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一)神经性皮炎——茵陈苦参汤,三黄泻心汤

马某,男,70岁,美术工作者。初诊197082日。主诉:皮肤痒已半年多,工作繁忙或精神烦恼时,瘙痒更甚。颈项、胸部、两肘部内侧、两侧腹股沟等处的皮肤变粗变厚如树皮,尤其是颈项部最为严重。患部色红微紫,奇痒难耐,夜间更甚,导致睡眠不宁。其家属说,患者在睡眠中两手不停地搔抓,几经就医已确诊为神经性皮炎,经药物治疗少效,幸而患者体格尚健,且意志坚强,虽半年多痒烦扰,饮食、睡眠尚好,大便干结,两日一行,小便色黄。据诉除皮肤瘙痒以外,他无所苦。患者体形瘦长,筋骨型体质,无烟酒嗜好。诊其脉细数,舌红苔白微带黄腻。证属心火内炽,血热生风。治疗从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着手,故以茵陈苦参汤加减。处方:绵茵陈5钱,山栀子3钱,苦参3钱,地肤子5钱,丹皮3钱,赤芍3钱,白鲜皮3钱,蝉衣2钱,天虫3钱。嘱服7剂,如有效则原方续服7剂,一剂药中加水两升煎煮,尽可能多量服用,以利热毒从便中排出。

半月后,患者喜形于色地来复诊,谓痒已减去十分之五。现虽痒亦自能控制,不必搔抓,并称药汤喝得很多,每剂药煎 3次,每次饮 3~4大碗,因此小便清长而量多,大便已调整为11次,不干结。仍以原方加炒麦芽3钱,山楂肉3钱,续服1个月。患者再来就诊时称皮肤的瘙痒已大有减轻,患部增粗变厚的皮肤也较前变薄了,唯肘部及腹股沟处内侧的皮肤仍粗厚,因嘱其间日或间两日服药1剂,以肃清残余,巩固疗效。约 3个月后,肘部与腹股沟的皮肤也恢复正常而竟全功告成。

按: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叶先生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心烦思虑,导致心火,产生血热关系很大。本例患者被西医诊为神经性皮炎而治疗无效。叶先生诊为心火内炽、血热生风,而以茵陈苦参汤加减清热凉血,祛风止痒。方中绵茵陈、山栀子、苦参、白鲜皮以清热利湿:丹皮、赤芍凉血,加入蝉衣、天虫以增祛风之力。因颈项、胸部等处的皮肤变粗增厚,为了加强疗效,嘱患者多加水煎服。因本方中苦寒药较多,苦寒药久服易伤脾胃,叶先生在处理最后3个月内的巩固治疗中,处方里加入炒麦芽与山楂肉。本例为顽固之神经性皮炎,不仅辨证适当,且患者耐心坚持服药,约4个多月的治疗而痊愈。《中医临床家叶桔泉》


56瘾疹/三黄泻心汤——朱木通医案

桃园镇杨某某氏,以养殖鸭蛋为业,推销嘉义,与某某行蔡氏谓业务上的知友,杨氏素患胃病,由蔡氏介绍来诊。病既愈,乃转请治其长子的隐疹。从杨氏述说症状十九岁,男,高中二年级,自少至今身体极为壮健。

惟每三五日间即一次发作瘾疹,发病时则全身灼热,奇痒难堪,痒处浮肿形隆,颜面发赤,眼球充血。此外居恒便秘。

以三黄泻心汤交其自己配制,二月后杨氏来,说连服二周即全治。翌年来嘉,询之谓不再复发。《朱木通经方医案》

       吴佩衡

57瘾疹与肿核——吴佩衡医案

丹痧证并多发性脓疸

代某,云南省宣威县人,住昆明市珠玑街。有独生子名延龄,年三岁,于19373月出丹痧,初起发热、咳嗽,目赤多泪,咽痛不思饮食,面赤而颈项隐隐现点疹,细密而皮肤泛红,色象不鲜,视其胸背亦然。气吸迫促,沉迷无神,脉浮紧,指纹色赤偏黯,苔薄白,稍糙,拟桂葛汤稍加薄荷、防风一剂以托表透疹

葛根12克,桂枝12克,防风6克,薄荷3克,生姜10克,小枣5枚,甘草6克。

服后疹又渐出,但色象仍不鲜。此因素禀体弱,正气较虚,外托无力。继以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扶阳透表主之。附片30,桂枝12克,麻茸5克,北细辛3,小枣6枚,生姜10克,甘草6克。

