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派教育百家』第一个认识“知识就是力量”的人——王充

王充(约27~100),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寒微,先祖“以农桑为业”。“以贾贩为事”。他6岁开始认字读书,8岁进家乡书馆学习,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有惊人的记忆力,被送去洛阳太学深造。因无钱购书,常在洛阳书店里读书,还求教于当时的名儒班彪,造就了牢固的学问根底。他一生淡漠功名富贵,不肯向权贵折腰,甘守贫困,正气浩然,历史上一直传为美谈。《论衡》是其主要著作。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王充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在于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他把先秦时期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如荀子的“万物之中人为贵,贵其有知”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反对那种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法,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

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意思是说,人的天才条件虽有高低不同的区别,但要知道事情和认识世界却是由于学习,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不询问不能明白。王充认为从愚夫到圣人,要知“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只有两条途径:


一是“知物由学,学之乃知”,这是求知的方法,也是求知的起点。

二是“待问乃解”,“不问不识”,这是求知的方法,也是求知的终点。

由此可见,他已认识到知识学问是从学与问之中求得的,获得学问的过程,就是学与问的过程。王充不仅把掌握知识的起点、过程和终点都归结为学与问,而且还把“学之问之”概括为所有人的学习规律,这就否认了当时流行的“生而知之”的先验主义,确立了“学问乃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求知观。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知为力”,“儒生以学问为力”。他认为知识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比体力更伟大,更尊荣。

他举例说明萧何收集秦朝保存的文书资料,掌握了很多知识,然后“以知为力”协助刘邦打败了项羽。胜利后刘邦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首先重赏萧何,其次才是攻城夺地的武将。他认为萧何像猎人而武将像猎犬,猎人的贡献比猎犬要大。所以他说萧何“以知为力”,功高于将军们的攻城野战。人学知识,就会有更大的力量,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还列举了春秋战国时代知识分子能够富国强兵的生动事例来说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他说孔门弟子“知能十倍”,就是接受孔子教育的结果,“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这就是说,孔门弟子比一般人的智慧才能高出10倍,这是孔子教育的功效和感染的力量啊!

王充说,孔门弟子没有进入孔门的时候,像村里的一般人那样,都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其中最不行的要算子路,相传子路是没有常性的人,未到孔子门下时,戴着鸡冠帽儿,佩着猪尾巴,勇敢猛烈,不讲礼貌。听到念书的声音,他就摇动鸡冠,竖起猪尾巴,口里发出声音,在圣人的耳跟前吵闹,真是坏极了!孔子把他收下来加以教育,感染他,锻炼他,开导他,启发他,使他的猛气逐渐消沉,使他骄气压伏下去,到后来居然善于管理政事,序列在孔门“四科”之内,这就是孔子利用教育的力量使恶性变成善性的证明。王充能在培根之前1500年提出“知为力”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对于学习书本知识,王充提出了多问善问、学问结合的方法,他主张充分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订真伪、辨虚实,坚持不同意见。认为问事越多见识愈广博。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百家之言,乃至孔孟的言论,都有自己的评论,有否定,也有肯定,有批判,亦有继承。他这种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学问结合、不迷信书本、不怕权威、敢于阐明自己观点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对于教师,他是非常尊敬的,但他反对盲目地迷信教师,唯师是听。他主张在教学中,学生应向老师提问,甚至反驳老师,他称之为“距(拒)师”。他认为大凡做学问的道路,不怕无才,关键在于敢不敢“拒师”以问,即向老师提问,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研究道义的本质,证定是非曲直,以获得正确深刻系统的知识。他还写了《问孔》、《刺孟》等文章,向孔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倘若是有不理解的问题,从而追问到孔子,对于道义又有何妨害呢?真有传授圣人事业的智能,驳难孔子的说法,在道理上又有何违背呢?这就是说,为了学好圣人之道,为了继承、发展和宣传圣人之道,“拒师”于圣人,理所当然。重道正是尊师。

王充认为,教师在讲课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仓猝吐言”,所讲内容不能“皆是”,造成知识性的错误;

二是前后自相矛盾,“上下多相违”,“前后多相伐”,使学生不知何者为是;

三是教师对教材理解得不深不透,讲课时“隐晦难现”,学生听不明白。


在这三种情况下,学生都应“拒师”而问之。通过学生的“问难”,教师的“解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生“问难”后教师再回答,可将阐发不够的问题,加以补充,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或将问题阐发得深一步,使学生理解更深刻。与此相反,如果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敢“拒师”以“问难”,只是唯唯诺诺,不管学生的资质如何,这种学生是不会有培养前途的。

总之,王充提倡学生“拒师”以问,主张积极培养学生好学善问的习惯,强调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学、问的过程,这些见解是十分深刻的,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END


编辑 |『生态·好教育』信息部

来源 | 《教育名家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儒】《论语·雍也篇》(1)做官不能仅仅看出身
师有六品
修身习艺还重德——《论语》悟读【262】
盘歌(教师祖师——孔子)
子思为什么是“述圣”呢?
孔子论“学”之三重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