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香集—馆阁体
墨香集—馆阁体
馆阁体书法欣赏
馆阁体
馆阁体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是一种方正、光沼、乌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场书体。 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顾名思义,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虽然字迹方正,光洁,圆润,丰满,美观,大方,但显拘谨刻板。不过,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馆阁体”书法的高手们,书法基本功相当扎实,功力深厚,意在笔先,笔到法随。此类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的产物。
所谓“台阁”,本指尚书,引伸为官府之代称。
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在科举试场上,以及官方的公文,文献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雍容,丰满,圆润,整洁、大方,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我们所熟知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都是用的这种字体。
单从欣赏美的角度看,馆阁体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弊病是千人一面。馆阁体是以欧阳询、赵孟頫两种风格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为欧,赵实在是太强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其为正宗,遂成学书必经之路。明清时,为了强调规范,故而削减了欧、赵的个性。
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亦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故亦有称其为“干禄体”者。如清洪亮吉《江北诗话》一书记载:“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沈括《梦溪笔谈》亦云:“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也。”
馆阁体讲究黑、密、方、紧,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在科举试场上,使用这种书体会令作品加分不少,后来由于用此种书体太多遂成必学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
纪晓岚 楷书《弘历西旅归诚诗册》局部
清代官员手术馆阁体上疏底稿一折全
清乾隆精抄《从政遗规》馆阁体极为精美
发展历程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至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
士子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台阁体书法,对于有才华的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是对书法抒发情性本质的悖反。明初书法的繁荣,以及台阁体的风行,是由于统治者大力干预的结果。当这种干预日渐削弱时,书法的发展局势便发生了变化——进入了明代中期的阶段。
到了成化、弘治时期,台阁书法已渐渐走向穷途末路,变得僵硬刻板,毫无生命力;书法家们也认识到台阁体的危害,转而师法晋唐,以畅情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重又开始抬头,并逐渐成为明中后期的主流。这一时期的书法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成化、弘治时期台阁体渐次消弭、过渡、转变的阶段,以李东阳、沈周、吴宽为代表;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真正代表明代中期书法的又一书法昌盛时期。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
书体特点
故宫、颐和园里能看到的字迹,多数都是馆阁体,只是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至于清人写的小楷,基本都属于馆阁体一类,但也不尽然。如清末状元刘春霖的小楷,则更偏重唐人小楷的风格,但受时代的局限,也仍有馆阁体的风貌。在田蕴章看来,一味地贬斥或褒扬馆阁体都有偏激之嫌。馆阁体作为官方使用的一种书体,强调共性,强调规范,本是无可厚非的,以批评馆阁体缺乏个性为由而借机兜售今人丑怪的书风,显然暴露了不健康的心理;而从欣赏美的角度出发,缺乏个性的东西也是不完美的。 从书法的大前提看,她必须具备共性和个性的双重美,因此单从欣赏美的角度看,馆阁体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弊病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因此常常流于俗。馆阁体是以欧、赵两种风格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为欧与赵实在是太强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此为正宗,遂成学书必经之路。又是为了规范,而削减了欧、赵的个性。今天看到报刊上的楷体字,也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很近似馆阁体。
晚清直隷先贤书法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馆阁体书法作品选
美观大方的“馆阁体”
别小看馆阁体,不简单啊!
清朝两位欧楷书法大家,哪位称得上“字圣”?谁跟胜一筹?
书法风格之美
我钟爱馆阁体(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