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方超:家长怎样给孩子人生“最正确”的引领

有朋友问我:对于一个人(孩子)从出生到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整个人生的过程,怎样给到孩子最正确的引领?

这个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涉及到家庭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因此把我的答复公开出来,也给各位朋友们做参考:

我觉得没有“最正确”的引领,只有“相对合适”的引导。但即便是“相对合适”也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相对合适”也就是要符合孩子的性格和禀赋。但在性格、能力养成过程中,未知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我们古人说八字,西方人谈星盘,都认为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上天赋予的禀赋不同,所以命运不同。这个有点玄乎,我们暂且不说。

心理学家们对孩子性格的形成,特别是针对双胞胎、多胞胎的孩子,做过很多实验和研究,得出一些结论:

1)有研究认为,基本气质来源于遗传:

BBC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里,科学家们针对婴儿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婴儿一出生就带有基本气质,有的谨慎,有的积极,有的冷静。这种基本气质,科学家们认为来自于遗传,后天很难改变。

(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Y4y1u7bC

2)有研究认为,基因在性格形成中占主导地位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托马斯·鲍查德戴维德·莱肯1979年到1990年研究了56对被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研究结论是: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特质的同卵双胞胎,即便被分开抚养,成年之后的基本心理和人格也几乎完全一致。他们认为,基因在性格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后天环境的影响很小。(《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研究: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荷兰遗传学家汉·布鲁纳曾对一个荷兰家族进行过研究,这个家族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攻击性人格,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实施暴力。布鲁纳研究之后发现,这个家族男性体内缺少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基因与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关系。比如,如果人脑内“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较少,人就容易抑郁;5-HTT基因与快乐感受有关;等等。

中科院李新影研究员认为,性格会受到遗传的影响,遗传率在40%-60%左右。不清楚他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3)也有研究认为,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基因更大:

美国心理学教授南希·西格尔写过250多篇双胞胎研究论文,她用大量的证据,基因在人类行为及做决策时的作用,可能比之前所认为的要大得多。但是,这个结论后来发生了变化,原因是她遇到了一对韩裔同卵双胞胎。

这对双胞胎2岁时失散,一个在韩国长大,一个在美国长大,直到45年后才再度重逢。她们在不同的国家和家庭环境中长大,虽然性格总体相似,但智商却相差16分。

通常来说,双胞胎平均智商差异不超过7个点。因此,二者的智商差异让研究人员感到震惊。研究人员认为,成长环境对智商的影响可能被低估了。因为智商高的这个双胞胎,家庭环境更幸福。

还有一个纪录片《孪生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讲的是美国同卵三胞胎兄弟,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不同阶层的家庭。长大成人之后,三人的习惯、爱好居然出奇一致。

但富人区长大的Bobby见多识广,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中产家庭长大的Eddy,因父母要求非常严格,生活得很压抑,敏感脆弱,有暴躁、抑郁倾向;蓝领家庭长大的David,父母生性乐观、关系和睦,他为人开朗大方,热情有活力。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后天性格和智商也有很大影响。塞利格曼教授就认为,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这种“解释风格”的形成是在8岁之前,且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所以总结下来,基因和后天环境,到底哪个对人的影响更大?咱们不是科研人员,只能得出一个“和稀泥”的结论:二者影响都大

毕竟研究已经证实,性格确实来自于基因遗传。至于为什么会遗传糟糕的A基因而没有遗传优良的B基因,目前还没有搞清楚。

我们古人讲“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也未必。父母的基因不一定会遗传给孩子什么性格。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

  • 有的父母都很内向,孩子却很外向;有的父母都很悲观,孩子却很乐观。

  • 出生在穷人家庭的孩子,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却是勤奋好学、尊老爱幼。

  • 出生在富人家庭的孩子,有的生性懒散、不求上进,有的却能更上一层楼。

……

我啰里啰唆地罗列这些实验和数据,是想说明:孩子性格和禀赋的养成过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不可控的环节。

我们家长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为啥这个孩子会表现出这种不良性格和习性,只好哀叹说是“天生逆子”“讨债来了”……

