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教育根本变革的思辨

目前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的探讨中,存在一个偏向,都是立足于“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视角在言说的,持有的基本上是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以为技术变化了,教育会自然地会跟着并应该发展变化,技术的革命性的变革一定会导致教育的革命性的变革。我以为,这种观点是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技术的确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改变教育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教育手段和工具方面。但是在教育本身的内容、目标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的情况下,技术是不可能让教育发生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革的


比如,还在培养被动的适应社会人的教育目的的追求下,在学科课程统治学校课堂的情况下,要在仅仅加入一些“时代元素”,加入一些当代技术手段的情况下让教育和课堂发生“革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在教育自身的根本性变化还没有“迹象”的前提下,“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是不可能让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的。

教育要形成真正的革命性的变革应该是“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的事情。
虽然互联网、人工智能会对教育自身的目的和内容的变化产生影响,甚至是巨大的影响,但是它们不能决定教育自身的根本性变革。

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对教育的内容有根本性影响的是知识哲学的突破、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突破,目前似乎还没有能让人感受到这方面的“根本性”的突破。

目前的学习科学、脑科学对人的学习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其根本的东西似乎并没有突破“学记”时代、“苏格拉底回答”中对学习的“假设”,没有突破中国春秋战国、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时代形成的知识哲学的基本原理。

目前对于“人”和“人类”的认识也还没有产生根本性的、革命性的突破,虽然有“前喻时代”已经走向“后喻时代”的认识,但是适应现存的社会,促进人的社会化仍然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物仍然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的形象”的描述。改造社会、创造新社会虽然在教育理论界已经讨论了很久了,但是还没有成为教育的最直接的、最根本的目的,更没有成为教育中现实的可执行的“政策”。

教育事业发展中,在教育自身这个根本的东西没有产生突破的情况下,“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是不可能带来教育的根本性的变革的。
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必须建立在教育自身的根本元素发生变革的前提下,所以教育的根本性变革的路径只能是“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

真实产生这一变革,教育目的要转向追求培养改造社会、创新社会的人;教育的内容要转向基于新知识哲学观、比较发达的脑科学、学习科学基础上的学习。从目前的条件看,这些条件显然还不成熟。所以,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也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知识哲学观、脑科学、学习科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

所以,教育的根本性变革还在人们的期待中,还在向我们走来的过程中,它会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实现则决定于我们的理解和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如何可能
智慧教育的“冷”思考
5G技术带动通信与互联网的革命性变革
未来科技新纪元:第三次科技革命如何引领未来,四大标志都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前景和未来
5G技术:通信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变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