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发挥余热“余”的释义(2)

在前天上文《对‘发挥余热’释义(1)》中,主要是通过对60岁后老年人生活行为描述和微评,得出了60岁前在岗的“热”与退休后的“余热”并不是两个不同的“热”,并且两者紧密连接、融合在一起,只是同质“热”的两个不同形态。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继续深入思考:这个“余热”中的“余”是怎么得出来的?为什么这个“余”字总是频频出现在汉语言的组词中?如果不是去对其寻根问底的“刨祖坟”,那么,这个“余热”之说,就不能被充分理解。本文就是试图对“余热”的“余”放置在一个哲学、语言学的大背景中进一步考察、释义,从而初步揭示祖国思想文化传统中某些“逻各斯中心主义”对“边缘”的排斥,并确立对“边缘价值”应有的位置。

所有的汉语辞书对“余”的解释一般有三种:1、剩下的残留;2、多出来的部分,整数之外的零头;3、某物以外或以后的时间。这三类解释虽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都是事情“整体”之外的那个部分。根据以上其思想基质,汉语辞书对“余热”解释为“老年人尚存的精力和作用”,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以上汉语辞书对其释义,可以简单得出这么一个初步结论:

作为老年人“发挥余热”,首先是对退离休前那种“热量”的一种延伸,但它又越出60岁边界以外,是原有的“热”继续延长着;其次,这种“余热”,既然是“余”下来的,那么就不可能是退休后对“热量”的一种继续生产,而是对原来“库存”热量的继续消耗。进一步说,退离休后的老年人已经丧失了对“热”的能产性质,只能吃原来“热量”的老本了。

如果是这样,当然与老年人实际生活经验不相符的,首先我们用不着作一些逻辑推论,就如上文提到的有的老年人继续工作,并创造出不少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这时对“热量”的继续生产;即便是为子女照料孩子,做家务等等,也是间接地生产热量,支持着子女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并使看上去好像是两种不同的热量,实际上融合在一起;即便是上老年大学、太极拳这类与创造“热量”无关的现象,也是以减少国有资源损耗的方式增加着“热量”。我在其他文章中曾提到过:农村很多60岁后的老年人继续在田间劳动;在我们城区就有不少来自农村的老年人身穿桔红色工作服,在马路清扫卫生、厕所;尤其是在高校、科研单位也有大量知识分子登讲台、著书立说。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老教授张世英老先生,在94岁时还给博士研究生讲课…..。这类情况非常之多,用不着详细叙述。

以上这一些,根本就不是对原来在岗那种“热”直接延伸下来,不是对“原热”库存的消耗,而是继续制造着“热能”。这个“热”就不是原来“热”的“余热”,而是继续成产出来的,而原来的“热”随着我们的退休而耗尽,必须继续制造新的“热量”,生命活动才继续得以延续。

我想,对以上“余热”“余”的简单描述、厘清,所谓“发挥余热”是经不起实践检验和逻辑论证的。但这里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为什么我们汉语总是那么习惯和喜欢和使用这个“余”字?它与其它字符组合就出现很多以下词组,这些词组总是在表达着“余”的剩下、多余、零头、以外等等多种含义,而我们早已习惯性的滑入这类“余”的观念桎梏中而不能自拔。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要初步揭示这个问题必须以“迂回”式方式推进,如此,这个“余热”的“余”来源于我们经常运用的“数字”关系。

当代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在其《算术哲学》中提出:数字不仅能够标识实物不在场的数量,同时它还具有一种整体性对同质性数字的“排除”关系,并且这类“排除”经常是时间为“背景”的。

很简单的表达罗素这个观点,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华夏思想文化传统特征之一:就是那种以“十进制”对整数的迷恋或者“诱惑”。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我们生活中对“逢五排十”这类对“五”和“十”不同程度的重视,甚至还有某种“神秘感”。比如对很多民俗节、日期、国家法定节日或货币数量等等,尤其是对节日纪念活动,一般都在10周年、15年、50周年或100周年这种整数年来搞纪念活动,日常经济生活中,去银行存款都喜欢凑一个1000或10000、50000元的整数。整数以外的便认为是“余下的”或“剩下的”或认为是“整数”以外“余出来”的。其实,无论是整数年的纪念活动,或者是整数以外“余出来”的钱都是整体中同质性的部分,并无特殊意义,但是就是这种文化习惯,用心理哲学家荣格的话“民族无意识”,不但习惯化了,还认为“理应如此”了。那么这类对数字的文化习惯有意义吗?对于民俗、道德、经济或政治活动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直接关涉着对诸多文化价值的认同。但如果充分“悬置”这类文化认同方式,只是以哲学意义上的“纯粹理性”考量,则无什么意义。当代美国哲学家R.柯林斯在《哲学的社会学》中说:

