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老县中学   张忠勇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将这节课的设计及执行情况向各位评委做以汇报。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在小学关于平行四边形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性质的猜想,并用演绎推理证明猜想,发展理性思维,获得平行四边形的新知识.

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不仅是对已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深化,也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与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

(结合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能根据定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证明,锻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的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并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为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学数学、用数学,这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学法

教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学中,结合新课程理念,我采用“开放教学六步法”组织教学。重视知识的发现、生成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学法: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带领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建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知识体系,同时潜移默化的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进一步提高几何演绎推理的能力。

(为了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安排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三、教学流程(六个环节)

<</B>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教学一开始,我便让学生欣赏图片并提出问题: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再因势利导,揭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及学习目标。)

<</B>二>学中感知

让学生用5分钟学习课本41-43面内容,弄清以下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表示;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3、怎样证明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

4、什么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这四个问题也就是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结合教材进行自学,了解这些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并质疑,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B>三>导中获知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本节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对其中的重难点还存在一定的疑惑,本环节就是对引导学生解决自学中的困难和质疑,深入理解本节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是整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

主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对边”“对角”及定义的几何语言表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性质及证明

在这里我把教材中观察、测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性质这部分内容舍弃了,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知道这一命题,再进行探究无多大现实意义,而将重点放在对性质定理的理解和证明上,通过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活动获得知识。

(本环节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发现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全过程,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说理,得到性质,完成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衔接和相互转化,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转化思想。)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

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思路及书写格式,二是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B>四>练中获能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3面“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训练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B>五>悟中寻真

带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再次强化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两个知识点。

<</B>六>测中释惑

(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紧接着我设计了一组测试题)

其中第二道题选自往年中考原题,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本章知识的重视和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上继续学习的欲望。

四、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要,要完全理解掌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利用“开放教学六步法”的框架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在最初的设计中,安排的有学生板演做题,后来我去掉了这一环节,因为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概念性质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如果让学生写出合理规范的推理过程,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此,本课中我给这一目标的定位是,能够利用定理得到结果,能说出解题思路和大致的过程即可。课中相关的几道习题,就是按照这一理念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的。从课堂实际来看,效果也比较好。最后一道检测题是中考原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在课中没有就此加以说明,部分学生的激情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但从中也可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思考,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几个很快得到结果的学生都很兴奋,课后,我也观察到其余学生大多都认真的完成了这道题。当然,这节课的设计和执行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
4.5.1梯形的性质教案说明
1.3.1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水分子的运动》说课稿
“二氧化硫”说课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