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好医案:中医精品病例医案学习(五)

病例四十一:寒凝血瘀证

李某, 22 岁。痛经多年,起自行经时劳累淋雨,下体涉水受寒所致,每于经来少腹疼痛甚剧,喜按,得热稍减,腰腿酸楚,经来量少色淡,或有血块行之不畅,治拟温经散寒,通调气血。

当归 9g 、川芎 9g 、肉桂 3g 、炒荆芥 9g 、赤白芍(各) 4.5g 、炮姜 2.4g 、吴萸 4.5g 、光木香 4.5g 、牛膝 9g 、炒延胡 12g 、白术 9g 、艾叶 9g 、益母草 15g 、制乳没(各) 4.5 。

服 5 剂腹痛止,经量较多,腰腿酸痛亦减,原方继服 5 剂。经来腹痛已除,尚隐痛喜热按,经色红而量较多,但质仍稀薄,脉沉而濡,苔薄白舌微胖,仍以前法调经活血,温脾肾祛寒湿。

当归 9g 、川芎 9g 、熟地 9g 、炒荆芥 9g 、赤白芍(各) 6g 、党参 9g 、白术 9g 、桂枝 9g 、艾叶 9g 、吴萸 4.5g 、益母草 15g 、制香附 9g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严又陵医案》)

病例四十二:热结血瘀证

胡某,男, 46 岁。患者 1 年来突然全身皮肤发红发热,活动或看书后即明显,开始时一月发作 1 ~ 2 次,数天后自退,近来发作频繁,甚则可持续数天不退,以面部、胸部、上肢潮红较著,伴有发麻发烫等感觉,始诊为“划痕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电图似为癫痫反应。患者面红如火,波及胸颈,脉数,舌紫。古人认为:红纹,血缕,红点皆属瘀症,乃从“瘀热入营”例立法。

丹参 18g 、红花 9g 、穿山甲 9g 、桃仁 9g 、赤芍 9g 、丹皮 9g 、川芎 9g 、泽兰 12g 、生地 12g 、牛膝 g 、生首乌 12g 、水牛角粉 3g (吞),每日 1 剂,另用丹参注射剂,每日肌肉注射 2ml ,服 50 剂后,症状基本消失,皮肤偶而有潮热感,已不复潮红。(《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 颜德馨医案》)

病例四十三:外伤血瘀证

宣某,男, 8 岁。在木板边玩耍,突然掉下一物打在木板的一端,使木板弹起碰击在右下颌及颈部,当即皮破出血,随后颈不能转动,睡眠不好。检查:颈偏左,右下颌皮肤擦伤,右颈部肌肉紧张肿大,红热,摸痛,但下颌骨骨位正常。

治疗经过:擦伤处涂龙胆紫,颈部敷一号新伤药,服七厘散,日服 3 次,每次 5 分,按摩以提弹手法为主。共四诊, 4 天痊愈。(《伤科诊疗》)

病例四十四:表湿证

李 ×× ,男, 22 岁,恶寒、发热 10 余天,体温在 40℃ 左右,用抗疟药无效。在 ×× 医院诊断为副伤寒,予抗生素肌注,体温未退而入院。患者当时身热不畅,体温 38℃ ,汗出不多,周身酸楚,头昏面黄,胸闷不饥,小便黄,大便干,日行一次,舌苔白而微腻,脉濡。证属湿郁卫气,阻滞中焦,湿盛于热。治拟芳化宣中,淡渗利湿法。

处方:藿香 9g 、佩兰 9g 、杏仁 9g 、蔻仁 9g 、川朴 9g 、茯苓 12g 、滑石 12g 、法半夏 6g 、陈皮 9g 、枳壳 6g 。药后得 3 ,翌晨热平,午后回升 37.5℃ ,继进 1 剂,热降而不再升,惟头昏身倦,纳少,舌苔薄,脉细。原方再投 1 剂,诸证均瘥。转以芳化和中,运脾醒胃,调治数日,痊愈出院。(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内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7 年)

病例四十五:风寒湿阻证

戴某,女, 34 岁。双手足关节肿大酸痛,症情逐渐加剧,关节强直畸形,至全身不能活动,起坐困难,瘫痪在床。现胃纳不振,脉细,苔腻。着痹为患,法当健脾燥湿,佐以祛风散寒。

炒白术 10g 、炒苍术 12g 、蚕沙 30g 、木防己 10g 、生苡仁 30g 、防风 9g 、制川乌 10g 、桂汁枝 5g 、钻地风 30g 、砂仁 3g (后下)、蜈蚣 1 条。另取制南星 150g 、白花蛇肉 100g 、僵蚕蛹 150g 。共研细粉,每次服 3g ,每日 3 次。

两月后二诊,关节依然畸形,肿大略有减退,酸痛麻木好转稍能在床上翻身,胃纳转好,形疲神衰,坐立难支,苔薄腻,脉细。湿邪渐化,运化得健,但久病气血已伤,肝肾受耗,拟祛痹扶正。(《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病例四十六:湿困脾胃证