“……以一个世纪亦即100年(或60岁为老年)作为阶段划分为一个个任意单元,选择它是基于我们十进制的惯例。它对于社会共同体之长时段运动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以世纪为标识的这一惯例,倒常常诱惑我们进入误导,这种误导是不可抗拒的……”

以上这段话十分重要,这是对我们破除“整体性”的迷思、以及对“余下的”、“多出来的”这类边缘化的提醒、重视意义很大。因为数字是时间的一种表征,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来说:数字就是时间的一种“先天直观的感性形式”。在此,我们就可以把“余热”的“余”的意义与这个哲学思想加以沟通。

数字是以时间性过程加以显现的,两者都是无始无终的,也就是像河水一样不间断的流淌、绵延的。但数字与时间都有一种被人工的“割裂”性质,比如:我们把自然流变的时间加以分割成世纪、年月日、时分秒等等,构造出一些长短不一的时间单位;也可把数字同样分割为:100岁寿星、60岁老人、40岁中年、20岁青年、13岁少年、2岁儿童,3个月婴儿……。这类分割很有意义,可以有效地安排我们的经济、政治和道德生活。通常其整数代表一个价值单元或生活周期,尤其是法律诉讼时效对于保证实体法律运作也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但问题在于:这类对时间、数字人为划出的“边界”又对我们生存实践产生出一些负价值的障碍,尤其是数字的“整数”性质首先是对活生生生活实践价值的背离。

人与人之间,有一些是相同的,比如需要衣食住行之类,但有很多是不同的,并且差异是很大的。我们就以“60岁”退休年龄划界,以前都在工作岗位,以后就“一刀切”退休了。并且在职时间是制造发挥着“热能”,以后就统统是“余热”了。实际上情况与这个相差很大。也就是特定时间的质量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不用逻辑上的判断推理,只看看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就足以看出“热”与“余热”同一性质,也就是以60岁对应每个人是否进入老年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身体年龄与健康年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都是不一致的。有的人在40岁—50岁左右,身体就垮下来了,不能坚持工作了,他的生理年龄已经很老了;但也有的即使到了70岁、80岁后身体仍然棒棒的,硬朗得很,又好像40—50岁的年龄,这是其一。其二是,有的人40—50岁年龄的心理如同一个80岁老人了,健忘,糊涂,固执…….,而有的人即便是到了80岁的高龄,但在心理或心智上仍如青年人或中年的思维能力。我上面提到的北大哲学教授张世英如此,我们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也是如此,他今年89岁,仍是美国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这一些已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大量存在的年龄与身体、心理等健康方面显著差异的现实。

可以看出,那个:余热的“余”不是一种“客观现实”,而是一种人为的“主观设定”,这是从“整体”分割出来的“余”,他本来是一体的,也应该是一体的。于是,我们就可以对本文开始提到的汉语辞书(字典、词典等)对“余”三种解释进行修正:

第一,“余”是多出来的或整数之外的零头吗?显然不是,以“退休老人”发挥“余热”而言,还是“热”的整体中一个部分,并且完全同质。并且这个所谓“余热”不是“余”下来的延续,是继续由老年人创造生产着。但可以说这个“余热”的“余”则是多余的;

第二,“余”是剩下来的“残留”吗?还是以老年人“发挥余热”的“余”而言,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热”的残留,因为“残留”是“少量遗留”的意思,这与“多出来的”差不多就是一个意思。老年人残留的“热”也是不存在的,要么继续制造着“热”;要么生命终止,“热”变成“凉”,作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余”是某事物之外的吗?这个上面的意思很清楚了,这是传统思想的“整数文化”造成的,如果把“整数”以外的数字视为多余是很有害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100岁的老人称作“寿星”,这当然是个很吉祥的数字年龄,如果这个寿星超越100岁而又活了108岁,这不应该更具价值吗?可以这么说,“整数之外”的事情更具纪念庆祝的意义。

                                               第二支部   田家进     2019.05.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三)
退休后如何生活
烘干 | 余热回收型烘干机-节能30%-看热量都去了哪里
数字吉凶
1~500数字2出现了多少次?含有数字2的数有多少个?
《 一字歌 》谁编的太有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