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祖望辨治喉源性咳嗽经验探要

作者:万文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干祖望教授系第一届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从医 70年,执教60年,以治学严谨、经验丰富而著称。临症善于中西汇通,游刃于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中,遣方用药丝丝入扣,治疗耳鼻喉科疾患独成体系。基于“喉为肺系”的理论,首创“喉源_咳嗽”的病名,通过辨证求因,疗效卓著,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笔者有幸跟师学习,随师临床,受益非浅。现就干老辨治喉源性咳嗽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干老认为:喉源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因过敏因素的增多,患病的机率更高,但是临床治疗往往与普通的咳嗽混为一谈,所以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只有从临床病例中不断探索该病的症状特点、病因病机、辨治原则等,才能有的放矢,提高临床疗效。

1
症状特点

以阵发性喉头奇痒作咳,不痒不咳为主症。患者自觉咳从喉部而起,咳呈连续性,甚至呈痉挛性,少痰或无痰或痰粘难咯,咯出为爽,饮水则止;病程较长,从几个月至几年不等,每天常有7~8次之多,严重时1小时达10 多次以上;少数患者伴有发音音色粗糙,甚至嘶哑。

2
病因病机

咳嗽一般认为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但《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干老认为:喉源性咳嗽主要是由于咽喉疾病引起的,临床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有慢性咽喉炎病史和上呼吸道感染史。根据中医观点,喉源性咳嗽的病因有内、外之分。

外因多缘于伤风感冒。张景岳曾倡“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之说。感冒一病,乃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肺卫皮毛。如果此时未能及时疏泄发表,而为求一时之安,过度服用甜味的止咳糖浆,则浮邪不能外泄,困于肺经,独郁于喉而致。

内因多由于慢性咽喉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诱发。《杂病广要》曰:“久病难痊,先究其起病之源”。根据喉源性咳嗽的主症“痒而作咳”的特点,干老常常不忘从“痒症”着眼,深入探讨其原因。他说:“痒证之作,可源于津枯,更有发自郁火。”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土失健则生化精微无权,导致气虚、血少和津亏,脾不升淸则难以上养于喉,津血同源,血虚则生风,而致咽喉痒、干引起咳嗽;郁者,为该升不能升,该降不能降,当化不能化也,五脏有病则气机失常,郁结内生,郁久生热,或嗜食辛、辣、煎、炒、烟、酒之人,便发为五志之火。火上炎则起燥,火下煮则津枯。所以咽喉干燥思饮,饮水则止。火邪炼液,凝胶为痰则痰粘难咯,咯出为爽。但是临床上以心火为最常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3
辨治原则

根据干老的观点,喉源性咳嗽虽然独发于喉部,是以咽喉部炎症为发病的病理基础,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发病的诱因,但是与脏腑功能的失调是有密切关系的。表现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临床上应详查病症,从症求因,治疗上分淸邪正虚实。

邪困肺经型症状

喉痒作咳,晨昏为甚,少痰色白,咯痰不爽。曾服止咳糖浆以及西药抗生素不效。伴打喷嚏,流稀涕,咽干思,饮喜热,对寒风刺激较敏感或畏风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平。

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局部呈晦暗型充血。

治则:宣肺解表,利喉止咳。

方药:三拗汤加味(即麻黄、杏仁、甘草、干地龙、蝉衣、桔梗、苏梗、苏子、甘草等)

分析:外感风寒,实属表邪。失治或误治如为求一时之安,过服甜味之药则阻遏浮邪,不能疏泄,困于肺经所致。不论病程长短,仍宜解围开泄,逐邪外出为是,当取宣肺一法。代表方三拗汤中加干地龙、蝉衣有抗过敏以止痒的作用,桔梗、苏梗、苏子有降气止咳化痰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干老强调,如果病程较长,在上方基础上加荆芥炭一味,.目的是针对“久病入络”之意。

