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教育 | 切磋之道与经典教育

文章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1期

封面图片来源 / pexels



▲▲▲ 

 
刘铁芳
 
《论语.学而》中有一个经典的片段: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段话的基本含义:“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从消极之维,也即不做什么的维度来阐释个体德性修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则是从积极之维,也即做什么的维度来阐释个体德性修养。“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所蕴含的都不仅仅是德性修养的静态目标,而更是一种德性修养的过程,是一种立足个体日常生活的修养方式,也即个体如何在自身贫或富的生存处境之中,以消极之维的“无谄”与积极之维的“乐(道)或消极之维的“无骄”与积极之维的“好礼”来历练自我。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孔子对子贡提出“《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的称道,因为君子修养的过程正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之中从消极、积极之维反复磨砺自身的过程,也即《诗》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君子的德性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把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过程本身看作一个德性教育的活动,不难发现,短短四句,本身就是一个经由师生切磋而至作为学生的子贡德性生命得以敞亮的过程:子贡从自己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提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是其自我“切”、“琢”的过程以及初步的成果,随即,子贡以“何如”向孔子求教,乃是其自我“切”、“琢”后向作为师者的孔子提出进一步“磋”、“磨”的期待;孔子一句“可也”是对子贡前期自我“切”、“琢”的肯定,而其“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无疑是对子贡观点的补充,或者说是对子贡观点以及生成这种观点的心灵意向的进一步“磋”、“磨”,换言之,孔子在“磋”、“磨”子贡观点的同时,也在“磋”、“磨”子贡的心灵意向;正因为切磋、琢磨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而且包括孕育思想观念的个体心灵本身,所以经过孔子的“磋”、“磨”,子贡的心灵进一步敞亮,其心灵深处的《诗经》记忆瞬间被激活,并使得这一记忆的意义得以在子贡心灵世界中彰显出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前面分析的是从子贡出发,经由与孔子之间的切磋而至自我磨砺的过程,我们再从孔子出发来分析:当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是经由子贡问题的引领而发生在孔子内心的“切”; 而当子贡进一步说出“《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之时,孔子马上回答:“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里无疑是孔子对子贡的奖掖,也是孔子对子贡的发现,同时也是孔子对与子贡对话这一学习活动过程本身的发现,对个体学习方式本身的发现,即从“告诸往”中“知来者”,也即从对过去记忆的激活中创生新的意义与思想。换言之,子贡的创造性回答反过来成了“磋”、“磨”孔子心灵的契机,激励孔子对他们的对话过程的反思与发现。所谓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切磋的过程乃是一个激活过去记忆,进而创生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能创生新的思想,当然,是否创生新的思想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彼此切磋活动本身,达到个体心智的敞亮与激活,也即达成个体德性的内在激励与生长。

回顾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从切磋出发,理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义创生的几个层面,或者说意义生长、创造、转化的几个阶段:

首先是初始性的,也即先民实际生活场域中的切磋与琢磨,这是原初性的,意义创生的根源在于质朴的生活。其次是古典诗人发现了切磋与琢磨跟君子之德的隐喻关系,从而让切磋与琢磨进入诗歌之中,赋予其以高明道德的含义。第三是子贡在跟孔子关于德性修养的对话中生成的关联于诗经之新意,也即君子的德性离不开积极、消极不同层面的磨练。第四是孔子从与子贡的对话以及子贡的自我意义创生中发现了或者说赋予了切磋另一层含义,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对话带来意义的创生,也即“告诸往而知来者”。

意义创生的过程,乃是一个不断回返的过程,是一个在对话性交往中不断回返初始性语境,由此而赋予新意的过程。如果说从生活场域上升到诗性的、理性的抽象是意义创生的关键一步,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意义的创生都是一个在具体情景之中的提升与超越。

分析到这里,我们似乎廓清了意义创生的历史过程,不妨再进一步。当我们今天重新阅读《论语》,亲近孔子对话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再一次回到孔子与子贡切磋的场面,并通过他们的对话回到《诗经》,回到初民斧劈刀削、精雕细琢的生活时刻,一下子生命充满了温暖。我们阅读《论语》的过程,首先是活化文本,也即让文本变成活生生的情景,由此而让自我置身情景之中,让文本的意义发生史来切磋我们自身,开启我们的心智,并且把过去的记忆带入当下,获得意义的创生。生在今天,我们活在古典的“切磋”“琢磨”之中,我们活在先民、先哲开启的多重意义之中,我们得以用切磋的意义生长史来切磋、琢磨我们自身,我们因为这温暖而亲近的切磋、琢磨而让我们今天的生命变得鲜亮,亦如诗经所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们回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开端,也即回到孔子,回到《诗经》,回到初民的生活,在想象世界中回到那切磋、琢磨的现场,触摸经过初民之手反复切磋、琢磨之后闪闪发亮的骨器、玉器,真实地回到民族发端的那些亮丽、富于质感而美好的事物,在我们的灵魂之中烙下高贵的印记。这意味着当我们重温《论语》,亲近孔子对话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是在不断地回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开端。那些伴随我们所由之而来的事物,如影随行地终将伴随我们。过去并未走远,那建构着历史之开端的事物依然在建构着我们的当下,那构成事物之开端的初始性事物总是以源初的方式向当下涌现。

伴随历史发展与时代进步,被现代文明裹挟的我们难免会遗忘开端,即遗忘事物之所有而来的基础性事物,由此而导致开端的迷失,我们只顾着当下伸手可及的各种炫人耳目的事物,忽视了事物的基础与本源。不仅如此,今天,我们过于迷恋创新,甚至把新等同于好之时,忽视了不断地回溯开端的事物,乃是孕育个体创造力的基础形式,开端对于任何时代几乎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开端的遗忘与背离,难免导致我们的盲目与冒进,而开端则在隐匿的深处静观着我们的自大与无知。正因为如此,开端的迷失乃是根本性的迷失。这反过来提示我们不断地重启开端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总是要不断地回返民族的开端,回到民族的起点,以在我们的生命之中重启开端,烙下民族最初的印记,从而让我们成为有根的存在。那深植于个体生命之中的民族的起点乃是一个民族的经典。任何个体的发展总是依托于一定民族的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代表就是经典,回到经典就是回到置身民族文化中的个体的起点。当然,伴随文明的不断融合,经典逐步跨越民族的界限,使得个体发展可以在更宽广的视域中重温经典,以追溯不同民族的精神性起点。

正因为如此,我们倡导经典教育,就是一种在现时代中重拾开端的努力,也即让民族、人类的开端植根于个体人生发展之中,让我们在不断地返回初始性事物的过程中切磋我们自身,以民族、人类的开端来温润我们不断向前迈进的生命历程,让我们在生涯发展中活出初心,也活出生命的光亮来。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施教对象主要地是成年人,或者说是准成年人,比较接近于我们今天的大学本科教育,甚至是研究生阶段教育。孔子采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一种切磋对话的形式,这种切磋更多地发生在孔子与个别的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私人性;切磋的主题大都跟诗经等经典文本相关,或者说谈论的乃是事关个体德性的经典性问题;切磋的指向乃是个体德性的增长与自我人格的完善。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教育,或者说旨在个体精神成人的大学教育,就是基于师生个体之间发生的、经由朝向经典而达成自我生命唤起与精神教化之目的的活动。简言之,朝向经典的切磋之道,暗含着今日大学教育的真谛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1.1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之“切磋琢磨”
《读论语》之子贡与孔子的切磋
读论语心得之十五 切、磋、琢、磨
趣读《论语》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