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一个看分数的时代,其它都是浮云

在人们的习惯性认知里,最关注高考成绩的,应该就是考生和考生家长了。但还有两大群体也在密切关注着高考成绩,并且,他们的投入度,不亚于考生本人和考生家长。

一是学校。现在,各省考试院已经相继决定,高考个人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向各地市招生办、考生所在学校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在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一时间里,就会组织专职人员,一个个地给考生,尤其是优秀考生家里打电话,询问高考成绩,然后,登记造册,以最快的速度算出两率一分。这样,经过多日辛劳,学校的高考最高分,考试情况一目了然。

二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人士,皆是无冕之王,具有上天入地之能,长袖善舞之技,交际多,见识广,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一些常人无法知道的消息。运用他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如探囊取物一般,得到有关高考的前沿消息。尤其是本省的文理科高考状元,各校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数,新闻媒体是最先公布的。

近两年,教育部已经下发文件,明确提出,不许宣传所谓的“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而在20185月,教育部再次强调,严禁炒作“状元”“升学率”,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效果是明显的,纸媒已经不再有关于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的宣传,但网络媒体却仍是或明或暗地宣传,挡也挡不住。

这不,就在昨日,2018年高考成绩和分数线下来后,在网络上,各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又相继出炉了。我想,接下来,在网络媒体上就会不断地出现某某学校重点大学升学率达到了多少多少;考上985211的学生数有多少的消息。这些,是必然出现的。

值得人思考的是,为什么国家禁令年年下,高考“状元”却仍是年年炒,各校升学率年年比呢?以愚之见,原因如下: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高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考分数线就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入线的学生多,学校的生命就会灿烂如花,过得滋润无比。如果入线的学生少,学校的生命就会苟延残喘,苦不堪言。学校关注考生成绩,抓的是亮点,例如最高分,进入一本的学生数,然后,根据这些亮点,开始造势宣传,把学校吹嘘得美好无比。因为,学校把家长的心理研究得透透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所学校高考成绩好,就有名,学校有名,招来的好学生就多,循环往复,名校就诞生了。结果就是,国家重视,家长重视,社会重视,学校身价看涨,老师身价看涨,学校和老师的腰包也会变得越来越鼓。学校深谙其道,怎不会在高考成绩上大做文章?

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百姓的关注能够体现媒体存在的价值,也会引来广告的投入。尤其是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迅捷之间就会在网络上蔓延开来,各个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没有热点还要自己挖空心思制造热点呢,何况高考这个举国关注的热点,更应在其中分一杯羹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未来,高考取得了好成绩了,家长恨不得让地球人都知道。所以,自己家人高兴未艾的同时,立刻给孩子班主任打电话,给亲属打电话,给一切的熟人打电话,告知成绩的同时,还不忘诉说多年来养育孩子的辛苦。他们最想获得的,是在人们“天才”“神童”的赞美中,让快乐达到极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上之人,都逃离不了名利二字,年年宣传“高考状元”,年年公布“升学率”,归根结底,都是名利二字在作祟。

高考是残酷的,考试是无常的,在压抑的考场氛围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题,有考得好的,必然有考得差的。于是,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只闻高分笑,难闻低分哭。在高分学生大肆庆祝的同时,低分学生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里,独自饮泣。是啊!在现今之中国,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他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也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所处的社会地位。

其实,在高考之前,甚至是在高考之后,我们都被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所消费着,被一个个分数所左右着。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就像海市蜃楼一般的虚无缥缈,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一次次的考试却是真实地存在着,一个个分数却是醒目地在人的眼前晃动着。结果呢!素质教育喊了多年,而实际所施行的,仍然是应试教育。

这是一个看分的时代,有分就有一切,有分就有未来。高分可行千里,低分寸步难行。

唯分数论的时代,社会、家长、学校、老师都被分数所左右,渐渐地丧失了正常人的思维。

前段时间,在山东淄博临淄区发生了一起故意杀人案,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杀死了他的同班同学,原因尚不明确,但一名学霸级的中学生却手刃了同窗三载的同学,究竟为何?教育能够让一名学生取得好成绩,为什么在心理教育上却如此的羸弱不堪?

什么是教育?所谓的教育,就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知识与技能上的教育,还包括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缺少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

唯分数论的教育,其实,就是陷入了畸形。这一点,家长知道,学校知道,社会知道,可是,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淖中,人人都自顾不暇了,哪有精力操这份闲心呢!

分分分,仍是学生的命根;考考考,仍是老师的法宝。人人都觉得,没有一个好分数,一切都是妄谈。在这样的一个看分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感到了悲哀,因为,面对一个个被分数折磨的学生,我根本无能为力,而且,深陷其中,竟助纣为虐,以考试为手段,成了残害学生的帮凶。

2018年,又出现了几起学生因考试失利跳楼的事件,年轻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的确让人痛心。可是,人们好像并没有痛定思痛进行反思,仍然是以分数为中心,如陀螺般地旋转着。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国家已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我希望,教育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行的培养,并形成黑云压城之势,化为雨,涤尽唯分数论的尘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分考生被劝退”背后的逻辑冰冷刺骨
陈再兴|炒作高考成绩不可取
高分屏蔽生
南京一中认怂,对普通人来说:高考这条路,错了就是一生
“高考喜报”大肆渲染,有人欢喜有人忧 | 智见
“网红校长”唐江澎:好的教育究竟什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