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衣冠之外

古语有“食为天”的说法,意谓吃是头等大事。但按照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排序,“衣”却被放在了第一位,而“食”则被挤到了“衣”的后面。为什么?我以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人来说,一定意义上来说,“衣”比“食”更重要——这是因为假如没有衣服,那么,人也就失去了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失去了我们的的尊严。而你能够想象我们一丝不挂的情形吗?

总之,人不仅需要衣服以御寒,还需要衣服以遮体,需要衣服给人以尊严,因此,衣服的地位也就悄然上升了。并且,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衣服还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它是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国家对于什么人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于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比如说,龙袍是皇帝的专用服装,不同官位与品级文的武大臣,人们从他们所穿衣服上的服色与饰纹上也可以看出来。举例说,在隋朝,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等。

有关中国衣冠的这些东西很多人都知道。但不少人未必知道的,或者说有所知悉但有意无意中忽视的有关中国衣冠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的衣冠的“胡化”不仅很早,而且程度很深。北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故事一》中,有这样一番话足以证明这一点:“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或袜子的筒儿)靴、有鞢(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衣带上用以佩物的金属装饰)带,皆胡服也。”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沈括的说法表明,中国衣冠全面“胡化”,距今已经有1500年左右。而中国衣冠“胡化”的初始,则可以上推到战国——位于北方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主导下,“胡服骑射”,让赵国一跃而为战国七雄之一。

中华民族有着非常强烈民族自豪感,单单是“中国”这一名称,即可告诉我们这一点。但即便是我们对于世界还缺乏深刻与全面了解的从前,我们的祖宗也并没有拒绝来自“外国”的好的东西,“胡服”就是这些好的东西中的一个:与我们的“宽袖博带”相比,紧身短袖的胡服,无疑更利落——无论是从事生产劳动还是骑马打仗都是这样。同时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在那个时代总体而言,我们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是有理由骄傲的。

时至今日,中国衣冠,恐怕更难找到传统服饰的影子了:就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衣冠来说,平时多是休闲性的便装或者时装,在十分重大与正式的场合则多是西装革履。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舶来品——从西方拿来的衣冠。有趣的是,当我们身着这些西式服装的时候,恐怕绝少有人想到它们本来不姓“中”而姓“西”,一如我们今天吃蛋糕、巧克力,看电视、打电话、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上公厕,绝少有人会想到这些东西,原本也不属于我们的一样。为什么??因为它们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被我们彻底接受了,被我们当成自己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浑然不觉了。不仅如此。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我们也悄然拿来了不少,比如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今天有一句相当流行并且为很多人欣赏的话,那就是:“好东西就该大家分享。”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它们能够促进我们的进步和发展,让我们的人民更幸福、民族更昌盛、国家更强大,那么,我们何必拘泥于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这样的地域限制呢?何况说,我们的先人已经在诸如衣冠等方面积极的拿来,已经尝到了甜头,也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炎:日本仇华情结源自满清辫发胡服-暮晚的身影-搜狐博客
从孙二娘的斑斓裹肚,看传统服饰的“同名不同意”问题
故国衣冠,朝鲜人和日本人五个让你动容的瞬间!
汉服和满服对比,你就知道为啥清朝人那么丑了
貂蝉,不过一件衣服
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