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最佳方式是引导

想起了《鲧禹治水》的故事:尧帝时期,洪水滔天,水灾连年,百姓苦不堪言。尧帝命令鲧去治理洪水。鲧在治理洪水的时候,用建堤坝的方法去阻拦、堵截洪水侵犯百姓居住的地方,而洪水却是越堵越高。无奈之下,鲧去天帝那偷盗能够生长的息壤,天帝震怒,派祝融杀死了鲧。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又接替了治理洪水的任务。禹采取疏通堵塞、疏导河流的方法把洪水引入海中,终于治理了洪水,并因治洪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禹治水成功的关键是变堵为疏,把洪水引入到海洋中,教育也同样如此,只有引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一、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

打个比方,每一个孩子的思想都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他们的思想都会汇入一些现实思想给予的小溪,这些小溪,有的可能是澄澈的,有的可能是污浊的。这样,他们的思想就会在成长中发生改变,犯了错误。但是如果一个教育者以自己的权威去阻止错误的发生,错误就会越积越多,最终,会形成汪洋,让教育决堤,导致教育的失败。而如果我们教育者让这些掺杂了污浊的思想继续流,在适当的时候往河流里加上一些思想的清洁剂,他们,最终都会成长为蔚蓝的海洋,美丽他们的人生。

明白了这一点,做为教育者,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问题学生施加惩罚。现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仍然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范错误了打手板、罚站、写十几遍上百遍的悔过书。有时候,学生屈服了,但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时候,学生在受到惩罚的时候,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引发老师和学生间针尖对麦芒的冲突。现在,充斥新闻媒体的一些流血事件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种堵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正学生的错误。如果我们采取引导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学生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爱,就会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就会把教育者当成自己亲近的人,就会主动地说出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教育者再以恰当的方式让问题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教育

还是以河流为例。有的河流流入田野,灌溉农田;有的河流流向鱼塘,给鱼创造生存的空间;有的河流是流向海洋,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他们都有自己的流向和用途。学生也是这样,个体的不同,导致他们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同的。在他们小小的思想里,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可能都有了一个规划,他们是最清楚自己的。而对自己清楚的认识,也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表现也不相同。想考大学的,就想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所好的学校;想学技能的,就想多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有艺术天分的,就在平时的学习中对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方面产生兴趣。如果教育者按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取向去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教会他们愿意学的技能,孩子们的学习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但现实往往并不如此。现在的学校就像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在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越的教育条件下,把学生按照一个模子里产品去生产,想让他们都上高中,都上大学,往他们的大脑里硬塞学科知识这些生产材料,最后,生产出来的可能是大量的无法使用的半成品。钱学森先生临终前有一句著名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学校在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和思想的堵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吧?

那么,在学科知识的教育中,我们教育者应该怎样做呢?还是以引导的方式为好。个体的不同,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兴趣取向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者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传授他们感兴趣的和适合他们自己的知识,引导他们按照自己最适合的成长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在各行各业培养出杰出人才。才能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我们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你所教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内在的、强大的、充满智慧的潜能,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最大限度的做好他们自己,去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本来的自己。反之,就是在残害生命。无形的残害生命比用刀枪的砍杀还要残忍,它是精神上的。

当所有的教育者认识到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成为他们本来的自己的时候,我想,钱学森之问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三、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

人和人的不同,注定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不同的,这样,就产生了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之分,导致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不同,适应能力的不同和承受能力的不同等多方面的不同。如何教育呢?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把女儿送到乡下去生活!》,写的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女孩子在学校里因为太淘气,被老师惩罚,逐渐对上学产生了恐惧,最终说什么也不上学了。父母亲很着急,寻找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终不见效。最后,在一位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的建议下,他们开始到乡村去生活,乡村生活的自由让孩子立刻变得安静了许多。随后,老师让孩子去学做饭,孩子不学,老师也没强求她,只是在做饭的时候让她在旁边,时不时地问她想帮妈妈干点什么。慢慢地,在一次做西红柿鸡蛋面的时候,老师“随口”问她是要洗西红柿还是要打鸡蛋,孩子竟然做了选择,渐渐地,八岁的孩子竟然开始做饭了。后来,孩子在改变中要求念书,接着说要回到普通的学校念书,最后,这样的一个对上学产生恐惧的孩子在学校里成为了学生干部。毋庸置疑,她的改变是引导的功劳。

可见,引导在心理素质的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找一个恰当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去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做人、适应人际交往,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学生。缺乏引导的心理素质教育将会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歧途。

总之,不管是什么教育,采取引导的方式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四套)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要点摘录
中小学校长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现代教师: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
教育学复习资料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