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200天


复习点睛   癌病是新增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属于无药可医的病证,中医中药有一定疗效,但也无法治愈,对此部分内容一般了解即可。 


第九节 癌病

考点一:病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考点击破 

1.癌病的概念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临床以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常伴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古医籍中较多地结合各种癌病的临床特点而予以相应的命名,如甲状腺癌类属于“石瘿”,肝癌类属于“肝积”等,另外还有“舌菌、“噎膈”、“乳岩”、“癥瘕”“积聚” “肠覃”、“肺积”、“伏梁”、“翻花疮”等病名的记录。

2.癌病的历史沿革   远在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说文解字》云“瘤,肿也,从病,留声。”

考点二:癌病的病因病机 

考点击破

癌病是发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一类恶性疾病。多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佛郁,饮食损伤,宿有旧疾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癌病的主要病机是痰瘀郁毒,阴伤气耗,虚实夹杂,气郁为先。病理属性总属于虚标实。

考点三:癌病的辨证论治

考点击破

辨证要点:辨脏腑病位;辨病邪的性质;辨标本虚实;辨病程的阶段。

治疗原则:

①癌症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早期邪盛正虚不明显,重在祛邪抗癌, 采用重攻轻补的原则;中期正气日渐耗损,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虚弱,重在补虚扶正,辅以祛邪抗癌。

②中医强调“衰其大半而止”“养正积自除”的治疗原则,调动机体自身的正气抗御病邪的侵袭才是治癌的关键。

分证论治

记忆歌诀

证型歌诀:癌病气郁痰瘀证,毒热湿毒并瘀毒,气阴耗伤气血亏。

方药歌诀:越鞠化积气痰瘀,热毒壅盛双犀方,龙胆五味湿热郁,血府膈下瘀毒阻,生脉地黄阴气耗 ,十全大补气血亏。

1.气郁痰瘀证 

临床表现:胸膈痞闷,善太息,神疲乏力,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纳呆食少 ,便溏或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加减。

2.毒热壅盛证 

临床表现: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膩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抗癌散结。

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合犀黄丸加减。

3.湿热郁毒证 

临床表现:时有发热,恶心,胸闷,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胁痛或腹部阵痛,身黄,目黄,尿黄,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膩,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4.瘀毒内阻证

临床表现:面色晦暗,或肌肤甲错,胸痛或腰腹疼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痰中带血或尿血,血色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或薄白,脉涩或细弦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加减。

5.阴伤气耗证

临床表现:口咽干燥,盗汗,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腰膝酸软,乏力,纳差,腹痛隐隐,大便秘结或溏烂,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或细。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抗癌。

代表方:生麦地黄汤加减。

6.气血双亏证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甲色淡,气短乏力动辄尤甚,伴头昏心悸,目眩眼花,动则多汗,口干舌燥,纳呆食少,舌质红或淡,脉细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抗癌。 

代表方:十全大补汤加减。 

编辑:小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别原创-中内歌诀-3分钟微课-效率暴增-癌病
治疗“癌病”方剂汇总
脏腑辨证歌诀 - 中医诊断 - 华夏中医论坛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技能考试第一站,60个选方歌诀!最全总结,必须收藏!
癌病的中医治疗
肺癌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