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化—谋略篇 .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中华文化—谋略篇 . 三十六计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三十六计之一,出自《传灯录》,意为以某种东西去诱惑使之出现并打击。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典型案例有楚国轻取绞城和契丹大败唐军。
【原典】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注释】
①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
②击蒙也:语出《易经.蒙》如。参前“借尸还魂”计注释④。击,撞击,打击。句意为:诱惑敌人,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
【按语】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
战争中,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应用极相类似的方法, 以假乱真。
比如,用旋旗招展、鼓声震天来引诱敌人,属“疑似”法,往往难以奏效。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属“类同”法,这样做,容易迷惑敌人,可以收到效果,因为类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其判断失误。当然,使用此计,必须充分了解敌方将领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军事水平、心理素质、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让此计发挥效力。正如《百诫奇略·利战》中所说:“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庞涓就是因为骄矜自用,才中了孙膑减灶撤军之计,死于马陵道的。
唐代诗人常建
心中不无懊恼的赵嘏在登览了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
题为《长安秋望》。
【探源】常建抛诗引赵嘏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稔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墼:没有烧的砖坯。砖雕工艺方法的改进用坯来雕琢更容易)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gǔ)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诗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来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一定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
后来赵嘏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
后来人们说,常建的这个办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说法。
赵嘏《长安秋望》  赵嘏《长安秋望》
云物凄凉拂署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曹翰庐山圆通寺拜缘德禅师
【故事】曹翰一画调京城
宋太宗年间,大臣曹翰因罪发配汝州。曹翰这个人很有智谋,自从到汝州后一直考虑如何重返京城,官复原职。
有一天,宋太宗派使者来汝州公干。曹翰想办法见到了使者,流着眼泪说: “我的罪恶深重,到死也不能赎清,真不知如何报答皇上的不杀之恩。我现在这里悔过,有朝一日誓死报答皇上。只是我在这里伏罪,家里人断了生计,缺衣少食。我这里有一幅画,请您带回京城交给我的家里人,让他们卖掉此画暂且糊口。”
使者见当年的权臣如此求他,便满口答应了,回到京城后还把此事向宋太宗作了汇报。宋太宗打开这幅画一看,是曹翰精心绘制的《下江南图》,内容是当年曹翰奉宋太祖的旨意,任先锋官攻打南唐的情景。宋太宗看到此画,马上回忆起曹翰当年立下的功勋,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遂下旨把曹翰召回京城。
曹翰为回京城,以一幅画作为引“玉”之“砖”,终于如愿以偿。
屈瑕
绞国在城下签订了屈辱的讲和盟约
历史案例一:楚国“抛砖引玉”取绞城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莫傲屈瑕(屈瑕: ?-前699年 楚武王之子,姓熊,名瑕,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楚莫敖”。因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姓,遂称屈氏,为屈姓先祖。大诗人屈原是其后裔。)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燥,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候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纹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逼使绞国在城下签订了屈辱的讲和盟约。后来人们用“城下之盟”来形容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
