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脏五味补泻

肝 苦急,急食甘缓之。(甘草) 以酸泻之,(赤芍药) 实则泻其子。(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 虚则补其母。(地黄、黄柏)

心 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以甘泻之,(甘草、黄 ) 实则泻其子。(甘草)

欲软,急食咸以软,(芒硝) 以咸补之,(泽泻) 虚则补其母。(生姜)

脾 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以苦泻之,(黄连) 实则泻其子。(桑白皮)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炙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 虚则补其母。(炒盐)

肺 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诃子) 以辛泻之(桑白皮) 实则泻其子。(泽泻)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 以酸补之,(五味子) 虚则补其母。(五味子)

肾 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以咸泻之,(泽泻) 实泻其子。(芍药)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 虚则补其母。(五味子)

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李氏曰∶甘缓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时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亦迭相用也。此特洁古张氏因《素问》饮食补泻之义,举数药以为例耳,学人宜因意而充之。

肝胆(温补凉泻,辛补酸泻。) 心小肠(热补寒泻,酸补甘泻。) 肺大肠(凉补温泻,辛泻。) 肾膀胱(寒补热泻,苦补咸泻。) 脾胃(温热补寒凉,泻各从其宜,甘补苦泻。)

三焦命门同心。

张元素曰∶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痰火点雪》——五脏五味补泻
五脏五味的补泻理论+中医临床简易五脏苦欲补泻分析法则+五脏与五味+《气味阴阳,中药药性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发微
五运六淫用药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 志一老师谈
《内经》对五味应用的论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