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音笔记:科学家都是糟老头形象?

大家从小对科学家都是什么印象?最直接的印象来自学校走廊里那些名人名言的画像和照片,大概形象都老态龙钟,掺不忍睹,不像人类,想想爱因斯坦,普朗克,洛伦兹,法拉第,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科学都是这帮老头的领域,年轻人还是离远点好。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前一段时间读过的《量子力学史话》中有这样的叙述:

那个1925年,当海森堡做出他那突破性贡献的时候,他刚刚24岁。尽管在物理上有着极为惊人的天才,但海森堡在别的方面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兴致勃勃地跟着青年团去各地旅行,在哥本哈根逗留期间,他抽空去巴伐利亚滑雪,结果上了膝盖,躺了好几个礼拜。在山谷畅游的时候,他高兴得不能自己,甚至说“我连一秒钟的物理都不愿想了”。这种政治和为人处事上的天真再后来的岁月里也一再地显露出来。

量子理论的发展几乎就是年轻人的天下。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的时候,也才26岁,玻尔1913年提出他的原子结构的时候,28岁,德布罗意1923年提出相波(也就是所有物质的波动性)的时候31岁。而1925年,当量子力学在海森堡手里得到突破的时候,后来那些在历史上闪闪发光的那些主要人物也几乎都和海森堡一样年轻:泡利25岁,狄拉克23岁,乌伦贝克25岁,古兹密特23岁,和他们比起来,36岁的薛定谔和43岁的波恩简直算是老爷爷了。量子力学被人戏称为“男孩的物理学”,波恩在哥根廷的理论班,也被人称为“波恩幼儿园”。

不过这只是说明量子力学的锐气和朝气。在哪个神话般的年代,象征了科学永远不知畏惧的前进步伐,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来。“男孩物理学”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词,也将成为科学史上一段永远惹人遐想的佳话吧!

原文叙述就这些,当时正在啃海森堡列出的一大堆矩阵运算看的脑仁疼,突然插入这一段叙述确实提神不少,其实不光是量子力学,爱因斯坦完成所有相对论的理论研究时他只有36岁,如果他当时就以这副帅气的面庞死掉对世界不会有任何影响。

可是他老到不行的照片却为他在全世界代言。

更早的牛顿、哈雷、胡克等也是在意气奋发的时候规定了世界的运行规律。而且普朗克,薛定谔等都是以文末这副模样的时候研究世界的。只是诺奖的评定程序太过严格,直到这些男孩快去世了才发出来,留下的照片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比如刚获奖的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她在42岁时成功提取了坑疟疾特效成分青蒿素,但是直到她85岁时才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同时政客们普遍不喜欢难以管教的年轻人,所以当他们朝气蓬勃挥斥方遒的时候,国家宣传机器都敬而远之,成为社会人之后才让他们在媒体前发声,到那个年纪拖家带口的该说什么他们心里有数。这里我想说的就是,科学并不是一个无聊的领域,科学家也都是一群朝气蓬勃兴趣广泛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毕竟只有孩子才会去探究世界的模样,他们思维如此活跃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也是有趣的人,话说当年苏联就是利用爱因斯坦感情丰富,在他身边安插昔日情人获取了原子弹的情报。还有就是科学本身也是有趣的,超越人类想想的现象足以让人痴迷,理性的思考过程也显示出了人性的伟大,只是科学之美总是藏在那些吓人的数学公式背后,需要很大努力才能窥见它一丝的魅力,但这一丝的魅力也足以让人沉醉,我今后的内容也会尽力为大家展现科学之美,所以小学课本以及走廊里那些科学家的肖像绝对是一种误导,扭曲了科学的形象。

最后几组对比图 大家感受下

薛定谔

海森堡

普朗克

法拉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因斯坦、海森堡和玻尔,对不确定性有着怎样的激烈辨论?
战略科学家玻尔的人生三部曲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碰撞
【每日一书】2538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豆瓣2022年度图书当科学抵达极限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
一个科学家成名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海森堡、玻尔和薛定谔这些物理学家的名气比爱因斯坦小
量子力学之华山论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