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句读之迷雾

闲来细读《道德经》,被里面的句读弄得迷雾重重,以第一章为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此种句读,出自张景、张松辉译注的,中华书局出版的《道德经》。据此句读,第一章的内容可以这样翻译:

可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大道;能够用来称呼的具体名称,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

空虚无名的空间,是天地得以出现的开始;真是有名的基本物质,是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

因此,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清净无欲的心态,就可以观察空间和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经常处于多欲状态,就只能看到空间和万物的一些表面现象。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可以说都是非常奥妙的。如果能够反复不断地去探索它们的奥妙,那么就能够打开通向天地万物奥秘的大门。

这样的文字,于我这样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是晦涩的。这样的翻译,和我的常规认知有所不同,于是,在阅读的时候,疑窦暗生。忆起在樊登读书的APP里,听过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韩鹏杰老师将的《道德经》,于是,点开范登读书APP,重温韩老师讲的《道德经》。

听后,愈发迷惑了。韩鹏杰老师是怎样句读《道德经》第一章的呢?请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根据此种句读,第一章的内容他是这样翻译的: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有局限的了。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源。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两种句读,两种译法,孰对孰错?我迷茫了。我细细地品味,慢慢地琢磨,觉得两种句读,两种译法都有可取之处。是啊!对文字的理解,是多意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不,也不会出现文人间的笔争不断。

可我自己不能模棱两可啊!怎么办呢?为了解开句读之迷雾,今日下午,我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研究这五十九个字,不断地比较两种翻译方法,不断地聆听韩鹏杰老师的解读。渐渐地,对《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

语文的核心素养中,有一个方面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古今语言文字习惯的不同,使我们在传承古典文化的时候,困难重重,疑惑重生。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能解惑,不能解惑,何谈传承?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我们必须具备句读能力,例如: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抓住动词,反复推敲;熟记虚词,灵活判断;联系语境,关注句式……这样,或可接近古人写文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祖仁论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开启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漫议 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