服一剂后疹即透出。再剂则遍身疹出稠密成片,色转红活,白苔已不现,舌色红而娇艳,此为疹毒外出之象,继以桂枝加附子汤加黄芪治之,服后疹出渐灰,脉静身凉而愈。疹退后周身脱皮如膜片,肢干脱皮有如蛇蜕之状。

其后不几日忽于耳下肿硬起核继之两腋下亦肿硬如卵其后于两胯缝处又硬结成包块渐次大如碗许,皮色不红按之皆作痛。身不发热咳嗽而痰多舌苔白滑而不渴饮此为阴疽而非热毒痈疮可比,故不可施以清热苦寒败毒之剂宜以扶阳温化待脓成之后再行排脓生肌可望而愈。病家此时延请西医开刀流出者仅为清淡脓血水肿痛稍减伤口未敛之时坐骨下软肉处又忽出现肿硬包块形如覆碗,其状如前于脑弯处又生肿块。患儿形神日趋瘦弱,面色黄翳唇舌淡苔仍白滑。因肿块反复而起,又经多处开刀放脓,体质虚弱已极断为难治之证。复易数医,皆因病势较重,且系独子均未拟方而去。后又再延余往诊视之。证如前述乃正气不充无力生肌托毒。盖脓为血肉败坏而成久发不愈气血耗伤施以开刀除脓其法虽是可行,然只治其标未达其本惟有扶阳辅正,正气内充脓疽方能根除余仍坚持温热大剂,方以四逆汤加味治之:

附片60克炮姜12克北口 15克败酱草15克蕙艾仁15克甘草10克桔梗 10克。

连服三剂肿硬处逐渐转红成脓表面皮色透亮外以西医之法轻施刀术脓熟皮破涌溢而出为带血黏稠之脓液味极腥臭。继服四逆汤、附汤及阳和汤等温固之剂数十余剂始得生肌敛口脓疽亦不再复作。

四逆汤附片60干姜10炙甘草10克。

附汤北口30附片60克。

阳和汤熟地黄30白芥子3(炒、研)鹿角胶 10(烊化、分次兑服)姜炭 10麻黄 6肉桂6(研末,泡水兑入)甘草6克。《吴佩衡医案》

论:发热咳嗽,脉浮紧,明显的表症。小儿阳弱,有阳虚之象,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肺气外泄外宣,气化正常,所以疹消,所以舌苔不见。

耳后起核,腋下起核,都是少阳经气上逆症。为何变成了阴疽?

58皮肤红疹——叶桔泉医案

王某,男,38岁,干部。197278日初诊,主诉:近数天上肢及胸项皮肤发生细红色丘疹,甚痒,且越抓越多,皮肤腥红,赤热,夜间更剧烈,小便赤黄,大便干,每日1次,脉象滑数,舌薄白,尖红,患者体型瘦弱,面色淡白,呈焦虑颜貌,奇痒烦躁,夜间不得睡眠。检视其搔抓患处时,见患皮显红晕赤热,类似荨麻疹,也可能是神经性皮炎。中医证候属于血热、血虚生风类型,处方以茵陈丹栀加苦参、木通以清血热兼利湿。嘱先服3剂,以观效果。

715日二诊,据称,前方服药1剂见效,3剂后患部基本消退了。自以为已经痊愈,去浴室洗了1次澡,第2天又复大发作,一夜不得睡眠,搔之大量流水,全胸及颈间丘疹密布,嫩红如妆,舌尖绛红起赤瘰,咽扁桃体发炎,口渴,认为伴有新外感,与原方加生地、银花、连翘,嘱服3剂,并嘱暂时不要洗浴,防止风寒刺激

718日三诊,瘙痒流水处已渐结痂,新的丘疹不复续发,痒已大减,夜眠仍不安,患者素有失眠症,此次已如惊弓之鸟,急急忙忙又来复诊,要求药方开得重一些。考虑到患者体征,有神经过敏现象,且属渗出性体质,为处方以原方加龙牡,6剂而愈。《中医临床家》

论:所谓的渗出,就是表闭不解,卫气不利,气闭为水,所以渗出。此是麻黄证,发皮毛之寒,泄孔窍之外闭也。区别于防已茯苓汤的水气病,或防已黄芪汤的湿气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受尽神经性皮炎的困扰, 只需这样做让皮肤患者解除病痛
用苦参治神经性皮炎
肛周湿疹、神经性皮炎湿热症骚痒(陈达松验方)
治疗皮肤病的灵丹妙药——苦参!
李可老中医用 乌蛇荣皮汤 治疗 神经性皮炎医案#2022.8.16
皮炎,醋泡苦参白鲜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