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王圣教序出现这二字本是死罪,为何怀仁却安然无恙?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由唐太宗撰写,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的。该帖虽然是集字作品,但历代的书法爱好者心慕手追,传习者众,在书法史上影响极大。然而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在临帖时却没注意到帖子中出现的两个字,在古代很可能是犯大不敬之罪要被砍头的!该帖中有一句“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其中出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

大家看:就是图中被圈起来的两个字,都知道臣子对君王的名字是要避讳的。可别小看这件事,在古代,稍不留神便可能有杀身之祸。


 

关注书法研习院(xuesf365)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都知道臣子对君王的名字是要避讳的。可别小看这件事,在古代,稍不留神便可能有杀身之祸。《唐律疏议》规定,故意直呼皇帝名字就是犯了“大不敬”罪,属于不赦的“十恶”之条,哪怕是无意犯禁,亦难逃“法”网。

比如:

诗人李贺因为父亲名“晋”,和进士的进谐音,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被取消了。

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造过反,所以连“僧”,“贼”二字都要避讳。有人写贺表时用了“天生圣人”之句,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说:“生者僧也”,遂以大不敬之罪将其处死。

乾隆因为《字贯》一书对康熙、雍正、乾隆等字没有避讳而将作者王锡侯满门抄斩,连告密者海成及其上司也因未看出此书有避讳而受牵连,被革职治罪。

 

如此看来,怀仁和尚敢在集王羲之圣教序中把当朝皇帝的名字直书其上,简直是不想活了。可他为何却没被治罪呢?

这里就不得不谈谈唐太宗对避讳的态度了。

据启功的老师陈垣先生考证:

因为避讳太多,导致古书典籍的原文出现诸多讹乱,给阅读带来了极大障碍,所以唐太宗继位之后就对避讳制度进行了改革。他规定:“二名不偏讳”也就是说两个字都与尊亲名字相同的,只选择其中一个字予以避讳就行了。对世民二字,避世字就不用避民字,避民字就不再避世字。所以,褚遂良在雁塔圣教序中把“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写成了“当常现常之世,人仰德而知遵。”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名字中虽然有个“世”字也不必因避讳而改名。 


那为什么怀仁集王圣教序却两个字都没有避讳呢?

原来李世民还规定:“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也就是只要世和民不连续使用,就可以不避讳。在圣教序中,“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世和民字分属于上下两个句子,不必连读,也勉强算做不连续使用,这大概就是怀仁集字时没有避讳的原因吧!

不过,奇怪的是,唐太宗在这件事上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他在自制的《晋祠之铭并序》的碑阴署名里,把李世勣名字中的“世”字讳掉写成了“李勣”。在他在位期间,魏征等人修撰的《隋书》中,既有避讳的地方,比如处出现改‘世’为‘代’,改‘民’为‘人’的情况,也有不避讳的地方,比如《隋书》的《齐民要术》民字就没避讳。

更有趣的是,他对自己的避讳不太在意,却为隋朝的皇室避讳。《隋书》中,因为避讳隋文帝的父亲杨忠,所以把该用“忠”的地方,都改成“诚”,比如忠臣改成诚臣,《忠节传》改成《诚节传》。就连唐太宗写诗,都写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总体看来,避讳在唐太宗时期显得比较随意,那时的文人也没有因此招致祸患。但要放在明、清时期,可就很难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仁和尚花费了19年才有了集王羲之《圣教序》
唐太宗下令,僧人怀仁搜集王羲之行书真迹,集字成文的圣教序
台北惊现《圣教序》集字原稿!
【晋王羲之9】《怀仁集圣教序》
圣教序中的72个字,好好练习两天
圣教序72字,行书练习七天,快些进步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