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遍地马拉松

似乎已经有好几年了,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直播——请注意,这是在中国各地城市举办的,有若干国家的运动员参加的国际比赛。这些属于“国际”身份的运动员我们不知道到底来自哪些国家,但是,从他们的肤色并不难推断,主要应该是非洲国家的,比如说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此外不能不说的是,一般说来,当我看到电视台转播这样的国际比赛的时候,会立马调到别的台去。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马拉松比赛是竞技体育比赛中最无趣、观赏性最差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也就那样累死累活地跑呀跑呀,并且就是跑的最快的,也还要一气跑上两个多小时呢。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眼下我生活的这个县级市,居然也有了国际马拉松比赛!这两天电视台里在宣传,街头巷尾在张贴各类宣传标语。而我注意到,在很多文字宣传里,都很强调一点:跑出健康、跑出长寿。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小城,是有长寿之乡的美称的。如此这般,可以将“马拉松”跟“长寿之乡”联系起来,获得一定的广告效应——尤其是如果中央电视台予以现场直播的话。

大约在20来年前的某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晚”上,冯巩曾经说过一个相声;这相声的主题是运动与健康。而该相声的很多“包袱”与“笑料”,则来自不同的人群对于生命与健康的关系的不同认识。比如说,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那么,生命到底在于什么呢?就我的认识来说,健康与长寿到底关键在于我们在“运动”和“静止”中,努力寻找平衡点,适度运动。举例说,我们这个小城有个做了几十年的鞋匠的老奶奶,她挺喜欢运动的,70多岁的时候还能跑1500米,并且在本地举办老年运动会上拿到了70岁以上年龄组冠军。顺便说一句,那一年,与她同场竞技,被她拉下了近一圈的我母亲那一年得了第二——一共也就两位老奶奶报名参加150米比赛。这位小城里熟悉她的人称作“麻奶奶”的老人,最后活了98岁。我母亲今年已经92岁了,还健在。故此,似乎长跑与长寿真的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也有相反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位熟人,退休以后,迷上了长跑,到处参加马拉松比赛,也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此人最后并没有能够长寿,而是在退休后不几年就去世了。大家——包括本地医院的一些医生公认的原因是,他运动过度了,严重伤害了身体。而我一位同事有个学生,才30岁上下,夫妻俩都挺喜欢长跑的,可惜的是没跑几年,丈夫的半月板就出问题了,不得不动了手术,再也不能跑了。

当然,在大家都知道,地方政府之所以对举办马拉松一类的体育比赛无比热情,最为重要的原因肯定不是为了大家的“健康长寿”,而是另有所图:通常说来,是希望通过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提高地方知名度,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提振经济。可对于这一点,我是困惑多多的:全国各地每年举办马拉松国际比赛的城市——有数据显示,国内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超过1000场,平均每天3.4场。这些城市从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到底有多大呢?至少我们知道,参加这些马拉松比赛的国外运动员以非洲地区的为主,而他们恐怕是不太可能在我们着意的招商引资方面做出多大的贡献的;相反,由于具有这方面的运动天赋,他们很有可能包揽大赛的前三名,拿走我们的真金实银。不过,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即各地政府之所以对于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热情高涨,未必真是为了招商引资,而有可能仅仅是为了凑热闹——与小朋友过年放爆竹的目的应该相似,顺便给自己搞点政绩之类。

遍地马拉松!而且今天的中国肯定已经是马拉松大国了——至少我们每年举办马拉松比赛的总次数、国人参加与围观马拉松的总人数应该是世界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瘦香菇?自查自救有妙招——跑马简单易行的自我测量
马拉松多少公里「趣百科」
半程马拉松训练计划
【三年级】张言宇《马拉松比赛》指导教师:燕雯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组织与训练
马拉松赛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