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南山隐士:有人看到自己前世,有人两年一言不发,有人走火入魔

终南山自古以来便是仙家必修之地,“天下修道,终南为冠。”此山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山海经》。有专家考证,“终南”和“昆仑”是两个意出同源的词,意即“月亮山”。一些修仙者认为,这两座山离月亮最近,每到月圆之时,便有机会成仙。《山海经》中记载,诸神的至尊黄帝和西王母(月亮女神,长生不死药的施与者)都住在这座山里。嫦娥服不死药奔月的传说,就与终南山有关系。

这些修仙者最早是巫师或者祭师,掌握着人与神的沟通媒介。随着这种祭天仪式逐渐被更为接近世俗文化的儒家取代,这些巫师们便只能退隐深山,成为与世俗生活脱节的“隐者”。他们“寻求着孤独,喜欢在森林里或人迹罕至的地方漫游,有着奇妙的幻觉,在睡眠中唱着歌儿。”

《诗经》中一篇祈祷文表达了对终南山的敬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唐代“诗佛”王维有诗《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修仙者大多数都是道家弟子,或者崇尚道家。鲁迅说,儒家和道家都是“柔家”,不同的是,儒以柔进取,道以柔退却。儒家进入庙堂,道家退入山林。老子西出函谷关,便隐居在终南山里。汉初张良隐居在终南山的坡,商山四皓隐居在终南山的商山。唐朝人认为终南山是修仙者的“捷径”,宋朝创造了全真派的王重阳,就隐居在终南山的“活死人墓”。

人们之所以隐居,就是为了“悟道”。俗世喧嚣,遮蔽了人的本性,让心灵蒙上了尘埃,每天追逐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离道心越来越远。只有遁入山林,才能找回自己。

诚如一位元代高僧所言:柴门虽设未尝关,闲看幽禽自往还。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闲。 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古柏烟消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时至今日,终南山上的修行者依然络绎不绝。

​宽奎禅师在山上盖了一个茅蓬,花了十万块钱。盖茅蓬的砖是附近山民从山下背上来的。十万块钱可以在城里买一套两居室了。山里没有几户人家,人们都不种地,因为山里有野猪和狗熊,无论种什么,都会被它们先收去。山民们主要靠给居士们建造茅蓬和打工赚取生活费。没有居士供养的修行者,就得住山洞,一切日用品都得自己从山下往上背。走​的​累了,就默念观音菩萨的大明咒,瞬间身轻体健,宛若脚踏莲花。

宽奎法师家里很有钱,有个道友是北大毕业生,很有名。他在五六岁时,就跟母亲说,长大后要在终南山上盖一座房子修行。母亲怕他出家,送他进名校读书,没想到他还是穿上了僧袍。他刚上山时身上只带了三十块钱,买了一口袋土豆,每天啃两个。他在入定中看到了自己几百年前的情形,原来前世就是一个出家人。他每天念佛号,一念一个通宵。他说,念佛有方法,一串佛号未落,一串佛号又起,呼吸之间,方为一念。念佛就如数佛珠,要​连绵不​断,周而复始。

宽济禅师出家前是一位中医。他说,对于出家修行,世俗的人很不理解。人生来要有担当,但你​抛弃妻子​放下一切出家了,这不是无情吗?佛家认为,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痛苦,只有修行才能在泥淖中解脱。只有一个人上岸了,其他人才能跟着上岸。从这个角度而言,​抛弃妻子​不是无情,而是有情。佛家的有情是慈悲,是觉悟,是智慧。

山中的日子很简单,就是劈柴,念佛,做饭,睡觉。

妙常法师的茅蓬建得就像一个鸟巢,后墙就是悬崖。山崖的形状就像月亮一样,面对着南方的山峰。茅蓬里有写字台,卫生间,还有舒服的木板床,有人说这是山里的五星级茅蓬。法师喝着用山泉水冲泡的铁观音,听着潺潺流水的声音,说,生命无常,修行就如燃灯。如果人是一盏灯,修行就是找到住在我们身体里的那盏“灯芯”。妙常法师有自己的吉普车,平时不下山,除非有事要办。

藏元法师是山中修行者的“老大”,他的脸在夜色中发出异于常人的光亮,他在暗夜中读诵着佛经。

​​候道长是海南人,曾经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总,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他从小心中就有很多疑惑,无人开释。不惑之年,他终于放下一切,上山拜师修行。最早住在一个四面透风的山民遗弃的土屋里,夜风呼号,不能入眠,于是自己动手,用树藤茅草塑料布简单修葺了一下。

他正在​修练​“止语道”,两年没说过一句话,偶尔与人交流,便付诸写字。他写道,每天修炼方法便是,吃饭睡觉,闲来坐坐,有空闲走,无事自安。他计划就这样止语十年。

唯一陪伴候道长的,就是院子里的一只喜鹊。​它​用一年时间为自己搭建了一个鹊巢,鹊巢的三根主干比喜鹊的身体重两倍不止,无法想象喜鹊是怎么做到的。候道长说,人不如鸟,太过急功近利。人若能有此专一之心,何事不成?

