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个培养同理心的有效方法,成就高情商的孩子
心理研究发现,高情商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人类一项重要的心理能力。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善于理解、帮助他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获得成功,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本文中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为家长提供了五条策略,有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本文共5370字,仔细阅读15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880篇原创文章

初三

家教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什么是同理心
※ 同理心的三个层次
※ 培养孩子同理心的五个方法
作为一名家长,你是否碰见过这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毫无顾忌地评判他人,不体谅家长的辛苦,对着家长发泄情绪,对大人交代的事情也缺少回应。这些都是典型的缺乏同理心的行为。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顺利成长,希望他顺利地成家立业,为家庭、国家做出贡献。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但是你的孩子什么时候会开始关心你,体谅你的心情,贴心地为你着想?可能有些家长说不出来。

以上能力与一个叫同理心的心理能力密切相关。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能力,指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感受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的把握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知觉及其行为的能力。

同理心对我们孩子的未来的人际关系、社会竞争力,甚至幸福感都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因此,绝不应该忽略孩子的同理心的发展。




同理心是21世纪所需要的能力

刚出生的小孩子,当他们听到其他婴儿啼哭的时候,也会跟着哭起来。孩子看到妈妈伤心的时候,也会跟着妈妈一起难过。当孩子 1 岁大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伤心痛苦,除了跟着别人不开心之外,有些孩子还会试图去安慰别的孩子,比如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去找老师大人来帮忙解决问题。

而到了 2 岁之后,我们的孩子已经能够逐渐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自己的欲望感受和别人的欲望感受有什么不同。因此,他们在面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跟着他们一起难过,而是想方设法去了解别人的需求,希望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他们。

随着我们语言认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们的同理心也从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感染,慢慢转变为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他们会试图理解别人为什么不开心。此外,他们同理的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身边的人和事,他们开始能够同理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或者是其他地方遭受苦难的人们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利用核磁共振的扫描仪器发现,孩子在 7- 12 岁的时候,基本具有非常完善的同理的能力,能感受别人的痛苦和快乐。当小朋友看到有人在伤害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的大脑镜像神经元会活跃起来。有意思的是,这些镜像神经元与人类大脑里参与道德判断的脑区会一起被激活。所以人的道德之心、恻隐之心,也跟我们的同理有很大的关系。

同理心的三个层次

虽然我们人类有同样的同理的能力,但是同理心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心理学上将同理能力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简单的同理的层次。能够理解对方的口头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这是一个人的同理心最基本的表现。举个例子: 

孩子在商场说:妈妈,我想要玩具车

母亲立刻斥责:不许买,一天到晚只知道买玩具!

这是一个典型的缺乏同理心的反应。母亲听到孩子的话,可能也看到了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但他并不能接受孩子的感受,可能还强加了自己强烈的情绪反弹,比如说愤怒、压抑、焦虑、痛苦等。

有同理心的母亲在听到孩子这样的一种表达之后,她的表达可能更加正面、积极、主动,比如:宝贝,我听到你说想要玩具车,妈妈知道了。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表明了我们关注而且理解,这就是一个同理心的体现。重复对方的语言,是提升同理心最简单的方法。

当然,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意思,可以通过问句继续了解对方,体现我们的同理心。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同理心强的人还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这是人的天性和天赋,不需要刻意培养和学习。


同理心的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对方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动机和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人心里想着某件事,嘴上却说着无关紧要的另一件事,把重要信息放后面,或者根本不说。举个例子:

丈夫刚进家门,妻子说:老公,你总算回来了,你都不知道今天家里有多脏。

丈夫回答:是吗?我看看。

妻子继续不高兴地说:今天孩子一点都不省心,老是哭。

丈夫回答:那我去哄哄。

妻子发怒了,说:奶粉快没了。

丈夫穿鞋说:我这就去买。

这位妻子所说的,真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吗?接连 3 句丈夫都试图以满足对方的方式回应,但却没有意识到被这些语言掩盖的妻子内心的真实需要。妻子看上去是在连续抱怨一些家务琐事,但抱怨之下却有没说出来的一些情绪体验,这可能是由家里其他事情引起的。
如果丈夫的同理心比较高的话,更好的做法是跟妻子进行情绪层面的沟通。可以问妻子:亲爱的,你今天看上去心情很烦躁,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同理心有助于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和感情。