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两个方面:挑选优良基因,营造幸福环境。

第一,一定要慎重挑选伴侣。伴侣涉及到家庭的幸福和基因的遗传。古人讲“门当户对”,其实是非常合理的。这就跟很多公司招人一定要985211一样,难道985211的学生能力一定强吗?其实未必,这只是一个概率上的选择,也就是985211的学生,从概率上来讲能力强的比例会更高,能减少很多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毕竟公司不可能一个个去验证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不强。“门当户对”的家庭,会有相似的成长环境,有可能养成相互可以接受的性格,减少婚后摩擦,有利于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虽然并不绝对。现在我们不讲“门当户对”了,但在挑选伴侣的过程中,还是是要看对方家庭的情况,看“门风”,看对方父母的性格以及所挑选伴侣的性格。我们不知道哪种性格基因会遗传给后代,做到慎重就好了。婚姻是人生大事。

第二,一定要深入了解孩子。孩子究竟是怎样的性格、具有怎样的禀赋,这是需要家长费大力气去做的事。为啥八字、星盘能流传开来,就是因为这种方式简单明了,直接就告诉我孩子的性格和人生了。至于对不对,也没办法去验证。但我们不能指望“玄学”,还是要深入了解孩子。那问题就来了,怎样去了解孩子?

第三,一定要让孩子多“折腾”有的孩子天生就知道自己的天赋,比如巴菲特,人家从小就喜欢股票;比如比尔·盖茨,也是从小就喜欢玩计算机。这种孩子可遇不可求。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孩子(包括我们绝大多数成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的天赋的,不知道自己想干啥,只好随波逐流。

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多经历事,多磨炼,越早折腾越好。除了能使家长了解孩子,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让孩子自己了解自己——如果靠家长跟他说,他是不会听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听“老人言”,一定要自己经历事才行。

如果孩子能在大学毕业之前“折腾”个遍(除了“黄赌毒”绝对不能碰,其他都可以尝试),那是最好的。其次就是毕业之后、30岁之前再折腾。最差的情况就是,年轻时被家长压制,等年老了自己要去折腾,这种情况最危险。

第四,一定要跟孩子一起成长家长的认知必须得跟上,不然凭啥去指导孩子呢?

最好的家长,是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但这类家长也是最难做的。

最差的家长,自己什么都不懂,偏指手画脚指导孩子,那就只能是误导了。

当然,家长也可以不成长,可以什么都不懂。不懂的家长,最好是什么都不管,做好后勤就行了,无为而治,让孩子自己去折腾。

第五,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积极的品质人生很苦,没有谁的人生是不苦的,皇帝羡慕乞丐自由,乞丐羡慕皇帝权势;穷人羡慕富豪财富,富豪羡慕穷人自在……我们活在自己的“围城”里,都在彼此羡慕,都认为自己的世界是苦的。

孩子也会走向自己的家庭,走向自己的事业,走向自己的人生。家长不可能引导他一辈子,更不可能提前给他铺一条直路。路只能自己走。

家庭教育归根到底,是希望孩子人生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生幸福,希望孩子幸福。但怎样才是幸福呢?

  1. 少年时,成长在父母关系和谐、乐观向善、永远支持自己的家庭;

  2. 青年时,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断地折腾,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秉性;

  3. 中年时,充分施展自己的天赋,集中精力,成就一番事业和作为;

  4. 老年时,儿孙绕膝,发挥余热,身体康泰,心灵舒畅,福泽后人。

但即便是在这种理想的“幸福”环境中,依然会少不了痛苦和折磨,必须要有积极的品质支撑他。

我们暂且不管性格、品质,究竟是基因遗传,还是后天养成。基因遗传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家长能做的,只有后天环境——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养成好学、精进、执着、专注的品质。

怎样养成这些品质呢?又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了。我们家长除了以身作则之外,剩下的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毕竟我们不清楚孩子遗传了什么性格基因,家长尽力营造幸福的环境就够了,尽力给孩子支持,让他去折腾、去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也许他会遗传一些不好的基因,但就像第三个实验、韩裔双胞胎姐妹那样,幸福的环境总会让他有更高的智商。

更高的智商,应该会抵消掉不良基因的影响吧。

一个好学、精进、执着、专注的人,总不至于过得太糟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传与环境哪个对孩子影响更大
“女儿像爸爸,儿子像妈妈”,孩子的长相到底会遗传哪方多些?
基因如何决定智商、天赋、性格?
农村俗语“一旋横,二旋拧”,头上的旋有什么含义?看看科学依据
到底是遗传作用大,还是原生家庭决定论,一次性让你看懂。
基因决定了智商高低,但这不代表你命运已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