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悉溯源,巧祛湿热

岭南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很多疾病或不适症状都可能由湿热邪气导致,这类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不欲多饮、纳食不多、头重如裹、昏蒙眩晕、脘腹胀满、身体困重、大便黏腻不爽等,严重情况下可引起发热症状,所以广东百姓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清热祛湿”。临床上清热祛湿的中药方剂很多,其中“三仁汤”是治疗湿温病的经典名方,出自古籍《温病条辨》。范冠杰教授创立“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思想,著《哲学中医》一书,有效指导“三仁汤”的临床使用,而且疗效明显,现为大家介绍如下。

病例举隅

患者王某,女性,30岁,因“剖宫产术后1周,发热腹泻5日”来诊。患者于1周前于外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情况稳定。5日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9℃,伴寒战,腹泻,水样便,每小时1次,伴气短、乏力、纳差。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配合退热及整肠生、思密达等对症治疗。治疗后发热改善不明显,最高体温可达39.3℃,仍每日水样便10余次,遂来我院就诊。

【初诊情况】

患者精神疲倦,乏力,发热,体温38.2℃,无恶寒,无肌肉酸痛,无鼻塞流涕,无咽痛咳嗽,胃纳差,睡眠一般,小便调,水样便10次/日,舌红,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发热(脾虚湿热内蕴,湿重于热),治以健脾清热祛湿,处方:薏苡仁30g、川朴30g、法半夏10g、通草10g、淡竹叶15g、白扁豆15g、诃子15g、陈皮10g、茯苓20g、白芷15g、藿香15g、炙甘草10g、生姜10g、白蔻仁15g、淮山30g,水煎温服,一日一剂。服药第二天腹泻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略呈糊状,晨起体温:38℃。服药3剂后未再发热,腹泻症状消失,疲倦、乏力症状明显缓解。

【随诊过程】

患者于家中进食温补食材较多,6日后再次出现午后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有微恶寒,余无不适,二便正常,舌红,苔灰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发热(脾虚湿热毒蕴,湿热并重),治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处方:藿香15g、茵陈15g、滑石30g、通草5g、苍术15g、白蔻仁15g、薏苡仁30g、北杏仁15g、法半夏10g、川朴10g、甘草15g、黄芩15g、连翘30g、柴胡30g、浙贝10g、薄荷10g(后下)、僵蚕10g、蝉蜕5g。服用3剂发热消退,午后最高体温37℃,灰腻苔消失,舌红苔薄黄。服药1周后体温正常,诸症皆愈。后随访未再出现发热。

结语

范冠杰教授在《哲学中医》中指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诊断思维是融合了西方哲学的“溯因推理”“模型推理”的科学认知方法及逻辑方式,其推理规则是基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方法,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综合、推求疾病的病因病机,由果及因,从而获得中医诊断,指导下一步的方药治疗。同时,立足于中医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构建出“仰观天、俯察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中医模型系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模型推理,在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中抽丝剥茧,分析出主、次要证型,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正是基于“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思维,范冠杰教授认为在使用“三仁汤”治疗湿温病时,“定”的思想体现在抓住核心证素,推导出核心病机,只要辨证分析疾病存在湿、热邪实内蕴病机导致的核心症状,均可灵活使用本方。关键在于需要临床医生通过洞悉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的细微差异,注意环境、情志、饮食等影响因素,溯源分析、推理及辨别“湿”“热”两者的孰轻孰重,动态考量邪之所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中医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清除咳嗽夙根
败血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中医药治疗感冒 发烧 高热无毒 见效快 掌握它 全家均无恙
抵御手足口病
肺癌患者反复高热无法解决?中医如果不能辨证论治永远是刻舟求剑
听完这些故事,你也会用“三仁汤”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