夜色苍茫,候道长开始在院子里走动,他挥舞着手,抬脚,展臂,像要飞翔,又像舞蹈,很可能在打一套古老的道家拳法。

贵学禅师出家前是一名演员,家境优越,谈过三次恋爱,可是每次都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对方便总有各种离奇的原因弃他而去。为此他生了一场大病,病中梦见观音菩萨,指点他这一生应该去过一种修行生活。梦醒没有多长时间,他的病便奇迹般好了。于是他拿了一万块钱,出家求道。他现在住的五间砖房所有的材料都是亲自从山下背上来的。每次背一百斤水泥或者板砖。开始要中途歇息十几回,到了后来,一口气就能背上山。

他修的是忍辱心和无分别心。

演礼法师说,现代物质那么发达,为何人们却感到压抑难受?因为围绕人类的都是非自然的物质,都不是自然生长的,比如房子,车子。他说,人有了欲望,便会带来祸患。有一年大雪封山,他突然想吃面条,这时候一个妙龄女子便送来一碗香气扑鼻的面条供养他。他习惯在吃饭前念咒,正念​时​女人忽然跑了,面条都变成了虫子。

他说,修行需要定力,没有定力的人只会走火入魔。多年前一位修行者,经常一个人在屋子里有说有笑,自言自语,后来突发癫狂,不得不下山医治。

​​养清禅师一切不思而知,蒸馒头从来不看时间,馒头熟了自然就知道。他比较清瘦,个子很高,耳朵很长,就像敦煌壁画上的菩萨。他语速很慢,听他说话很快就会睡着。

一位无名禅师说,人其实可以活得很简单,但是又要在世界中扮演数不清的角色,就如演戏,很多人太入戏,进入角色不能自拔。世俗之人从小到大一直是做加法,要读书,要工作,要房子,要车子,要结婚,要生子,就像一个笨孩子,抓住了又放不下,到死不撒手。但是出家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放下。有很多修行者,也来山上修行,但是心有挂碍,只能半途而废。

黄道长是东北人,个子很高,从小家里没有缺过钱,很多事不用他操心。他吃喝玩乐,肆意潇洒,终于得了一种病,半个月只吃了两个苹果。他忽然醒悟到,自己前半生太享福了,于是出门远行,一个人背着包到处走,后来就上山拜师了。每天在月下弹古筝,听松风阵阵。他说,修道就要放下一切,如果心里整天牵挂钱财,牵挂父母妻儿,那么修道是不现实的。只有道心胜过一切,身心才能清静。他给自己从《道德经》之“上善若水”中取了一个道号:若水。

郝道长是山西人,十几岁学了木匠手艺,但是诸事不顺,于是来到终南山寻师访道。每走到一个地方,就靠给人做家具换取路费,没钱就沿街乞讨,睡在野地里。有一次连续三天没吃一个馒头,晕倒在雪地里,幸好被路人救活。拜师之后每天干很多杂活,还受师兄们欺负,他说,这些都是修行的内容。他每天采药读经,给附近的村民免费治病。

黄道长说,在山里行走,每天吃大鱼大肉的人身上会有腥臭,会被野兽袭击;但是一个清修的人却不会。

景秀道长是个外国人,出生于法国巴黎,在攻读医学博士期间来到终南山旅游,然后出家当了道姑。

山里有对神仙眷侣,人们叫他们现代版的“杨过小龙女”,这对情侣在山里住了八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弹琴,画画,采药,种地,睡懒觉。他们厌倦了喧嚣的都市,只为寻求安静和闲暇。

​​中国最出名的隐士陶渊明在组诗《饮酒》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理想的隐居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茅庐建在车马喧嚣的闹市,是不可能看见终南山的。这里的“悠然见南山”,只是神往而已,所谓“大隐隐于世”。

所以如果我们真有一颗做隐士的心,那么身处闹市也能修行,不必远上白云之间。

这套寻访现代隐士三部曲推荐给大家。《空谷幽兰》就是写终南山隐士的,非常好看,陈坤、安妮宝贝等人倾力推荐。对于想要了解现代隐士们怎么生活的人,这套书既是入门书,也是巅峰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访终南隐士(一)
终南山成为隐修胜地 山中随意搭茅蓬无人干涉
终南山:历代清修地 几人能解读的隐士文化
寻访终南山隐士
名山大川那么多,隐士为什么都选终南山?
初春终南山西林禅寺(大茅蓬)[五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