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荡涤惊悸、怔忡、健忘的涤痰汤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昨天我们分析了治痰基本方二陈汤,今天沿着这根藤看看还有什么方。

01

简单地说,这种顺藤摸瓜的学习方法对应的就是中药处方的加减法。

有加减就必有内核,证的内核即是痰湿而致咳嗽痰多、恶心呕逆、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眩心悸、舌苔厚腻、脉滑等;相对应的,方药的内核在这里就是二陈汤。

有加减就必有原因,即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变证百出:在肺则咳嗽,再胃则呕逆,在心则怔忡,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

有加减就必有原则,《医方集解》有:“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

有了这些加减的法则,剩下的就是辨证的功夫了。

于是,在一代一代医家的共识中,就有了治疗胸膈热痰的连栀二陈汤,治疗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的砂壳二陈汤,治疗食积痰盛的加味二陈汤,治疗顽痰晕厥的导痰汤,治疗久痰化火的温胆汤,治疗风寒咳嗽的六安煎,治疗肺肾阴虚而咳的金水六君煎……

用加减公式写写看,大概是这样的:

温胆汤=二陈汤-乌梅+竹茹+枳实

导痰汤=温胆汤-竹茹+胆南星

……

林林总总,纷繁变换,之后便有了一证一诊,一人一方。

02

今天呢,我们再选其中一个代表拆开看看,即心中有痰之怔忡。

怔忡,现代一般称为惊悸,但在古代医书中二者有所区别。

惊悸,常因外界刺激而发病,发作时心悸阵阵,甚或有厥脱之状,而发后除觉倦怠乏力外,可无特殊不适,病情较轻。

怔忡,则无惊自悸,经常自觉惕惕,悸动不安,稍劳尤甚,多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之象,时有痰饮、瘀血夹杂,病情较重。

《血证论·怔忡》指出:“心中有痰者,痰入于心,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

《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指出:“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

一开始,出现惊悸症状;时间一久,“心虚停饮,水气乘心,胸中渗漉,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畏之,心不自安,故怏怏然而怔忡也”。

再久一些,“精神短少,心气空虚,神不清而生痰,痰迷心窍,则遇事多忘;亦因思虑过度,病在心脾,故令转盼遗忘,名曰健忘”。

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将惊悸、怔忡、健忘三者由浅入深联系在了一起。

致病原因呢,看似是痰浊闭阻胸阳,实则是心脾正气脱实向虚,心神失宁,久证多为真虚假实证。

治法呢,就是二陈汤家族药力相对强劲的涤痰汤了。

继续前面加减法公式的写法:

涤痰汤=导痰汤+人参+菖蒲

既然同属二陈,必然延续了其“见痰休治痰”、“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痰消”标本兼顾的治痰方法和原则。

药物组成方面,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在茯苓、甘草补心益脾的基础上,加入人参补虚,增强了长期动力;在枳实破痰利膈,竹茹清燥开郁的基础上,加入菖蒲开窍通心,使痰消火降,依旧体现了治痰必降火,治火必顺气的思路。

正是因为平和却有力,现代中医还将其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如治疗脑肿瘤、肺癌、咽喉头颈部肿瘤、骨肉瘤、淋巴瘤等肿瘤以及肿瘤骨转移、肿瘤脑转移、脊髓压迫综合症等癌症并发症。亦可用于化疗患者出现手足麻木等后遗症的改善性治疗。

由此可见,虽然外在表现千差万别,有的是怔忡健忘,有的是肉眼可见的癌症组织,但在中医看来,其形成机理却是大同小异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道隆的 加味温胆汤
名医论方十七、燥湿化痰剂 温胆汤方论
推荐一款可以调理三高的泡脚名方
【温胆汤】痰热呕逆组成:半夏 竹茹 枳实...
温胆汤 不眠集验
温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