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课题成果积累、提炼的四个技巧┃成果提炼┃​2023年10月14日





小课题成果积累、提炼的四个技巧

董柏臣

吉林省大安市教育科研所


作者简介: 董柏臣 (1968-) , 吉林通榆人, 吉林省大安市教育科研所所长, 中学高级。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董柏臣.小课题成果积累、提炼的四个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6):48 26.

点击免费查核心期刊查课题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优势有很多, 其中一个突出的优势是成果的表达方式不拘一格、便于积累。成果的积累不但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 而且与教学实践相辅相成, 能够很好地将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

一、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我们天天置身于教育一线, 这是教育问题的集中地。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善于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细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发现有特别马虎的学生, 马虎是孩子们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比如, 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出差错, 极不准确,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总是出现错误, 重新做一遍, 就正确了。教师们通常会说:“真是太马虎了!”其实, 每一个学生出现这种马虎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作为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 他因为什么马虎?是因为概念掌握不好, 还是学习习惯的问题?这时, 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这种马虎现象当作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而不是随便给学生扣上马虎的帽子, 就把问题忽略过去。这就是教师个人小课题形成的过程。研究中一旦有了点滴研究结果, 都可以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这就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问题意识。而教师问题意识的养成和其发现的问题, 就是小课题研究最初的成果。[本文由小课题研究公众号精选编辑,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免费查询6万最新课题参考选题]

二、查阅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的老师可能疑惑:查阅资料, 也算成果?答案是肯定的。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积累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查阅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把问题定位之后, 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杂志、书籍、资料, 去探寻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这样做不仅能增长教育智慧、开阔视野, 同时也能通过相似问题之间的比较, 不断调整原有的研究思路,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研究效果。研究资料的收集包罗万象, 还包括与学生谈话、家长沟通、与同行的教师交流、向骨干教师咨询等等, 获得丰富、直接的研究资料。同时, 教学实践是最有价值的研究材料的获取渠道, 获取相关材料之后, 要对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 为后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梳理、分析资料就是一个整理研究思路的过程, 将提炼出来的思路落实到书面上, 就成了研究的书面成果;把这个思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所收获的效果就是研究的隐性成果。[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下载课题研究快速入门手册]

三、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素材

与传统大课题研究有所区别的是, 我们确定小课题之后, 不一定要撰写规范、详实的实施方案, 但一定要明确这个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清楚自己要研究什么, 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实施策略, 开展具体的研究。

在小课题研究进程中, 教师要注重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比如, 小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学生学习的有关资料、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材料……这些最原始的研究资料将成为教师撰写研究论文最真实、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素材。

有的教师选择了“作文教学”作为小课题研究, 不论是研究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 还是研究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抑或是研究作文的命题方法, 都需要把学生的每一次练笔、每一次习作保存下来, 从对比中分析学生的成长, 成为小课题研究的一个佐证。

如果书面的素材在搜集过程中有困难, 同期随笔记录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比如, 有的教师小课题研究题目为《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提高的实践研究》。他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选择出强、中、弱三个层面的几名学生作为研究代表, 把这些学生在每一堂课上的参与情况作记录, 并且针对记录的情况分析其原因, 最终得出结论:参与度比较弱的大部分学生均来自于贫困或是单亲家庭, 缺乏自信心。为此, 他将提高学生自信心作为突破方法, 采取一系列方法,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拉近师生距离, 培养学生自信, 并随时观察、记载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一段时间后, 将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得出阶段结论, 继续调整方法……这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数据和实验前后的对比情况记录, 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反思———在反思中调整教育策略

在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分析、总结和反思, 不断修正研究行为。没有反思, 就没有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课题研究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和生命力。

例如, 通过学生的表现, 班级管理效果、课堂教学效率来反思自己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哪些变化是有益的, 哪些变化需要随时纠正, 以此来不断调整研究的行为与方向。

如, 有一位教师研究的小课题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最初, 在每个小组中都任命了一个小组长, 不久即发现在课堂上都是由小组长汇报小组学习结果, 其余的组员均感觉跟自己无关, 无法投入主动学习。很显然, 这不利于学习。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又调整了实施策略, 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 情况随即得到了好转。但是, 不久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个别小组长胡乱指挥, 引发了组员们的不满, 纷纷向老师告状。面对新的问题, 教师再一次进行反思, 再一次调整实施策略:为每一位组员都安排了角色, 如观察员、声音调控员、记录员、发言员……角色间定期轮换, 由此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有效发展, 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课题的研究就是在反思和调整中逐步深入, 逐步显效的。[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下载课题研究快速入门手册]

总之, 小课题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即问题的发现——拟定解决策略——实施与记录——反思与调整这样一个循环往复, 不断变化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不仅与反思为伴, 同时也是教师们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新人到名师、从“被动专业化”到“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只有实实在在地把握“小”、重视研究过程、不断总结和提炼, 我们才能在小课题的研究中实实在在地提高, 实实在在地进步。

本文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6):48 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练笔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的研究实施方案
阶段性总结
【中期报告范例】《基于积累初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研究》中期报告
勿让做科研变成写科研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