心火独盛型症状

喉痒作咳,无痰,咽喉干燥,疼痛,局部有烧灼感,饮水则舒。伴心.烦或心悸,夜寐不安,舌尖红,苔薄,脉细数。

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局部呈红艳型充血。

治则:淸心泻火,利咽止咳。

方药:导赤散加味(即生地、竹叶、灯心草、芦根、茅根、茜草、紫草、旱莲草等)

分析:本型是由于君火独盛,水不济抑,导致的喉源性咳嗽,所以直取导赤散清心泻火为主旨。心主血,心火旺盛则血热,热极生风,故加干氏三草淸热脱敏汤(茜草、紫草、旱莲草)以淸血中之热达到止痒的目的,痒去则咳止。

胃火肾虚型症状

喉痒作咳频频,咳而不爽,无痰,咽干求饮,喜凉。伴口哕泛恶,偶或牙龈松动,牙齿出血,尿黄便干,舌红,苔薄映黄,脉滑实。

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小血管扩张暴露(深红色),局部呈红艳型重度充血。

治则:清胃泻火,滋补肾阴。

方药:玉女煎加味(熟地、生地、生石青、麦冬、盐水炒牛膝、芦根、沙参、杏仁、马勃等)

分析:慢性咽喉炎病史患者,平素多嗜食辛、辣、煎、炒、烟、酒之品,致使胃火旺盛,上薰于肺则肺胃蕴热,下灼于肾则肾阴亏损,张介宾称为“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之证。治法当宜补少阴不足,泻阳明有余,取清胃补肾法的代表方玉女煎治疗。其中加马勃为引经药,入咽。

津液亏损型症状

喉痒不舒,作咳频频,咽干钝痛,饮水得解,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感。伴鼻干目涩,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有裂纹,苔薄,脉细或平。

查: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散在性增生,局部轻微充血,粘膜表面干而发亮。

治则:滋阴润燥,濡养咽喉。

方药:增液汤加味(即生地、麦冬、玄参、沙参、桔梗、甘草等)

分析:本型多因热病后期调养不当或恣嗜无度,导致津液亏耗,咽喉失去濡润而致。故用增液汤加味以滋阴润燥,濡养咽喉。

脾衰土弱型症状

喉痒作咳,咽干多饮求润,自觉咽喉部有痰附着,频频清嗓,咯痰得爽。伴时感胸闷脘痞,神疲乏力,便溏或干而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细。

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呈团块状增生,局部呈晦暗型充血。

治则:健睥补中,培土生金。

方药: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即太子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百合、杏仁、陈皮、升麻、桔梗、甘草等)。

分析:本型是由于中焦脾土衰弱,运化无权,精微难生,清阳不升,津不上承,不能濡养咽喉而致,王肯堂称之为“坤德失其厚载”。故采取擒贼擒王,射人射马之法,从脾论治。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均能培土生金,金旺则水来。

4
病案举例

吴某某,女,30岁,1996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咽喉瘙痒,一痒即咳(不痒不咳)达6 -7年之久,每值季节交替之际发作明显。本次缘于一个月前感冒诱发,经服西药及止咳糖浆等中成药,效果不明显。刻下伴有咳而少痰,痰粘难咯,畏风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局部充血(晦暗型)。证属浮邪失表,困于肺经。治宜宣泄肺卫,清肃伏邪。取三拗汤加味,

方药:麻黄、蝉衣、甘草各3g,杏仁、干地龙、苏子、浙贝母、荆芥炭各10g,天竺黄、桔梗各6g。

上方连服15剂,诸症消失。

本文来源:《北京中医》2000年第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这样用中药治疗小儿咳嗽的 [[我是这样用中药治疗小儿咳嗽的 ...]]
白痰是宣肺还是清肺?
王立忠:治喉源性咳嗽良方赏析
晁恩祥教授 过敏性咳嗽
UC头条:中医治咳辨证施治
咳嗽的辨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