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为什么做官?
在孟子眼里,做官的人分两种,一种不是因为贫穷,另一种则是因为贫穷。不是因为贫穷的人为什么做官?他没有明说,但应该是为天下人“谋幸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可是儒家倡导的。不仅如此,按照孟子的想法,一个人假如是因为贫穷而做官,那么,就该拒绝高官厚禄而居于卑位只受薄禄,比如说去做专门打更的小吏。与此同时,为官之人应该本分:假如你居于卑位却去以议论朝廷大事,那是罪行;反过来说,假如你居于高位,但自己正义的主张却不能得到实现,那是耻辱。(《孟子·万章下》)。
无论是在什么社会,做官都是一个相当体面、收入也相对稳定的职业。能够进入这一“行业”,那么,虽然未必能够立马大富大贵,但大概从此可以远离贫穷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昔日封建社会中,“读书做官”是一种普遍的人生追求。所以,要脱贫去做官,是一种现实的考量,也是有效的办法。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另一点是,一个人的想法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可能是为了摆脱贫穷而做官,但明天就有可能是为了富贵而做官;今天是为了“兼济天下”而做官,明天则可能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为了妻子儿女的幸福而做官。甚至于做官的第一天起,两种想法就纠缠在一起,并不十分单纯。
孟子在说到“为贫者,辞尊居卑”的时候,举到孔子的例子,说他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牲畜的小吏,并且做这两样工作的时候恪尽职守,而我以为,虽然孔子当时居于卑位但他的想法就未必单纯——简单地为了解决温饱衣食的问题。至于什么原因,我相信地球人都知道:孔子是一个有着伟大的政治抱负的人物,“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一直张悬于他心目中最为崇高的位置,因此,他怎么可能甘心一辈子就与仓库里的物什与牲畜打交道?所以你要他不去想、不去议论朝廷大事也是绝无可能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大概是从儒家那里发展过来的吧?
当然,“恪尽职守”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于“秩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有可能是孟子思考做官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一来人的思想可能是飘逸与飞扬的,很难拿“桩”和“锚”一类的东西固定;二来假如做官的都真的是那么本分,那么,官场可能就是一潭死水——如果居于卑位者就连“议政”的权利都丧失殆尽了,那么,“群众”的智慧又怎么能够变为官场上的生产力呢?或者说,就连在渭水之滨垂钓的隐者姜太公,西伯姬昌都能听取他治国兴邦的良策,那么,作为朝廷中的卑位者,为什么不能即兴说几句?居于高位者听他讲几句?
总之,你为什么做官,委实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脱贫、为了衣食,那么,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吏也许就足矣;但是如果你还有自己非常清晰的政治追求,希望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么,努力往高处走无疑是必然选择。要做到这些,需要“脱颖而出”,需要更多的展示。而假如你最为在意的不是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是百姓、是社稷,那么,就不能太过考虑个人的得失、安危。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则应该为人们这样的追求努力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位卑莫言高
《孟子》万章下篇——位卑莫言高?
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使命
王泽仁|人生领悟:《孟子》名言心得
第24节:运用好“方圆”之理
《孟子》万章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