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子之死

曾子的死跟一张竹蓆有关。虽然不能简单地说,曾子的死是这张蓆子直接造成的,但是这张蓆子无疑加速了他的死亡。

事情是这样的:曾子病重在床,他的学生乐正子和他的两个儿子曾元、曾申陪侍于床侧。一个童僕坐在一角手中持?烛火。突然间,这童僕发现了新大陆:曾子身下的竹蓆如此光滑、漂亮,一定是大夫之人用的!乐正子立刻对童僕予以制止:不要声张!可惜已经晚了。曾子听到了这句话,并告诉他:这张竹蓆是在鲁国执掌大权的大夫季孙赏赐给他的,因为生病行动不便所以一直没有换掉。随后他让儿子曾元扶他起来,换掉蓆子。曾元则表示,你的病情相当严重,不宜移动,等到天亮的时候,再换蓆子也不迟。但曾子执意让他换掉。无可奈何之下,几个人只得扶他起来换掉蓆子。结果,回到床上还没有睡好,曾子就死去了。

这件事,记载在《礼记.檀弓上》中。曾子在向曾元解释他为什么一定要换掉蓆子的理由时是这样的说的:“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这番话的大意是:你爱我不如他(童僕)。君子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以无原则的迁就爱人。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符合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

我们都知道,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并且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是儒家思想忠实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儒家主张以“礼乐”治国。“礼”是什么?你当然可以说他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但换一个角度来说,“礼”同时还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繫物。因此,曾子得知自己睡的竹蓆本是大夫之人方才可以使用与享受的“华而皖”(漂亮而光滑)的蓆子时候,诚恐诚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样的做法,无疑违背了礼制,是越位之举,也是可能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给儒家的形象抹黑的。所以,他坚持一定要换掉—哪怕因此而死掉。

儒家与曾子为什么这样重视“礼乐”,也可以说是透过“礼乐”显示出来的等级与秩序?这与儒家努力维护现存秩序的良苦用心有关。为什么要努力维护现存秩序?只有这样,天下才不致大乱。而一旦天下大乱,最受害的无疑还是芸芸众生、小小老百姓。发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以及为谋取国君之位而在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谋杀还少吗?旷野中堆砌的白骨还不够多吗?因此,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儒家重视“礼乐”强调“等级”,其初衷未必就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是基于现实的无可奈何的次优选择。当然,这样的选择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并不能正真正、彻底解决“秩序”问题:在“台上”的固然对这样的做法满意了,可对在台下的希望自己也能有出头之日的人来说,显然是无法满意的。因为你没有他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对于曾子来说,努力践行儒家的思想,让天下更多的人接受这一思想,“牺牲我一个”并无多少遗憾;反之,如果因为一张竹蓆而让人们对儒家产生“言行不一”的怀疑,或许才是他更大的遗憾。另一方面从季孙将大夫使用的级别的竹蓆赏赐给他,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等级观念固然存在,但显然远远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假如在季孙们的认识里,这样的竹蓆只有大夫之人才能使用,那么,季孙就不该将这竹蓆赏赐给曾子了—赏赐给他的目的,不就应该是给他“用”的吗?而正是一代代的不断强化,才让等级观念在这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如此这般深入人心,以致让不同等级人之间产生了鸿沟。

另一方面,在童僕对这张蓆子的漂亮和光滑发出惊嘆之前,曾子就已经睡在这张蓆子上了,而且是可能知道这蓆子是季孙赏赐的大夫之蓆的。这之前为什么没有换蓆?因为没有人发现,没有人指出。而一旦童僕指出,假如再不予以更换,那么,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的影响。所以,曾子即便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它换掉。因此,曾子之死,严格说来,不是死于蓆子,而是死于一种执著—对儒家思想的执著的维护。他的做法,你可以说有些迂腐和刻板,但至少这种保持言行的一致性的个性,还是值得称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君子爱人以德
曾子易簧(檀弓上)礼记
礼乐秩序的重建——论孔子的礼制思想(一),儒家文化
中篇第一章周文化与礼乐文化
礼乐文明(百科)
黄朴民:门外说“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