《蘭亭集序》王羲之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摹本) 辽宁博物馆藏
北宋萧翼智赚《兰亭序》帖。
明人《萧翼赚兰亭图轴》
《明人萧翼赚兰亭图》轴,明,绢本,设色,纵124cm,横78cm。
《萧翼赚兰亭图》历代皆有临绘,此卷为明代临本。图绘六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左坐着的僧人即辩才,他左手拿一卷轴,可能即《兰亭序》,右手举于胸前侃侃而谈,萧翼双手笼于袖间,沉着冷静,两人中间有一盆假山石。萧翼下方有两名随从,衣冠整洁,辩才下方二童子正在备茶。该图右上侧有树石为背景,山石呈方块状叠加,造型独特,全画以工笔重彩设色,人物山石造型及笔力略带稚拙之感,具有明代绘画的特点。现存故宫博物院。
张大千 丙戌(1946年)作 《萧翼赚兰亭图》
历史案例二:萧翼智赚《兰亭序》帖。
贞观年间,唐太宗于政务之暇十分喜爱赏玩书法,尤其偏爱王羲之的字。但王书精品《兰亭序》他却一直未观其真容,这成了唐太宗的一块心病,于是他派人四处寻访其下落。后来得知在智永的弟子辨才和尚处收藏,便专程将其请来,极优待之,但老和尚却避口不谈《兰亭》,问之月称自智永师圆寂后未再见过,唐太宗只好将其放回越中。后一再追究,得知《兰亭》仍在辨才处,便再次将和尚召来,劝其献出,老和尚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育他,最后唐太宗还是无奈地把他给放了。
辨才走后,太宗更肯定《兰亭》必为其所藏,苦于无计可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于是推荐监察御史萧翼前往智取。太宗乃召见萧翼,并派他专程前往越中,问他要什么条件,萧翼说其他一概不要,只要带上几件王羲之的字即可,获得太宗同意。
辞别太宗,萧翼脱下朝服,换上便衣,搭商船一路南下,到了越中。黄昏时分,萧翼又扮成寒士的模样找到辨才所在的寺院,寻机和辨才措上话。也合该有事,辨才与萧翼交谈不久便相见恨晚,并留其夜宿。如此数日,两人已无话不谈,萧翼伺机谈及字画,并出示所带王羲之真迹。辨才仔细鉴赏,说,倒确是王羲之真迹,但不是最好的。萧翼故意拿话激他,辨才终于从屋梁上槛内取出《兰亭序》给萧翼看。莆翼惊叹不已。辨才借萧翼所带的王羲之帖留寺赏玩,并将其与《兰事序》一道放在案头,每日临学数遍。萧翼每日进出辨才僧舍,寺中人都知其为辨才挚友,也不多问。一日辨才外出,萧翼又来,称有物件遗忘在辨才屋内,让小和尚为其开门。进屋后,萧翼迅速将书案上的《兰事序》和从御府所借王羲之真迹一同取出,直奔永安驿站,表明身份后见到当地都督,乃派人将辨才招来,辨才一见大惊,原来萧生竟是御史。萧翼乃具告其详情,并称《兰亭序》已经取到,特向大师告辞。可怜年逾八旬的老和尚一时受不了如此打击,竟当场昏倒在地。萧翼遂火速回京,向太宗奏报,并献上《兰亭序》。
太宗一见到梦寐以求的《兰事序》,龙颜大悦,当即论功行赏。房玄龄知人善任,举荐有功,赏锦锻千匹。萧翼办事得力,升任员外郎,加五品衔,并御赐银瓶、金缕瓶、玛瑙碗及珠宝若干,又赐其良马宅庄等等。考虑到辨才年事已高,太宗未加责罚,反而赐缎三千匹,谷三千石,由越州支给。辨才未敢据为己有,用来造了一座宝塔。他本人则因惊吓刺激,一病不起,一年后便撒手归西。
一代女皇 武则天
契丹军先锋孙万荣
举兵反唐的契丹贵族主要人物,是李尽忠和孙万荣两人。 历史案例三:孙万荣用计败唐军
公元690年, 契丹攻占营州。武则天派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节四虽大将西征,想夺回营州,平定契丹。契丹先锋孙万荣熟读兵书,颇有机谋。他想到唐军声势浩大,正面交锋,与已不利。他首先在营州制造缺粮的舆论,并故意让被俘的唐军逃跑,樵夫军统帅曹仁师见—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黄肌瘦,并从他们那里得知营州严重缺粮,营州城内契丹将士军心不稳。曹仁师心中大喜,认为契丹不堪一击,攻占营州指日可待。唐军先头部队张玄遇和麻仁节部,想夺头功,向营州火速前进,一路上,还见到从营州逃出的契丹老弱士卒,他们自称营州严重缺粮,士兵纷纷逃跑,并表示愿意归降唐军。张、麻二将更加相信营州缺粮、契丹军心不稳了。
他们率部日夜兼程,赶到西硖石谷,只见道路狭窄,两边悬崖绝壁。按照用兵之法,这里正是设埋伏的险地。可是,张、麻二人误以为契丹士卒早已饿得不堪一击了,加上夺取头功的心情驱使,下令部队继续前进。唐军络绎不绝,进入谷中,艰难行进。黄昏时分,只听—声炮响,绝壁之上,箭如雨下,唐军人马践踏,死伤无数。
孙万荣亲自率领人马从四面八方进击唐军。唐军进退不得,前有伏兵,后有骑兵截杀,不战自乱。张、麻二人被契丹军生擒。孙万荣利用搜出的将印,立即写信报告曹仁师,谎报已经攻克营州,要曹仁师迅速到营州处理契丹头人。曹仁师早就轻视契丹,接信后,深信不疑,马上率部奔往营州。大部队急速前进,准备穿过峡谷,赶往营州。不用说,这支目无敌情的部队重蹈覆辙,在西峡石谷,遭到契丹伏兵围追堵截,全军覆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谋胜的策略(十三):以诱胜——以利诱之,先行赏,后干事
李尽忠之反(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胡文阁 萧雅 兰亭序
论国民士气七章二十七节:武则天东北用兵,连续两次全军覆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