王××,男 , 干部。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头晕不适两月余。伴有气短纳呆 , 口淡无味,厌食油腻;睡眠尚可,二便通畅。曾求治××医院经钡餐透视肠胃、脑部拍片检查等,均未发现异常。西医诊断:神经性呕吐,经予西药治疗而无疗效。患者形体尚可,脉象小弦滑,舌苔腻。系湿滞中宫,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拟芳香化浊,和肝降逆为法。

苍术 6g 、厚朴 6g 、陈皮 6g 、藿香 9g 、佩兰 9g 、茯苓 9g 、半夏 9g 、枳壳 3g 、竹茹 9g 、生姜 6g 、甘草 3g 。服上方 2 剂,呕吐止,口已不苦,恶心亦有好转,气短减轻,大便一日一行,但不实,小便黄,舌根苔黄,拟:原方加黄芩 3g 、砂仁 8 分,续服 3 剂。诸证遂愈。(沈仲圭,医案四则,中医杂志, 1965 ⑶:34 )

病例四十七:肝胆湿热证

曹××,男, 31 岁。患者于 6 天前,突然上腹部胀闷不舒,饮食减少,发热 38 ℃以上,曾在本单位医务室治疗,因服西药呕吐,故来院门诊。巩膜及皮肤呈黄色,小便颜色似浓茶,脘闷泛呕,头胀,不思饮食,大便 3 日未解,嘱住院治疗。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腹部柔软,肝肋下三横指。舌苔腻带黄。化验检查:黄疸指数 75 单位;凡登白氏试验直接阳性;尿胆色素阳性。中医诊断:阳黄(热重于湿型)。西医诊断:传染性肝炎(黄疸型)。采用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加味,服 1 剂后大便得通。如法加减,治疗一周后周身黄染大减,胸闷泛恶亦舒,黄疸指数降至 10 单位。仍照原方去大黄,加重淡渗药品,继服药 10 天,身目黄退净,肝肿大消退为一横指。改进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调理痊愈。(《黄疸的中医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例四十八:膀胱湿热证

桑××,男, 34 岁,剧团编导。排尿刺痛,连及两腰及少腹,已有 3 年余,曾经××医院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先后进行了 3 次手术摘除结石,但手术后诸症依旧存在。近几个月来腰部两侧刺痛阵作,向下放射及于少腹,排尿淋涩作痛,尿液浑赤,加剧时刺痛难忍,须注射镇痛解痉药以缓解。神倦纳少,面容憔悴,痛甚泛泛欲呕。舌苔薄白,质淡红,脉弦滑数。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积聚成石,阻塞水道,膀胱气化不行,以八正散加减投之。

萹蓄 10g 、瞿麦 10g 、木通 3g 、生草梢 6g 、萆薢 10g 、川断 12g 、桔梗 3g 、菟丝子 10g 、生小蓟 12g 、金钱草 30g 。

病例四十九:大肠湿热证

李某,女, 3 岁, 1952 年 5 月 7 日初诊。肛温 38.8 ℃,便痢脓血,粘腻不爽,烦躁腹痛,热壮盛,苔腻,脉数。

葛根 9g 、黄芩 9g 、黄连 3g 、桔梗 9g 、枳实炭、 g 马齿苋 9g 、白头翁 9g 、苦参子 4.5g 、炒香豉 9g 、炒白芍 9g 、炙草 3g 、白槿花 9g 、秦皮 9g ,煎一剂服 100mlo ,每小时温服 10ml 。5 月 8 日复诊:肛温 36.8 ℃,壮热退清,便痢渐止,宗原法。(《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病例五十:痰湿中阻证

沈某,男, 13 岁,初诊于 1975 年 5 月 28 日。前年 10 月食物过盛,引起哮喘,以后经常发作。刻诊哮鸣,咳嗽,吐白沫痰,咳甚则呕吐,脉滑数,舌苔薄白。病又饮食而起,且咳而呕,作胃咳治之。

茯苓 12g 、姜半夏 9g 、陈皮 9g 、炙干草 3g 、旋覆花 12g (包)、杏仁 9g 、葶苈子 9g 、前胡 6g 、炒白芍 12g 、全当归 9g 、党参 9g 、炒白术 9g , 7 剂。6 月 5 日复诊。咳嗽已减,胃口较差,脉滑数,苔薄白。前方加谷麦芽各 9g , 7 剂。三诊, 6 月 123 日。哮喘有时发作,但较轻,痰已少,胃口开,口渴。脉滑数。茯苓 9g 、姜半夏 6g 、陈皮 6g 、炙甘草 3g 、葶苈子 9g 、谷麦芽(各) 9g 、大枣 3 枚, 7 剂。1978 年 2 月其母来信云:迄今哮喘基本得到控制,偶有小发作,原方服 3 剂即愈。(《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金寿山医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真武汤——头痛,牙痛,失眠,目赤,咽干
中医病例精选
刘渡舟临床惯用经方
《经方临证指南·刘渡舟》2 中医资料 中医咨询网
寒热辩证【中医入门011】
经方合集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