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第6课:十二经络详解--胃经与脾经

《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胃主纳食与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与输布津液,脾为湿土而主升,胃为燥土而主降。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阴阳交合,方能布化精微而生气生血,则内充五脏六腑,外荣四肢百骸。因此,脾胃常被称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胃经与脾经相互表里的关系

脾和胃,我们常将它们并称为“脾胃”,因为它们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联系。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从经络上看,脾胃也存在着相互联络的关系: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

胃与脾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多个脏器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脾在此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饮食物经口腔、食道进入胃。经过胃的“受纳”和初步腐熟,下降于小肠,营养物质得到吸收,糟粕得以排出。这个过程必须依靠“脾”的阳气的运化,才能完成营养物质吸收,疏布到人体需要的地方。

胃的“受纳”是为脾的“运化”做准备,而脾的“运化”适应胃继续“受纳”的需要。脾与胃密切配合,纳运相得,才能完成纳食、消化、吸收与转输等一系列生理功能。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胃的功能是容纳、储藏和初步加工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经过胃加工的食物,必须要下降到小肠,分清别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胃气要下降。如果胃气不能正常下降,而出现上逆的话,就会恶心、呕吐、嗳气和呃逆。脾的功能是将营养物质向上疏布到全身,从而维持全身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胃气下降,保证了脾有升的来源;脾气上升,为胃的持续下降腾出了空间。升降相反相成,一升一降,保证了“运”、“纳”功能的正常进行。所以古代医家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脾胃在五行中都属土,而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脾为五脏之中的中央枢轴,运化饮食,灌溉四周,这份职责需要它提起中气,主管全身水液运化,阳气耗用大,容易衰退,阴气容易偏盛。它“喜燥而恶湿”,偏又容易受到湿邪的侵害。如果出现身体水肿等水湿停聚的症状,就说明脾的功能失常了。胃与脾的性情相反,它容易出现阴气不足、胃火亢盛的情况。
   脾胃这对脏腑,燥湿之性相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脾的“燥”有胃的“润”制约,才不致过燥;胃之“润”有脾之“燥”的制约,才不致过湿。正所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推荐阅读:

精品】十四经络 高清穴位图(精准定位+穴位主治)


   以上说的是脾胃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相互的关系,如果这三种关系不正常,所谓运纳失调、升降反常、燥湿不济的时候,脾胃就会出现问题。


   脾胃运纳失调有两方面,胃不受纳,就会食欲减退,容易饥饿;脾不健运,常会消化不良,腹胀溏泻。这两方面往往同时出现,需要同时调理。脾胃升降反常,脾气不升,就会中气下陷,胃气不降,就会恶心呕吐,治疗时宜升脾气,降胃气。脾胃燥湿不济,脾病多寒多湿,治疗时应该温燥,胃病多热多燥,治疗时应多用凉润。


   总之,脾胃的功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保证人体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和利用,保证人体健康。

一、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颌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1 经脉循行:

本经循行路线: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交会于鼻根,旁会于足太阳膀胱经,沿鼻外侧向下入上齿槽,转出挟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然后返回至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颌角上行至耳前,经颧弓上行,沿发际至额颅中部。由下颌角大迎穴前方分出支脉1向下经颈动脉沿喉咙入缺盆、过膈肌,络于脾、属于胃。其主干(直行脉)由锁骨上窝下行过乳中,向下挟脐两旁入气街(气冲穴),沿腿前侧外缘下行过足背至第2足趾外侧末端。由主干在膝下足三里穴分出支脉1下行至足第3趾外侧趾缝,出其趾末端。由主干在足背分出支脉2循行于足大趾趾缝,出其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穴、止于厉兑穴,左右各45穴。包括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


本经所主病候:

外经——鼻出血,口歪,唇疹,头肿,喉痛,循胸膺及下肢经脉所过部位疼痛,发絷,汗出,疟疾。
内脏——消化强,易饥饿,因不消化而腹胀满,胃肠作响,癫狂,惊悸。
本经主治病证:胃、肠、血、病、神志病、头部、皮肤、热病。

二、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1 经脉循行:

    本经循行路线: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陷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过足大趾本节后第1跖趾关节上行,至内踝前向上至小腿后侧,过胫骨后侧交出于足厥阴肝经前,经膝股内侧前缘入腹部,络于胃、属于脾,过膈肌上行,挟咽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由胃分出1支脉上过膈肌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穴、止于大包穴,左右各21穴。包括有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容穴,最后止于大包穴。

2、本经所主病候:

外经——舌根痛,僵硬,大腿及膝关节内侧肿胀,发冷,足大趾不能运用。(均本经病。)

内脏——食不下,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嗳气,大便溏泄,水肿,黄疸,身体沉重,心烦,失眠。

本经主治病证:脾、胃、妇科、前阴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四
足阳明胃经是气血生化之路
中医经络学说(王雄整理)
《治病要治本》:足阳明胃经——常敲胃经助长寿
中医基础经络学必会(要背熟 啊)
看完这个,你就是生活中的专家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