同浊声之迭韵也,⋯⋯萧豪与尤幽相邻,故声转为忧愁,为懊丧,皆今常语,而以诂字书之者也。

詹安泰亦以楚语方言为说,认为“离骚”是后来一般意义上的“牢骚”

林庚认为离骚即“牢骚”,“离”“牢”是双声字。

 

四、歌曲名称

游国恩《离骚纂义》:“《大招》有云: ‘伏戏《驾辩》,楚《劳商》之。’ 王逸注: ‘《驾辩》、《劳商》皆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本双声字,古音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疑‘劳商’即‘离骚’之转音,一事而异名者耳。” 

张中一认为,“骚”为楚方言,是“歌曲”之意,“离”也一定是楚方言,其本意是“楚”,《离骚》乃《楚歌》,为战国晚期楚国流行的歌曲。

郭详贵以《尔雅·释乐》“大琴谓之离”释“离骚”为“琴骚”,认为《离骚》乃楚人固有之琴曲。

龚维英认为“离”为太阳,“骚”为乐歌,《离骚》题义为“太阳之歌”,即一曲太阳家族的悲歌。

王泗原《离骚语文疏解》、马茂元《楚辞选》、郭维森《屈原》、张纵逸《屈原与楚辞》、张家英《屈原赋译释》等都赞成这一观点。

 

五、其他解释

李嘉言以为,骚应解作地名,离骚即是离开蒲骚。

钮国平以为:“离,去也;骚,犹忧也,愁也,意思是离去不离去的苦恼,也就是去留楚国的苦恼。”

赵步杰训“ 离” 为就、或怀, 以为“ 离骚”即“ 就于忧愁” 或“ 怀着忧愁”。

孙文鉴认为, 离骚乃同义复合词, 为“优愁” 之义。

游寿认为, “离骚” 、“‘骚离” 以及“ 骚” 、“ 些” 都是楚地方言, 是表示扰烦的音。

廖季平《六译馆丛书· 楚辞讲义》认为, 《离骚》乃秦始皇博士所为《仙真人诗》, 谓离即离绝世俗, 以骚为逍遥之合音。

陈思荃于离字取班固、应助注, 训为遭, 于骚字则取《方言》“ 骚, 寨也” 之说, 训为“祸难” 之意, 谓离骚即“独受祸难” 之意。

浦江清《祖国十二诗人· 屈原》说“离是离别, 骚是歌曲的名称, 离骚就是离歌。”

刘自齐认为, 离骚之“骚” 与“ 歌曲” 声、韵、调基本一致, “ 离骚” 即“ 离别之歌”

文怀沙《屈原离骚今译》认为“离” 字的真义是离间, 《离骚》写的正是谗邪离间的优愁幽思。

徐仁甫据《离骚》篇内有“何离心之可同兮, 吾将远逝以自疏” , 离疏二字分用, 疑离疏即离骚。

牛龙菲认为, 离与“ 丽” 通假, 都是相连比并之意, “ 离骚” 当理解为“ 双重乃至多重牢骚”

陈修认为, 离骚即骚离、距违、去违、违去、出走。

台湾有学者说, “离骚” 之“ 离” 也指蔫鸟、离鸟, 以为“离骚”本意是图腾鸟的悲歌。

 

 

 

参考文献

 

[1].周建忠.《《离骚》题义解说类览及反思》.《文史哲》.1990年第6.

[2].姚小鸥.《离别之痛:《离骚》的意旨与篇题》.《文史哲》.2007年第4.

[3].宋黎黎.《“离骚”释义》. 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11.

[4].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

[5]钱澄之.屈赋精释[M].合肥:黄山书杜,1995

[6]钱钟书.管锥编:第2[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刘永济.屈赋通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M].北京t中华书局,1990

[9]姜亮夫.屈原赋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詹安泰.离骚笺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骚”是什么意思?牢骚?卦名?地名?
《理解圣贤屈原》之三
“离骚”含义再探
《离骚》,最高境界的抱怨,牢骚的巅峰之作
屈赋今注一
钱钟书论“离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