同理心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境界,是在理解对方内心真实需求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对方的需求得到满足。比如一个痛苦的人,也许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不是你的建议,也不是不停地安慰,可能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安全的,可以哭诉的环境,或者是你的陪伴,拥抱,甚至是一盒能够抹眼泪的纸巾。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积极心理学研究证明,同理心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利他的倾向、人际关系的建设、感情的强化,甚至是整体的幸福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帮助。有人甚至认为同理心是我们社会关系建设的基础,是最重要的文明的特征。个别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同理心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01

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


当孩子做错事,相信每个家长都有各自的训诫方法,比如说训斥甚至体罚,取消他原本的权益,不准他出去玩、不准看电视等等。但心理学家建议,最有效的训诫方法是和孩子讨论他所犯的错误,在讨论中指出来他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在外面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训斥。一味的指责容易让孩子产生委屈甚至逆反的心理。

更恰当的做法是,等情绪都恢复平静之后,仔细询问孩子打架的原因,引导孩子关注对方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们都想要那个玩具,你推了小明,他摔了一跤受伤了多疼啊,玩具也被你抢走了。如果是你被推,你怎么想,你该怎么办?这种引导的方法比起权威的训斥方法,比如体罚和威胁,更能让孩子产生发自内心、为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意识,而且能够鼓励孩子培养同理他人的能力。

从孩子一岁多开始,我们就可以以这种方式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感受,帮助孩子了解别人的需要,替他人着想。



02在生活中激发孩子的分享和奉献意识


除了引导孩子讨论过去发生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对孩子未来的道德行为施加影响

比如说当孩子在媒体上看到有关贫困地区的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趁机引导,让孩子想象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什么样的。不妨和他讨论,如果是你的话,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饭也吃不饱,你会觉得苦吗?如果他们可以像你一样的买好吃的东西和玩具的话,他们一定会很开心。如果我们大家都来帮助他们的话,他们就不会这么难过。一步一步鼓励孩子换位思考,就能激发他们的分享与奉献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03

我们的言传身教


我们的言传身教,即直接的行为示范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家长提供了行为示范,让孩子去模仿,不但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转变在孩子身上的影响也更长久。

比如家长希望孩子助人为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间,家长就要带头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的一些义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间,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分配一些任务,比如说让他当个小帮手。在当小帮手的时候,小朋友会觉得自己最有用,同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替他人着想的能力,也能提高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当孩子表现出适当的同理心的时候,家长记得给他积极的反馈,比如口头赞许,甚至是小小的物质奖励,这些都会鼓励他继续维持正常的、正面的、积极的行为。当然了,家长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表现出内在的满足,愉悦的心情,带着笑脸去帮助别人,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帮助别人的过程是快乐幸福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这种间接的反馈,也能够提升孩子的同理心的能力。

04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想一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但是当我们长大后,却被教育不要问太多问题,让我们逐渐丧失好奇心。对于他人来讲,一个人问题太多可能使他人不太舒服。但如果一个人始终能够对世界保持适当的好奇心的话,对我们的同理心的修炼有很大的帮助。

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同理心强的人,他对世界、对陌生的事物好奇心也特别强,对他人也抱有好奇心。因为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你会想了解他人的行为,了解他的习惯,了解后面内在的原因,想知道别人的思考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研究发现,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团体游戏互动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在这样的团体游戏中间,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体验,都能够让孩子知道别人在这样的情境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从而理解别人的情感欲望和行动的倾向。




05陪孩子一起欣赏文学和艺术


美国纽约大学从事社会研究的心理学家大卫基德教授发现,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显著提升孩子的同理心,能够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为我们在阅读小说等虚构的作品的时候,需要将自己完全带入到故事情节中,甚至要改变我们自己原先的一些认识,努力进入小说中的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成长过程。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不完整性会迫使你去试图理解别人的想法,理解别人的情感和思维。


以上是我们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方法,但执行的效果关键还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是不是有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如果家长平时已经提供一种温暖的教养方式和积极的情感支持,无论是什么样的引导,讲道理,示范,还是欣赏艺术和文学,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抽空和孩子读一首诗,看一篇文章,交流,分享一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观点和思想。当我们念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当我们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它想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这样的沟通交流和表达是我们孩子同理心成长的技巧,也是我们的孩子未来成功立业的特别重要心理能力的修炼。祝福你和你的孩子用同理心与他人连接,建立爱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理心的培养
经常责骂和惩罚会阻碍孩子情商发展,早期共情能力培养很重要
别再把同情心当善良,父母不妨将其转化为同理心,培养孩子高情商
平安头条
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家长,原来都是这样的!
孕妇携儿子烧炭自杀,原因竟然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