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画派 :明 . 松江派《董其昌》
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
中国古代画派 :明 . 松江派《董其昌》
中国画派—松江派:
松江派又名“华亭派”,以顾正谊为创始,以董其昌为代表。 董其昌深谙古法,所画用笔洗练,墨色清淡,风格古雅秀润,代表了“华亭派”的风格,与“吴门画派”精工具体形体对照。 董其昌以自己的绘画实践作理论的基础,“开堂说法”,提出了引起后世争论的“南北宗”学说。
董其昌提倡文人画的书卷气,强调南宗绘画的正统地位,从而表明崇南贬北的个人爱好。虽然董其昌“南北宗”论为一己之说,但是它能形成巨大的社会反响,应该说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华亭派”中的其他画家还有宋旭、陈继儒、赵左(苏松派)、沈士充(云间派)等。
松江创始
顾正谊(公元16-17世纪初)〔明〕字仲方,号亭林,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1573-1620)时以太学生官中书舍人,人品高洁,居常好读书,由于家多名迹,潜心于临摹鉴赏,故精于绘事。画山水初学马琬,后学“元四家”,各得神解,无不酷似。所作用墨布局力追大雅,其摹黄公望者尤妙。与宋旭、孙克弘友善,穷探旨趣。山水多作方顶,层峦叠嶂,少著林树,自然深幽,遂成华亭派。游长安时四方士大夫求画者踵接,得其洒翰,如获拱璧。董其昌云:“松江画家中最著名者为顾正谊。”传世作品有万历三年(1575)作《溪山秋爽图》轴,图录于《故宫书画集》;二十四年(1596)作《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图》卷,纸本,设色,纵23.2厘米,横359.4厘米,自题:“顾正谊写于宝云居。丙申冬日。”卷后陈继儒题跋云:“亭林内史画与董秋山抗行,此卷仿大痴天池石壁,苍古秀润,绝去画史甜俗之病,复出原之,从大痴孙,别摹三赵,上及董巨右丞,惜公不及见之,见且下卫夫人之识矣。陈继儒题。”现藏广州美术馆;二十五年(1597)作《山水图》卷,纸本,墨笔,纵24厘米,横357.1厘米,卷后有董其昌题跋,藏上海博物馆。能诗,宗初唐,著有《兰雪斋稿》。子元庆,踵其家学,能以精工佐其古雅,有声艺苑。
画派代表
董其昌 (1555-1636年),汉族,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公元1589年,(万历十七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当过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他对政治异常敏感,一有风波,他就坚决辞官归乡,几次反复起用。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一直以来,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
山居图 扇面 设色金笺.
山林茅屋 扇面.
山水 镜心 水墨金笺.
山水 册页 (十开选六) 纸本.
亭树高岭 立轴 水墨绢本.
溪山秋爽图.
1586年作 寒江访友 卷 设色绢本.
林峦深秀图 手卷 设色纸本.
临黄公望山水 手卷 设色纸本.
秋林归棹图 手卷 设色纸本.
《书锦堂图》
《书锦堂图》明 董其昌 绢本设色 纵41厘米 横196厘米
此画是董其昌山水画中比较写实的一幅,画面设色古雅沉秀,山势绵延起伏,
山石树木华滋秀丽,层次井然,虚实相映成趣,是董氏的经典之作。本幅有画家的自题诗,
画上钤有“石渠宝芨”、“三希堂精鉴玺”、“御书房鉴藏宝”、“乾隆鉴赏”、
“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等皇帝的收藏玉玺。
《秋兴八景图》之一.
《秋兴八景图》之二
《秋兴八景图》之三
《秋兴八景图》之四
【名称】明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设色,纵53.8厘米,横31.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秋兴八景图》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开,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
京口途中所见景色。图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
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
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 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构图精巧,
意境高远, 韵味充足。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
此处选刊两页供欣赏。
丹树碧峰图.
【名称】明 董其昌 丹树碧峰图【年代】明代
【简介】设色绢本,119.5×51cm。嘉德2006年拍品。
钤印:董玄宰、太史氏(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董其昌》20印,1304页)。
题识:一树两树丹,千峰万峰碧。董玄宰画。鉴藏印:徐琚荫印。
董其昌 山水图.
【名称】明 董其昌 山水图【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水墨,设色,纵26厘米,横24—19.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山水》册共七页,现选刊其中两页。之一,仿黄子久巨轴山水笔意,画层峦巨石,
苍松杂树。之二,仿北苑笔意,画巨璋悬崖,杂树屋舍。两幅山石画法皆长披麻皴,
树木或横笔或竖笔点苔,各得其韵。
董其昌 山水图2.
仿古山水图.
【名称】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图【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设色,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葑泾访古图.
【名称】明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80厘米,横29.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
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
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高逸图.
【名称】明 董其昌 高逸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89.4厘米,横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的是一河两岸,近处平坡数块、杂树三组,远处低丘矮山数叠。
画法近于倪云林的面貌,山石皴法,折带、披麻兼用,而以侧笔为主。
杂树画法和云林法有异,用柔浑的笔墨写出枝干,然后皴染点叶。
全图给人依而不繁,旷而不空之感。
庚申(1620年)作 烟云叠嶂图 手卷 水墨纸本.
林和靖诗意图.
【名称】明 董其昌 林和靖诗意图【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林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
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
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
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青弁图.
【名称】明 董其昌 青弁图【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225厘米,横66.88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师董源画法,部分采用传统的笔墨结构,但此画面平面感强,
山石屈曲的结构和笔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一种新奇感。
作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笔墨,具有了更独立的审美价值。属董氏传世名作。
疏林远岫图
【名称】明 董其昌 疏林远岫图轴【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尺寸:画芯99×48.5厘米,外围256×60.5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山水画高清50幅欣赏,大饱眼福
苏博展董其昌与晚明各流派绘画:文人画群体审美风尚的追求与发展
《富春山居图》为他重现,武林画派创始人用实力证明:天才也必须付出努力!
「艺品文化」群芳争艳的明晚期绘画
明末“吴门画派”的重要传人——盛茂烨
明 沈颢绘画作品选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