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教育(上)

一、教育

教育是什么?这是个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认同的观点是: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二、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什么?“应试”是应付考试,是以应付各类考试为主要目的的行为。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在中世纪和近代的东亚和欧洲普遍实施,后来随着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改革的开创性通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应试教育”也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而东亚国家却仍然沿用。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高考成了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应试教育的风气也就愈演愈烈。

“应试教育”把提高应试能力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积极影响是开启了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学生可以全面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

消极影响是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造成学生片面发展;重视应考学科,肢解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残缺不全;着眼于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阻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扩大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学校发展和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平等。

三、素质教育

(一)素质

1.素质。“素质”原为生理学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才能的基础,其外在表现为性格、意志等。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品质。

2.素质的类型。素质一般分为三类八种:三类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业务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身心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

(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单说,就是上述“三类八种”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素质教育可概括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终生学习教育、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按实现范围来分,中国素质教育主要分为个人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国家素质教育等三个层面。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四、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教育的关系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1.区别。1)教育目标不同。应试教育是挑选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精英教育”,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旨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重在“普及”,是促使国民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2)教育重点不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考试,忽视做人和成才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忽视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一味加工统一模式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这种教育中丧失殆尽。

素质教育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即理想、信念、动机、意志、毅力、耐心、专注等心理素质和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注重学生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能力,学以致用,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服务,为学生今后做人成才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兼顾共性和个性,注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3)课程结构不同。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并且只重视语数外等少数所谓“主科”,轻视音体美等所谓“副科”。

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并纳入课程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4)课业负担不同。应试教育为提高升学率常常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重。

素质教育作业要求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设计了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其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阻挠素质教育的两条拦路虎(为减负呐喊)
供给侧改革理念下的作业变革
破旧立新,以人为本(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十一)
减负汇报材料
关于小学课程落实的自查报告
如何开办托管班,选对经营模式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